微循環供給組織細胞氧氣和養料,帶走代謝廢物,保證了正常生命活動的進行。微循環紊亂參與了許多疾病的發生,如急性的炎症、創傷、燒傷、休克,慢性的潰瘍病、肝炎、肝硬化、老年性高血壓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因此改善微循環有助于身體的強健和疾病的康複,尋求好的改善微循環的方法一直為醫學界所重視。在前幾講中,已經就防治紅細胞聚集、白細胞貼壁粘着、血小闆聚集及微血栓形成作了介紹。在此主要讨論改善微循環增加總的血流量的方法。
改善微循環和增加血流量的方法包括藥物和非藥物療法兩大類。在藥物療法中以山莨菪堿,阿托品,樟柳堿等為代表,它們共同特點是擴張微血管,加快血流速度,從而增加血流量。我國從青海唐古拉山的草藥山莨菪中提取出的山莨菪堿作用最為突出,它有明顯的擴張微血管和增加血流量作用,同時還減少血小闆和白細胞的聚集和減少微血栓形成,如今它已成為我國臨床醫生治療微循環紊亂和搶救某些重症病人的一個廣泛應用的藥物。此外活血化瘀中藥丹參、川芎、虎杖等也有明顯增加血流量作用。
在非藥物療法中,常用的多種物理療法,包括超短波、頻譜、氦氖激光、熱療、礦泉浴等均有擴張微血管和增加血流量的作用。近年來我國研制了一種新的改善微循環的高科技材料———微元生化纖維也屬于非藥物療法。這種材料是把一些無機的超細粉末紡入化學纖維,由此制成的紡織材料可以吸收人體和外界的能量,釋放出遠紅外線,從而能明顯改善微循環。它可以使正常血流量增加2—3倍,使燒傷和炎症瘀滞的血流在幾個小時間内逐漸恢複。微元生化纖維的研制,一方面改變了紡織品傳統的保暖和美觀的作用,使其進入了功能紡織品的時代;另一方面它利用紡織材料可以縫制成衣服、護膝、護腕等制品穿在身上的特點,起到連續改善微循環作用。改變了傳統的隻有藥物療法才能連續作用,而非藥物療法不能連續改善微循環的概念。因此它的研制成功引起國内外的重視。
需要說明的是,所有改善微循環的方法并沒有對疾病的原始病因如細菌、毒素等起到直接消除或拮抗作用。因此包括新研制的微元纖維制品在内,需要正确評價它的作用,不要誇大改善微循環的效果。如今尚沒有一個能醫治百病的療法和藥物。改善微循環僅僅是針對發病中的一個環節起作用,對某些疾病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可能醫治百病。(中國微循環學會副會長趙克森教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