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和卵細胞隻有相結合,才有可能受精、懷孕。婦女每個月隻排一次卵,如果避開了排卵期,由于精子和卵細胞沒有機會相遇,所以,就不會懷孕。這一時期,在避孕的日期上,稱為“安全期”。
在日常夫妻生活中,有一部分夫婦就是利用“安全期”來作為一種避孕措施的。因為精子進入女性生殖器官内,具有受精能力的時間隻有2~3天,而卵細胞一般隻能存活1~2天。所以,精子和卵細胞不能相遇,或者即使相遇了,隻要其中任何一方失去受精能力的話,就不能懷孕。這樣,就達到了避孕目的。
那麼,安全期怎麼計算呢?一般來講,有以下三種方法:
1.自下次月經前一天起,倒數14天,即為排卵期(即使有差異,也僅在l~2天範圍内)。在此時間的前5天到後4天的10天内是屬于容易懷孕的危險期,應避免過性生活(或者用避孕套)。其餘時間,則為安全期。
2.利用月經周期中宮頸粘液稀稠性狀的變化來推算:在排卵前夕或排卵期,由于雌激素的作用,宮頸粘液排出量增多、稀薄、透明狀拉絲度可長達10厘米。如果見到這種粘液,可考慮正值排卵前期或排卵期。
3.測量基礎體溫2~3個月經周期,掌握排卵規律,避免在排卵期前及後各5天時間内性交,而在體溫上升3~4天之後一般不易妊娠。
安全期避孕法,不需要任何藥物或器具,簡便易行,隻要夫妻雙方能很好地共同執行,其有效率可達8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安全期避孕法并不十分安全。這是因為,排卵的時間并非是固定不變的,它可以受到生活、環境、精神因素以及健康狀态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以緻于影響效果,造成避孕失敗。月經周期不規律的婦女,更是不容易确切掌握排卵期,不宜采用此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