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北大在讀碩士,今年還将繼續在校讀博士。我有一個男朋友,他是在我大學時候認識的,很理解我,對我非常好,我們彼此很能談得來,并且他對我考研考到北大幫助很大。
我從小是個乖乖女,聽爸爸媽媽的話好好學習,所以我的成績一直很優秀,但是也正是我隻專注于學習,我的朋友很少,我的性格内向倔強。大學時談過一個男朋友,但是他對我不好,不理解我,還經常罵我,所以分手了。
我性格内向,所以别人以為我很高傲,沒有人追我。後來一段時間,我得上了強迫症,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當年考研沒考上。那時候我認識了現在的男朋友,在他的鼓勵和幫助下,我終于克服了疾病,慢慢走出強迫症的怪圈,第二年也如願考上了北大研究生。這時我給父母介紹了他,但是他們不同意,覺得他配不上我。
于是我聽從父母的話,為了不讓他們傷心,我們分手了。之後家裡親戚給我介紹各種各樣的朋友認識,但他們大多嫌我上學時間太長,畢業後也不一定能留北京,所以一直也沒有合适的對象。經過了這一系列,我覺得還是他最了解我,最懂我,我們之間無話不談,感情是建立在沒有任何利益之上的。我再次把他介紹給我父母,結果他們這次以更加強硬的态度拒絕,而且把我大罵一頓!
父母的觀點:我長得漂亮,個子高,學曆高,沒有家庭負擔,沒有任何缺點,起碼應該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他個子不高,長得不好,還是個本科生,家是農村的,上面還有兩個兄弟,将來在北京買房是不可能的,如果我把這樣的男朋友帶回家他們覺得太丢人了。
但是我覺得,我們之間談得來是最重要的,而且彼此都很信任對方,就隻想和對方結婚。而且我的同學們都覺得他非常好,為人和善,勤快,善于交際,體貼我,關心我,我再找或許都找不到對我這麼好的。
我父母覺得我太倔強了,太令他們失望和傷心了。我覺得沒有人理解我。父母一直以我為榮耀,我在校好好學習,在家努力做家務。但我也是人,也有感情,由于一直以來沒有一個可以讓我情感發洩或者傾訴的對象,我的感情一直都被壓抑。
當我遇到他時我很高興,我很快樂,我覺得他是我需要的。而且他一直很努力,所以我從來不為我們的未來發愁,但是這需要時間。我該怎麼辦?我現在懷疑我的決定是否正确?我快痛苦死了!
一直以來,中國人始終有這樣的觀念:女人學曆高,是婚嫁的本錢,能找到更加不錯的對象。但女人學曆極高,是婚嫁的阻力,再優秀的對象也會女博士發憷。
當然,你别以為這僅僅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現象,外國其實也是大同小異。最近剛剛看了一則新聞:據調查,德國男人對開高級轎車的女人不感興趣,他們更喜歡開經濟型轎車的女人。延伸來講,德國男人面對比自己地位高身份優越的女人會感到自卑。
這就是現實,在世界範圍内,全球人民都希望:兩口子過日子,老公的各方面條件要優于老婆,用句老人家的話講——不然,在氣焰上壓不住媳婦!
所以,這位即将成為北大博士的女孩子,既然大家都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你就該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再開通的父母也不願看着女兒“下嫁”(大家不要準備開罵,在中國,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博士要加一個沒錢沒房的本科男,的确是下嫁)。
其實,你父母的心理他們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你的這個男朋友,學曆不太高,長相不佳,賺錢不太多,沒有豪門背景,沒有有錢有權的爹媽,隻是一介平平的農村鳳凰男,你把這樣的男友帶回家,是在給他們丢臉!
明白了嗎?有些時候,中國父母在對待兒女的婚姻問題上,也是存在一些虛榮心的。人到中年,幾個人湊在一塊兒,互相之間比的就是兒女:你兒子一月掙多少?你女兒念得是什麼學校?誰家女婿身居什麼要職?
這是一種虛榮,也是對他們前半生努力的一種肯定:至少,他們辛辛苦苦半輩子,值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