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陳麗(化名)又失業了。三年前,她大學畢業做了三個月的“宅女”後,終于應聘上一家小公司。但時間不長就失去了工作。從此,她一直不停地換單位、換工作,而反複失業已使她出現了求職恐慌。昨天,她向本報心理咨詢熱線尋求幫助。
我又失業了。大學畢業至今,這已經是我丢掉的第四份工作了。
前些天,朋友聽說我又辭職了,還好心勸我:“現在工作不好找,先有份工作幹着,别這麼着急跳槽。”我一臉苦笑,從心裡就沒想過要辭職,是公司經營不下去了,我耗下去也沒什麼用。
說來真是可笑,畢業三年,我就換了四份工作。通常在一個單位幹不了多久,就因為公司經營狀況不好,我不得不另外找其他的工作。這樣的情況碰到一兩次,可能是趕巧了,總不能四份工作都這樣吧?可事實就是這樣。
大學期間,我主修廣告設計專業。畢業那年,工作很難找,我在家做了三個月的“宅女”,終于應聘上一家規模非常小的公司。當時,這家公司正在創辦一本面向校園的直投雜志。考慮再三,覺得自己剛離開校園,還能把握住對學生的消費心态,就高高興興地去上班了。而且,看到老闆躊躇滿志的樣子,我還想,就當一起創業了,将來還能成為公司的元老呢!
于是,包括我在内一共四個大學生組成了策劃團隊。大家絞盡了腦汁,忙活了半個多月,終于弄出個框架。老闆看後很滿意,對我們四個贊不絕口。一間不大的辦公室,稍顯破舊的桌子上擺滿各種草稿,還有扔在犄角旮旯裡的各種方便面包裝袋,看着這些我第一次明白了什麼叫充實,也有了種自豪感。
可是,正當我們快把第一期雜志做好的時候,老闆突然闆着臉說,總公司決定不做這本雜志了,原因是沒有拉到足夠的廣告贊助。我的腦袋裡一片空白,老闆後來說的話我一個字都沒聽清楚。不過,老闆還算厚道,給每人發了600塊錢,說這是我們應得的。
第二份工作是跑業務,在三個月試用期裡,至少要做成一單生意,才能留用。這次算我幸運,眼看試用期就要過了,我成功賣出去一台産品,還拿到了1700塊錢的提成。但是,工作了還不到一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公司業務量銳減,老闆宣布要裁員,我很不幸地成為其中一員。
我自認為我是很堅強的人,面對這種打擊,我隻能告訴自己生活還是很長遠的,有希望有信心就一定會好的,為了父母也要堅持下去。可接下來的時間裡,我繼續着這種不幸,先後找了兩份工作,都因為公司經營狀況不好,被迫辭職了。
這種打擊我真的受不了了。有時也會想,為什麼不景氣的單位都讓我碰到了,是不是因為我的生辰八字不好,緻使每一家公司都會因為我的到來而經營狀況變差?
我已經25歲了,工作沒有着落,家庭也沒有成立,可以說是要什麼沒什麼。而且,我真的不敢再去找工作了,害怕最後還是會失業。我到底該怎麼辦?
專家點評
别抱怨運氣 先搞清失敗原因
本報特邀心理咨詢師、山東同濟心理咨詢中心專家尚路說,一個單位不能維持經營,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要片面地認為是自己招緻單位倒閉。如果隻是一味地抱怨運氣不好,除了會加劇自己的焦慮情緒之外,一點幫助也沒有,還會給自己很多負面的心理暗示,對下一步求職造成不好的心理影響。另外,陳麗需要對自己的個性和心理狀态進行分析,搞明白是什麼原因讓自己幾次做出類似的重複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