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增強孩子的抗挫能力

增強孩子的抗挫能力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8-22 12:00:33

  在賞識教育被人們極力稱道的情況下,有識之士發現,賞識教育并不能完全解決教育的所有問題,挫折教育應勢而生。對還處于幼兒階段的寶寶進行挫折教育,當媽媽的你肯定會舉棋難定:讓寶寶受點挫折吧,寶寶還太小,當爸爸媽媽的難免會心疼;不受挫折吧,又覺得寶寶一直處于家人的溺愛之下,受不了一點風霜,終究對他沒有好處。

  處于幼兒階段的寶寶到底需不需要進行挫折教育呢?如果需要,該怎樣進行挫折教育?媽媽又該注意什麼?

  寶寶需要挫折教育

  Q:什麼是挫折?

  A:心理學中認為,挫折是個體的意志行為受到無法克服的幹擾或阻礙,預定目标不能實現時所産生的一種情緒狀态,也就是俗話所說的“碰釘子”。

  挫折包括三層含義:

  挫折情境:即幹擾和阻礙意志行為的具體情境;

  挫折認知:個體對挫折情境的認知、态度和評價;

  挫折行為:指伴随挫折認知而産生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如憤怒、焦慮和攻擊等。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特别是現在的寶寶集千般寵愛于一身,爸爸媽媽竭力粉飾和掩蓋挫折,光談賞識教育顯然不夠,所以,讓寶寶适度接受一些挫折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對挫折教育的3種錯誤認識

  進行挫折教育,早教專家主張順其自然,讓寶寶明白生活中有順境也有逆境,有苦也有樂,還生活本來面目,讓寶寶通過動手動腦來解決問題,使他逐步形成對困難的承受能力,對環境的适應能力,培養不怕困難、堅韌不拔和頑強進取的堅強意志。目前對挫折教育的認識存在着很多誤區,提醒媽媽盡量避免。

  認識1:挫折教育就是吃苦的教育。

  不少媽媽認為,如今寶寶的耐挫力差都是由于家庭溺愛而成,隻要讓他吃點苦頭就能解決問題,于是故意設置一些挫折情境,故意讓寶寶受點苦。其實,挫折教育是抗挫折能力的教育,人為地讓寶寶吃苦并非挫折教育的本質。挫折貫穿人的一生,單靠吃幾天苦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認識2:中國式的“打是親罵是愛”的教育就是一種挫折教育。

  源于這些古訓——“棍棒底下出孝子”、“玉不琢不成器”,因此錯誤認為挫折教育就是大聲呵斥、謾罵甚至“修理”寶寶。這說明,一方面,封建家長制觀念還在影響着你,另一方面現代城市越來越多地出現溺愛寶寶的現象。兩種觀念交織在一起,導緻媽媽對寶寶的教育是“左手持棒,右手拿糖”,恩威并施。

  認識3:挫折教育就是讓寶寶身體受點苦,流點汗。

  生活中的挫折包括身體上的苦和思想上的苦,即“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将來的社會,思想上的苦必定會比身體上的苦更多。身體上的苦即為受點累、流點汗,也許寶寶不會覺得苦,不會覺得是挫折,反而覺得是種樂趣。而對于寶寶思想上的嬌氣,媽媽沒有耐心、怕麻煩,寶寶遇到困難,就幫着解決,結果剝奪了寶寶鍛煉的機會。

  花園寶寶 90後媽媽 婆媳大戰醜孩子 強化批評權 富二代 喊回家吃飯 兒童性早熟張藝謀女兒考清華秘訣 模仿瘾 劫人質救母 另類教育 寄養兒童 體罰 網瘾 潛規則 校園暴力 蒙氏講堂 性别歧視 達人采訪 5級天賦 記憶力 快速識字 理财能力好性格自信心開學不适應症藝術潛能“五心”教育 排骨做法 早餐食譜 預防感冒 張柏芝 甲流 小兒推拿 男性不育 女性不孕 孕期出軌 乙肝懷孕 防輻射孕婦裝 專業早教老師 百家訪談 暢銷書籍連載

  挫折教育4個實施方式

  寶寶的身體處于快速發育過程中,但心理發育并不成熟。媽媽要根據寶寶的身心發展特點随時随地地對他實施挫折教育,而非你去搜索挫折、制造挫折。

  1.讓寶寶走出愛的“保護圈”。

  放開手腳,不要怕寶寶摔着、碰着、餓着、累着。摔倒了,鼓勵他自己勇敢地爬起來,而不是把寶寶抱起,一邊哄着“寶寶不哭”,一邊把地闆踏上幾腳“誰讓你摔着我們家寶寶”;寶寶想要玩具,鼓勵他自己去拿;讓寶寶自己嘗試脫穿衣服,等等。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困難不要都由你包辦代替,不要把寶寶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消除得幹幹淨淨,而應讓寶寶漸漸學會獨立面對生活中的問題。

  2.寓挫折教育于遊戲。

  在遊戲或故事場景中,你用“角色語言”鼓勵寶寶,會比平時的勸解更加有效。寶寶愛聽奧特曼,愛看《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當他遇到困難向你求助時,你正好順着他的興趣點,給他講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是怎樣克服困難的,用他喜愛的角色形象做“代言人”,鼓勵寶寶克服困難,這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适當地給予批評,讓寶寶品嘗失敗的滋味。

  現今的寶寶,大多處于“衆星捧月”的地位,如果隻受到表揚,久而久之就會産生不能接受批評的心理,聽到批評,就會沮喪、惱怒或喪失信心。這樣的寶寶走上社會後,往往不能正确對待生活道路上的各種挫折和失敗,所以平時對寶寶,應及時引導,适當批評,指出他的缺點和不足,讓他明白他并不是完美的個人。

  4.帶寶寶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尤其是戶外活動,進行體能上的磨練。

  讓寶寶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利用節假日帶寶寶郊遊、爬山、逛公園等,讓他從中體驗勞累、艱辛,體會到生活中除了甜,還有苦和辣,讓他在各種環境下受到磨練。

  實施3項注意

  1.“度”的把握。

  适度的挫折教育對寶寶是有利的,但是過猶不及,如果挫折過度了,寶寶受到的打擊太多,就會産生嚴重的挫折感,并對失敗産生恐懼,最後喪失對事物的興趣和信心。

  2.時機的把握。

  對寶寶進行挫折教育,不用故意創設挫折情境,關鍵是你把握生活中真實的情境,有針對性地對寶寶進行挫折教育。如:帶寶寶出去散步時,寶寶經常走一會兒就要抱,這個時候你要多鼓勵他自己走,磨練他的意志。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對寶寶進行挫折教育,比創設的挫折情境更能起到挫折教育的效果,關鍵是你要把握時機。

  3.家庭教育觀念的統一。

  對寶寶的教育觀念你們一定要統一,不要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尤其是與祖父母一起居住的家庭,祖輩與父輩對寶寶的教育觀念要一緻,家庭教育要形成合力,以免讓機靈的寶寶鑽了空子,達不到挫折教育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