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沸沸揚揚的“奶粉緻女嬰性早熟”事件引起了廣大家長的關注,“性早熟”也成為父母們談論的熱點話題。記者昨天從本市南開醫院兒童内分泌門診了解到,還不到8歲的小男孩就長出了小胡子,剛剛9歲的小女孩就來了月經,如今性早熟的兒童數量在不斷增多。
該門診項蓉主任醫師提供的統計資料表明,在門診調查的568名家長中,5%的家長反映兒童在8歲以前就出現了青春期的“第二性征”。
原因:攝入含激素食品多
在正常情況下,女孩兒在十一二歲時進入青春期,出現乳房發育、來月經等第二性征發育;男孩兒則是在十三四歲時開始進入青春期,出現胡須生長、睾丸發育等第二性征。促使孩子們青春發育期提前的原因包括生活水平提高使兒童普遍營養充足、生長發育潛力充分發揮;給孩子常吃反季節蔬菜及花粉、蜂王漿、雞胚、蠶蛹等可能含有激素成分的食品,或者讓孩子經常接觸或使用成人化妝品都有可能造成“性早熟”。此外,還有遺傳因素以及環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
建議:控制飲食多運動
項主任表示,預防兒童性早熟,需要家長平時多注意觀察孩子,适當控制飲食,少吃甜食,尤其避免攝入油脂多的食物及可能含性激素的營養品;避免孩子使用成人化妝品;孩子要堅持運動,如每天跳繩2次、每次15至20分鐘;最好在22點前入睡,保證充足睡眠,以利内源性生長激素分泌。若發現孩子在8、 9歲前生長明顯加速、身體有早熟現象,應盡早到專科門診進行檢查,監測骨齡及性發育進展的速度,必要時給予科學幹預。新報記者徐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