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醫生是百姓健康的守護者。要提高百姓健康,首當其沖地就是增強醫生對疾病的認知。
今年10月28日,是我國第十個男性健康日。此前,生命時報社聯合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男科病診療中心以及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了一項醫生認知調查,旨在了解不同級别醫院、不同科室的醫生,對慢性疾病與男性勃起功能障礙(ED)之間聯系的認識。這一調查在國内尚屬首次。受訪專家都表示,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如今,醫生對男性健康已經慢慢形成“整體健康”的概念,并認識到慢性疾病和ED有密不可分的關聯,但不少醫生仍存在認識誤區。調查為日後改善慢性疾病和男科病診療,提供了理論依據。
受訪專家: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朱積川教授。
受訪專家: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男科病診療中心姜輝教授。
結果:出診時,三成醫生不問ED
“我仔細看了一下調查的結果,其樣本量大,涉及科室全面,各級醫院、各個年資的醫生都有,其結果不但科學,也具有現實參考的意義。”采訪時,朱積川贊揚了本報調查。
此次,我們共訪問了1013名醫生,其中男性376人、女性637人;有605人從醫1—4年,332人從醫5—10年,還有76人從醫10年以上。
這些醫生來自全國各地的各級醫院,其中281人供職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65人在二級醫院工作,165人在三級醫院,還有202人供職于其他醫療中心。在科室分布中,位列前五的分别是内分泌科(228人)、全科(197人)、腎内科(164人)、心内科(128人)和普外科(85人)。老年科、精神科、放射科等科室的醫生也有參與。
姜輝指出,在歐美國家,很多慢性基礎疾病都是在社區醫院,由全科醫生監測、診治。而男性ED大多也是在社區初診。在本次調查中,基層(二級以下醫療機構)醫院、年輕醫生居多,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是男性健康的第一道防線,随着我國醫療體制的不斷完善,他們也将接診更多類似的患者。提高他們的醫學知識,對于今後醫療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2007年男性健康日的主題為“關注男性健康,樹立大健康觀念”,這也是近年臨床上一直在強調的一點,“因為男性健康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姜輝指出。
就拿代謝綜合征來說。人們都知道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和肥胖症。簡而言之,代謝綜合征就是上述多種疾病在人體内“聚集”的一種狀态。與正常人相比,代謝綜合征患者更容易患心髒病、2型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同樣,這些患者也更容易出現ED。
在本次調查中,有94.7%的人“聽說過代謝綜合征”,約5%的人“沒有聽說過”。在平時出診中,“每次都會”主動詢問男性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等)勃起功能狀況的醫生,達到12.7%;有27.2%的人“多數時候會”;25.0%的受訪者“約有一半的時候會”,“很少”或“從不主動詢問”的分别占 19.8%和15.2%。
姜輝介紹,越來越多的研究已經表明,代謝綜合征和ED密不可分。歐洲的多項大規模調查表明,近7成ED是由基礎疾病引起的,其中代謝綜合征是突出問題。有研究人員曾對8個國家、近2.8萬名男性調查後發現,患有ED的男性更易患高血壓、冠心病、高膽固醇血症等。多數ED男性至少患有以上一種合并症;且ED病情越嚴重,出現胰島素抵抗、血糖升高或代謝綜合征的危險越大。
ED與代謝綜合征有時就像 “孿生”姐妹,總是前後腳出現,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們的發病原因類似———内皮功能的障礙。陰莖動脈細如發絲,内皮出現一丁點兒問題,就可能導緻陰莖供血不足,其結果就是ED。而冠狀動脈等直徑較大的動脈隻有當病變明顯時,才會表現出症狀。糖尿病、血脂異常等就主要作用于大動脈。在第23屆歐洲泌尿學年會上,很多泌尿外科專家都在強調,ED并非如人們早前簡單論斷的是“心因障礙”和“年老體衰”的綜合體,它應該是男性整體健康出現危機的重要信号。
認知:忽略了精神因素
知道代謝綜合征的醫生多了,是不是就等于會診斷了呢?
調查告訴我們,目前還不能太樂觀。
在問及“哪些慢性疾病會影響男性的勃起功能”時,選擇最多的項目是“冠心病”,選擇人數達62.8%。其餘像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抑郁症等,選擇人數明顯較少。而在問及“哪些藥物會影響男性的勃起功能”時,冠心病藥物獨居榜首,高血壓、糖尿病、抗抑郁和降血脂藥物則被甩在了後面。
其實,這裡有一個“陷阱”。朱積川指出,被調查的醫生對ED的病因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如知道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都是ED的高危因素,但對精神心理方面的因素重視還不夠。在問卷中羅列的疾病和藥物,都會對男性勃起功能造成負面影響,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誤區:2/3者不懂用藥禁忌
在本次調查中,有兩題的結果,讓受訪專家都大大搖頭,直說“還需要加強對醫生的教育。”當問及“男性慢性病患者出現ED問題,是一種疾病,還是一種症狀”時,有51.6%的人選擇了“是一種疾病”,還有47.6%認為“是一種症狀”。
“原先,很多老百姓,甚至醫生都認為,勃起障礙是男性衰老後出現的自然現象或是某些特定症狀,并不認為這是疾病。但近年來,我們一直在強調,ED是一種病,雖然不危及生命,但會嚴重影響夫妻生活、家庭和諧及社會穩定,必須引起重視。”姜輝指出。
此外,隻有344人認為硝酸酯類藥物不能與PDE5抑制劑同時服用。其餘的受訪者認為,降糖、抗抑郁或降血脂等藥物,和PDE5抑制劑同時服用,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344人,剛超過總數的1/3。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誤區。”姜輝介紹說,無論是偶爾還是規律使用,硝酸酯類藥物(包括硝酸甘油、消心痛等)不能和PDE5抑制劑一塊兒吃,否則血壓會急劇下降,引起猝死。
而降糖、抗抑郁或降血脂等藥物本身,和PDE5抑制劑并沒有聯合用藥的禁忌。當然,值得注意的是,在服用這三類藥物的患者中,非常可能出現ED。朱積川指出,目前關于藥物和ED關聯的詢證醫學研究還不夠全面,患者不要太過恐慌,該吃的藥還是要吃。
進步:硬度時間,缺一不可12下一頁尾頁
本次調查還顯示出:性已經不再是“關起門來的悄悄話”,現代醫生也不再僅僅是光會治病的“工匠”,因為醫生和患者的性保健意識都在更新。
比如,在問及“哪些因素對提高ED患者和伴侶的性生活整體滿意度最有幫助”時,有606名醫生認為“勃起硬度”和“勃起維持時間”都很重要,占總數的 59.8%。姜輝指出,ED包含了兩層意思,第一是不能勃起,或理解為“不能硬”,這樣的夫妻不可能開始性生活;第二是不能維持,即“硬不久”,開始了很快就偃旗息鼓。在治療中,醫生必須同時考慮這兩個因素。
“《生命時報》之前做過一項針對普通百姓的性觀念調查,其中涉及影響性愛的因素。那次調查的結果和本次醫生調查有相似之處,即大多數人都意識到勃起維持時間對美滿性愛而言,重要性不亞于硬度。我認為,這就是一種觀念的更新,說明各科醫生對ED的臨床症狀有了進一步了解。這是可喜的一方面。”朱積川說。
一項針對未經治療或伴發血脂異常、糖尿病和肥胖的ED患者的調查顯示,治療前這些患者的勃起時間可能短于0.5分鐘,此時妻子可能連性喚起都未完成。如何能将勃起時間延長,直接決定了他們能不能享受到完整的性愛,能不能滿足伴侶。
此外,本次調查也顯示出,男性慢性病患者對于自身的整體健康,關注度在提高。有54.3%的醫生在“平時出診中,經常會遇到男性慢性病患者主動詢問有關ED的問題”。為了更好地回答患者的這一疑惑,醫生應該更多地了解相關知識,以免耽誤或誤診病情。
首頁上一頁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