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父母造就孩子的好行為

父母造就孩子的好行為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8-15 15:05:08

  教育孩子千萬不要吝啬鼓勵,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适當的鼓勵能令孩子建立自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樣鼓勵孩子才有效呢?我們不妨試試這樣做:

  1.偶爾表揚就可以

  心理學家早就發現,表揚帶來的“喜悅度”,常常是跟表揚的頻密度成反比的。因此,當寶寶的好行為逐漸鞏固後,就不必經常表揚他了,免得表揚慢慢成為“雞肋”。偶爾的表揚,足以讓寶寶明白,父母仍在關注他,但,好行為是讓他自己受益,不是為了父母的歡心。比如,孩子有5次或10次做得不錯,隻表揚他一次就可以,親子雙方都會覺得這樣“更自然”。

  2.更多地使用“身體語言”

  寶寶越大,感覺得到父母的口頭鼓勵越容易,而親密的“身體勉勵”越難。也是,父母會覺得5歲以後的寶寶不再喜歡摟抱、親吻這樣的表揚和鼓勵方式,“在公開場合,這令他們害羞”,不過,這并不等于孩子隻期待口頭表揚的方式。可使用更巧妙的身體語言來說明“你真棒!我為你剛才的行為驕傲!”父母可以使用更有默契感的手勢和動作,如對孩子眨眨眼睛、豎起大拇指,這可以讓孩子知道,你一點也沒有漏看他的表現,這比當衆贊揚他更令孩子欣喜。

  3.幽默的暗示效果更佳

  要知道,好話說得太多也不好,令人生厭,如果你對孩子講同樣的表揚話,鼓勵性的語言也會部分失去作用。因此,你的表揚方式要有新意,比方,孩子把自己的房間收拾得很幹淨,媽媽可以對他說:“是哪個小巫師騎着掃帚來到這裡,把這裡收拾得這樣幹淨?”“是田螺姑娘來過了嗎?”這比死死闆闆地說“啊,你的房間整理得真漂亮”,更讓孩子擁有一份勞動後的得意感,也讓他在強化好行為時,沒有心理壓力。

  任何人克服惰性都要付出掙紮,而幽默的暗示會讓孩子非常愉快、放松地去做,也容易把好行為堅持下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