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糾正孩子的嫉妒心理

糾正孩子的嫉妒心理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8-26 04:01:48

  -

  孩子的嫉妒,不僅在家有,在幼兒園也有。因為性别的原因,父親在矯正孩子的這種弱點上面,有更多的責任。教會孩子寬容和友誼,可以使其終身受益的事情。

  大約從1歲半到2歲起,他們的嫉妒心理就開始有了明顯而具體的表現。起初,孩子的嫉妒大多與母親有關。如果自己的母親将注意力轉移到别的孩子身上時,孩子就會以攻擊的形式對别的孩子發洩嫉妒。例如,當母親去抱劉家的孩子時,孩子就會很快地跑過去,叩叩他的頭,或抓他的腳,想把那個孩子支開,甚至騎在他的身上,等等。這是幼兒在家裡常出現的嫉妒。在幼兒園,幼兒之間相互比較的機會相對地增加了,嫉妒的形式也會随之發生變化。如,在幼兒園裡,她常常偷偷地把老師喜歡的那些孩子的東西藏起來或搞壞。又如在幼兒園上課時,如果老師誇獎别的孩子,他便會大聲喊叫:“我也會啊!”……,這樣的例子在幼兒園可真不少。

  孩子的嫉妒具有明顯的外露性,有時還具有攻擊性,破壞性。

  幼兒的嫉妒具有外露性。幼兒嫉妒與大人嫉妒的不同之處,主要是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大人在非常嫉妒時還會盡量忍受,心中雖然不高興,但也不會形之于色;幼兒卻直接而坦率地表露情感,根本不考慮後果。自己很想要的玩具媽媽卻不給買,因而深深痛恨持有那種玩具的孩子,有時甚至會把人家的玩具弄壞。幼兒的嫉妒有時還具有攻擊性和玻壞性。比如,小朋友們正在跟老師學畫飛機。老師在黑闆上畫了一架飛機,讓小朋友們照着畫。畫畫結束後,老師把孩子們的圖畫收上來,對小靜的畫提出了表揚,誇獎小靜畫得好,并且把小靜的畫貼在牆上展覽。但小靜的畫貼在牆上不久,小敏就趁大家不注意,用黑筆在小靜的畫上亂塗抹了好幾道。老師發現後,問小敏“為什麼要這樣做?”,小敏說“我不願意小靜畫得比我好。”,還有前面提到的那些例子都說明孩子的嫉妒有時具有攻擊性和破壞性。

  孩子嫉妒心理的糾正

  嫉妒是一種消極的社會現象,它是對别人在品德、能力等方面勝過自己而産生的一種不滿和怨恨,是一種被扭曲了的情感;它對個人、集體和社會起着耗損作用,是一種對團結、友愛非常不利的情感。這種缺點如果保留到長1 2 3 上一頁 下一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