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

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8-23 22:30:30

  幼兒行為解析:

  文文從來沒有上過幼兒園,對幼兒園、老師及小朋友都不熟悉,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孩子會産生陌生感和不安全感,所以會特别依戀親人。另外,文文在爺爺奶奶身邊,相對比較自由,而幼兒園都有一定的規則和要求,如:按時吃飯、飲水,按時睡覺、集體遊戲等。所以對于剛上幼兒園的孩子,都要有一個适應的過程,如果沒有提前做好鋪墊工作,孩子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同親人分離的焦慮情緒。

  方法運用:

  對于剛來園的孩子,可以運用“緩兵之計”,本着“先順應再規範”的原則,在師生之間還沒有建立起感情的時候,不能太強調規則,也不要急于規範孩子的行為,待孩子适應了環境,跟老師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後,再規範才有好的效果,孩子也才會心甘情願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

  一、順應孩子的意願

  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想盡快回家,教師可以跟家長溝通好,這段時間早一些來接孩子回家;孩子還沒有養成午睡的習慣,可以暫時允許孩子陪老師一起“值班”;因為在用餐時間沒有好好吃飯而産生饑餓感的時候,适當給一些小點心加餐;别的小朋友都去參加遊戲了,他可以獨自玩喜歡的玩具……

  二、轉移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哭着找親人的時候,可以用“任務委派法”、“活動吸引法”、“食物引誘法”轉移孩子的情緒。“緩兵之計”會讓孩子覺得老師是友善可親的,在幼兒園是開心快樂的,孩子的不安全感就會逐漸消失,也會很快适應幼兒園的生活。

  知心話語:

  孩子适應能力都是很強的,每個孩子都能适應幼兒園的生活,隻是時間長短的不同,不要認為孩子去幼兒園不哭了,就是已經适應了,應該讓孩子從内心真正接納幼兒園,才是真正适應了幼兒園的生活。

  溫馨提醒:

  1.“緩兵之計”不是對孩子的無理要求妥協,而是關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以一種讓孩子更易于接受的方式達到教育目的。

  2.遇到原則性問題的時候,如:孩子一定要把手伸進電風扇、不尊重老人、或者打人、罵人等行為就不适宜運用此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