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色彩心理學:色彩與孩子的心理及情緒,有着相當的關聯性,是項靈敏的指示器,色彩偏好與性格有很大關系,孩子對色彩的選擇,甚至可以透露出他當時的情緒是快樂還是憂傷。"對顔色的無意識選擇有可能說出了孩子的内心秘密:他的深層個性與旗幟特征;孩子極端地熱愛某一種顔色,他的個性往往越突出,這種個性常常是他優點和缺點的爆發點,這是兒童色彩心理學的發現,學者通過大量總結和研究解讀了色彩是如何揭示兒童内心的.
兒童心理學家阿爾修勒博士,曾就一百五十名二至五歲的孩子,進行一年有關兒童色彩的追蹤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對孩子來說,色彩與線條各有其固定的意義,例如二種具有不同顔色的線條重疊出現在同一個畫面上,即代表孩子内心有二種不同的願望、感情相互糾結着。
酷愛黃色的孩子,表示依賴心較強,甯願一輩子扮演小孩子的角色,
愛好藍色則具有老大或自私欲的意思;
喜歡紅色意味性格較為剛烈、喜歡惹是生非,且感情豐富;粉紅色嘛!除了象征着充滿愛心之外也意味這個孩子具有高度的審美觀、幽雅、柔順及體貼。
紫色是爽朗的代名詞,個性上較随和,沒有什麼心機,具有包容、寬恕的胸懷及強烈的好奇心與上進心。
喜歡橙色的孩子,多半較為活潑外向,人緣很好,但有點自我中心,不懂得體諒别人及粗枝大葉的缺點。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小孩子酷愛紫色、黑色、橄榄綠、墨藍等深色系列時,就得探究其心理背景了,因為其中有很多是屬于心理疾病患者。孩子對于色彩的偏好與執着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有時可能是被父母塑形的結果,有的則是因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所緻。
這無疑是項警鐘。警醒我們,應該對于孩子的色彩世界,有更一步的關心,甚至在為孩子選擇玩具、家具、圖畫書時,都應多做考量,如此才能給孩子一個缤紛且健康的色彩世界。
色彩與孩子的心理及情緒,有着相當的關聯性,是項靈敏的指示器。下面看看兒童色彩心理學的研究總結:軟件工程師李嘉有一對中加混血的小孩,作為一名細緻的媽媽,她發現了這一奇特的現象:每個孩子似乎都有自己無意識的色彩偏好,孩子們玩的24色橡皮泥、36色繪畫水筆,總有一兩種色彩早早需要補倉;去童裝櫃台買衣服,款式再怎麼新穎可愛,售貨小姐也無法說服孩子接受他意料之外的顔色。比如李嘉的女兒,特别歸避紅橙色,連橙色的襪子也不肯穿,她喜歡的顔色,第一是綠色,第二是紫色。李嘉的朋友提醒李嘉說,孩子将來可能成為一名與世無争的環保主義者,或者非實用類的藝術家。
對顔色的無意識選擇有可能說出了孩子的内心秘密:他的深層個性與旗幟特征;孩子極端地熱愛某一種顔色,他的個性往往越突出,這種個性常常是他優點和缺點的爆發點。找準了這個爆發點,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可以更加有的放矢。既然顔色說出了孩子的秘密,我們可以運用簡潔有效的顔色療法,來對孩子的某些極端個性加以矯正。
發現之一:依附性特别強
有超過30%的小女孩特别偏愛粉紅色,父母或許認為這是女孩子的天性,但事實上在4-6歲的女孩中,也有特别讨厭粉紅色的人。粉紅是這樣一種顔色,讨厭它的人特别讨厭,而追捧它的人,連枕頭和漱口杯都要買粉紅色,上面有五瓣小花的。大量的證據表明,熱愛粉紅的女孩與父母的親子關系特别黏乎,在心理上特别依賴父母,大小事希望大人替她拿主意,站在前面替她做擋箭牌。如果父母拒絕當這個擋箭牌,讓她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她的眼淚馬上像開了閘的水龍頭,關也關不住。蓉蓉就是一個例子,她的一切用品都是粉紅色,人又胖,外号粉紅小豬,但就是這麼個高胖女孩,連同伴錯拿了她的皮球回家,她都不肯去交涉,非要拖着媽媽去跟對方小朋友說。
媽媽常常歎氣:這一朵溫室小花,将來還能夠移栽到野地裡去嗎?.
發現之二:讨厭競争
熱愛綠色和藍色的小朋友都有回避競争的傾向,綠色尤甚。連小三輪自行車也要選擇青草綠的卓珊,甯可在幼兒園植物角看一下午螞蟻大行,也不願與一群小朋友玩搶椅子遊戲。她明明眼急手快,能搶得赢,不知怎麼一玩這個遊戲就要上廁所。除了讨厭這個8人搶6椅的遊戲,卓珊還聰明地避開與同伴的殘酷競争,比如要排演《白雪公主》沒人想演兇惡的王後,卓珊就舉手說願演王後,因為白雪公主有12位小朋友想演,11個人注定要體會失敗的滋味,卓珊說:我不想跟别人去争。又說,要是有一個童話,能讓每個小朋友都分上一個角色皆大歡喜,就好了。
媽媽有這種憂慮:卓珊熱愛的綠色,是否平息了她心中的騷動和表現欲,令她向往一個沒有競争關系的、和睦且各司其職的世界?孩子将來必須直面殘酷的競争時,會不會喉頭發緊、兩手冒汗,興起逃之夭夭的念頭?
發現之三:過度情緒化
偏愛橙色和紫色的孩子都有情緒波動劇烈的傾向,隻不過偏愛橙色的孩子更樂觀,情緒颠簸時會往好處想,比較善于自我開解。橙色系的孩子惟一的缺陷是,被壞情緒掌握時可能有攻擊性。熱愛紫色的小孩則完全相反,他的情緒失控不會向外,隻會向内,别人一個眼神、一句話的語氣,他都能在心裡放大很多遍,非常敏感,你對他的态度有些許變化,都能左右他一兩天的心情。父母和老師不得不經常尴尬地撫慰他: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那個意思值得注意的是,喜歡紫色的男孩比女孩還多,這或許可以解釋兩個事實:第一,為什麼神經質有成就的藝術家從來是男多于女;第二,為什麼生悶氣的怪男孩屢見不鮮。敏感的女孩會用眼淚來釋壓,男孩從小被教育不許哭!要堅強!男孩就隻剩下鬧别扭一種表達方法了。
假若發現熱愛紫色的小男孩在鬧别扭,千萬别呵斥他,想一想如何有效安撫他那顆容易受傷的心吧。
發現之四:活力與自大
同樣,喜歡将場景的所有組成部分太陽、跳舞小人、帶煙囪的房子和房子前面的玫瑰花,都塗成橙色的孩子,一般都是群體中的明星,無論和家人在一起還是和夥伴在一起,他都希望成為一切計劃中的主宰,希望由他說了算。當然,他是樂觀主義者,開朗熱心,唯一的缺點是不懂妥協,永遠不肯立于從屬地位。幼兒園排演童話,除非他是第一主角,否則他就不肯演出,不肯演出還罷了,坐在台下他還是一個不知疲倦的挑剔者,劉暢的王子演得一點兒不潇灑,要是換了我,應該披一件紅鬥篷,從馬上飛下來的動作像蝙蝠俠。劉暢知道蝙蝠俠是什麼樣的嗎?12下一頁尾頁
偏愛橙色的孩子似乎總是處在交友困擾中:因為他的火力和熱情,到一個新環境中很容易交上朋友,而他的自大及過度以自我為中心,新交的朋友也很容易與之吵翻。
發現之五:像老人一樣思慮過度
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從小由幹練的父母帶大的孩子極少有偏愛咖啡色的,但那些由于父母工作壓力大,出生幾個月就由祖父母來養育的孩子,4歲之後約有四分之一偏愛咖啡色。這是一種老成持重的顔色,咖啡色的毛衣、裙子和圓頭皮鞋,還有咖啡色的小書包,看上去像四五歲的紳士淑女。千萬别被這文靜的表象迷惑了,不自覺地選擇咖啡色的孩子,内心往往缺乏真正的安全感,遇事瞻前顧後、優柔寡斷,很少流露出無憂無慮的神情。他們大半在性格保守的祖父母身邊長大,從小被教導不準插嘴,要服從大人,要擅長壓抑自己的無理要求“。這種教育模式很容易培養出循規蹈矩的孩子,卻在無形中壓抑了小孩的樂觀天性和創造力。
發現之六:完美主義傾向
有大約15%的女孩和6%的男孩有較嚴重的完美主義傾向,他們無一例外地喜愛白色,以及淺到極點的水藍。熱愛白色的孩童幾乎都有潔癖:不願别的小朋友上他的床、用他的毛巾或借用他的文具,他本人的愛幹淨程度也是一流,夏天時一天要換三套白色衣褲,五雙白襪子。他總是在努力交朋友,但很快又因為不能容忍朋友的缺點而否定别人。熱愛白色的小孩與父母的親子關系也常常令人尴尬。
34歲高級會計師屠正雲這樣形容她的兒子:他好像一點兒也不嬌嗲,他好象是這個家裡矜持的、無懈可擊的客人。他什麼都要做到最好,一小段鋼琴練習曲沒彈好他就顯得很焦慮、很自責。我倒是希望他放松點兒,他畢竟才五歲,但這個看法很明顯沒被他接受。有時,我甚至覺得他對我們也是不滿意的,我們這一對大大咧咧的活寶,也不是他心目中的'理想老爸和理想老媽'吧。碰到這樣一個冷眼挑剔你的小孩怎麼辦?他明顯令他自己緊張,也令他周圍的人緊張。
偏好與性格有很大關系。孩子對色彩的選擇,甚至可以透露出他當時的情緒是快樂還是憂傷。
家長對兒童房的裝修設計一定要考慮到兒童對色彩的敏感,以及兒童的性格趨向,這不但可以塑造兒童的性格,而且對兒童的健康心理以及智力開發、創造能力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頁上一頁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