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傳統醫學、生命之學阿育吠陀(Ayurveda)已有6000年以上的曆史,是全世界有記載的最古老的醫學系統,其最早的醫學文獻出現在公元前4500年。印度人至今仍沿用這一醫療系統。
所謂“Ayurveda”為梵文,中文一般譯為“阿育吠陀”或“生命吠陀醫學”,阿輸吠陀是梵文,由兩個字合成的:Ayur意指“生命”, Veda意為“知識”,因此阿育吠陀一詞的意思為生命的科學。
阿育吠陀醫學不單是一門治病的知識,同時還是一種教導人們如何生活,如何保持健康的學問。近年來阿育吠陀傳到歐美,影響力不小,尤其是在美國頗為盛行。
在目前的印度,還有不少高級度假酒店提供西方人全套的阿育吠陀療程。
阿育吠陀的原理是:造成人們生病的原因是由于體内三大生命能量(稱為“doshas”)失去平衡造成的。
人體中的三大5能量分别是瓦塔(Vata)、皮塔(Pitta)和卡法(Kapha)。
阿育吠陀醫學認為,自然界和人體由乙醚、空氣、火、水、土五種元素構成。人體内的三大能量也是由這五種元素構成:乙醚和空氣結合形成瓦塔(Vata),火和水結合形成皮塔(Pitta),水和土結合形成卡法(Kapha);一旦這三大生命能量太多或是不足夠都會使到人們生病。
身體的不平衡是由于不适當的飲食習慣和不正确的生活方式,以及外傷、病毒等因素引起的。
阿育吠陀醫生在診療時,會以詢問的方式,先了解病患的飲食習慣、對壓力的感受、睡眠模式等;再從觀察中來做出結論,包括觀察舌頭、眼睛、皮膚和行為舉止,聽患者的聲音,一旦被醫生診斷出體内不平衡,那麼他們會建議病人改變生活模式和飲食習慣,以及使用草藥或按摩。
阿育吠陀養生學的Sirodhara滴油療法,用特别的裝置将藥油滴在前額。通常會加有藥物的牛奶,酪乳,這些對治療壓力、焦慮、睡不著,特别有效。
由于印度政府對于阿育吠陀醫學相當重視,因此在印度的衛生保健事業上,阿育吠陀醫學一直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在當今的印度,要成為一名具有執業資格的阿育吠陀醫學的醫生都需要經過多年的專業培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