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認為,為高校學生開設性心理課程,是一種進步。
“估計從高中就可以了,專家别低估現在孩子的早熟能力”、“如今大學生戀愛甚至同居的不在少數,将性心理、愛情心理納入必修課内容一定會廣受歡迎”……近日,教育部發布了普通高校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基本要求,性和戀愛心理等心理健康課成為大學生必修内容。消息一出,就引來了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廣東理工中山學院等學生、家長以及網友們的圍觀熱議。有學生表示,學校更應該開設一些遊泳、防狼術使用課程。而多數學生認為,這是一種進步。
心理健康課程漸成體系
據了解,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校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基本要求中,該課程内容主要由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礎知識,了解自我、發展自我以及提高自我心理調适能力三部分組成,教學方法有課程講授、課堂活動、案例分析、小組讨論、角色扮演等,旨在幫助大學生識别心理危機掌握初步幹預方法。
在提高自我心理調試能力中,列出了7種大學生容易遇到的心理問題:大學期間生涯規劃及能力發展、學習心理、情緒管理、人際交往、性心理及戀愛心理、壓力管理與挫折應對和生命教育與心理危機應對。
在大學生性心理及戀愛心理方面上,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發展,認識大學生戀愛心理的特點,了解大學生在性心理和戀愛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形成對性心理和戀愛心理的正确認識。教學内容包括性心理的發展和大學生性心理的特點、大學生性心理問題及調适、大學生戀愛心理發展的規律特點和常見問題與培養健康戀愛觀和擇偶觀。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根據學生培養目标,結合本校實際情況,設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可以有兩種開課方式:開設一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程,覆蓋全體學生;或者在第一學期開設一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程,在其他學期開設相關的公共選修課程,形成系列課程體系。有條件的可以增開與大學生素質教育、心理學專業知識有關的選修課程。
${FDPageBreak}
性心理課程成讨論熱點
教育部消息一發布,就立即引來了人們的議論紛紛,毀譽參半。筆者看到,消息亦引起很多網友的圍觀熱議,在中山一本地網上跟帖人數超過3000人。
就讀于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大三的劉靜說,“因為中國不重視也缺少這方面的正規教育,所以我覺得這樣做很好。”她說,按道理在初中就可以接觸了,但現在信息發達了,小孩子容易從網絡等媒體獲取不良的信息,早熟現象多,所以小學高年級就可以涉及到,但是要注意方式,可以借鑒國外的形式,比如可愛的動畫等等。
當問及如果該校開了這樣的課,劉靜笑着說:“我會去上的,都是成年人了嘛,不會害羞的。”
無獨有偶。就讀于廣東理工中山學院的張岚也表示,絕對可以将其納入必修課。在她看來,這門課程安排在大學階段再适合不過了,如果要去上課,她也不會不好意思;但是對于小學生而已言之過早,會帶壞了孩子。她頓了頓後略帶羞澀地說:“性和戀愛是人必須經過的人生體驗。”
一位正在實習的大四學生張建則說,“我也贊成,因為大學生都是成年人,并且大學對戀愛是持認可态度的,大學生談戀愛也是很普遍的現象,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性和戀愛心理困惑出現這種問題也不見得都能處理好。我們在校園裡所見到的為情自殘都不是新鮮事,開設這個課程雖然不能說可以強有力地避免這些事故的發生,但是至少給大學生打過預防針,有一定"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在張建看來,開設這樣的課,沒有什麼覺得不好意思上課的,中學年代都學過生理衛生了,不會出現尴尬的現象。他還說:“中小學還是以生理衛生教育為主比較好。因為中小學是明令禁止談戀愛的,如果開設性和戀愛的心理健康課,肯定是不合适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