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劑與溫度和壓力關系?按照《蒙特利爾議定書》履約規定,全球含氟制冷劑産能将逐步被淘汰,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在2010年已基本關停,我國從2013年開始也将陸續關停不過就在眼下,國内含氟制冷劑市場卻不斷升溫,不少産品供不應求,價格一路走高一種行将淘汰的産品,為什麼會突然火起來? 有氟産品市場火爆 CCIN記者注意到,去年以來,國内各含氟制冷劑産品的價格開始一路上漲目前二氟一氯甲烷(R22)的價格為26000元/噸,四氟乙烷(R134a)的價格為74000元~75000元/噸而今年初二氟一氯甲烷的價格隻有22000元/噸,四氟乙烷價格為60000元/噸另一種在國内熱銷的含氟混合制冷劑(R410A),目前的價格更是比去年同期漲了約兩倍在不少制冷劑生産廠門口,來購買産品的人必須先打預付款并排隊等候 “從2010年3月開始,中國市場對含氟制冷劑的需求量猛增,讓制冷劑生産企業措手不及”某企業的制冷劑産品負責人告訴CCIN記者,“雖然我們前期已經預測到中國市場對含氟制冷劑的需求會有一定增長,也做了一些準備,但是沒有想到增長幅度會這麼大用于生産混合制冷劑的原料一下就緊張起來,我們隻能迅速組織原材料采購,并從海外進口原料即使到了本應是制冷劑采購淡季,但市場需求仍然沒有減少的迹象,其供應從2010年至今一直都處于緊張狀态” 國内含氟制冷劑市場為何變得供不應求?中化集團太倉公司市場部分析師龔文俊等業内人士認為,國内制冷劑價格一路走高,主要原因是市場供不應求造成的“從全球看,2011年二氟一氯甲烷存在4萬噸的供應缺口,四氟乙烷也存在1.3萬噸的供應缺口” 龔文俊表示,這種供求關系的出現是由于《蒙特利爾議定書》的實施,海外産能下降導緻的由于二氟一氯甲烷破壞臭氧層,其産能将逐步被淘汰,美國繼歐盟和日本之後,去年也全面淘汰,緻使發達國家的約30萬噸産能開始快速關停而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則是從2013年才開始陸續關停相關生産裝置就這樣一個時間差,為中國的含氟制冷劑騰出了一個火的空間 上海三愛富公司在現有氟制冷劑産品旺銷的同時,也在積極研發更加環保的制冷劑圖為該公司研發人員在進行各種試驗?(特約記者?汪雍誠?攝) 面臨淘汰發揮餘熱 CCIN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環保部外經辦三處處長楊禮榮他表示,發達國家不僅已基本淘汰二氟一氯甲烷,近年來已經開始淘汰四氟乙烷,中國也正在讨論含氟制冷劑的淘汰計劃,預計其在國内的允許使用年限最多隻有10年而對一個産品來說,10年時間仍是理想的投資回報期現階段應用于空調的無氟制冷劑還未大規模成熟應用前,企業應抓住這一發展的黃金時期,擴大生産能力,提高産量一方面可以緩解國内市場供不應求的矛盾,另一方面企業可在市場黃金期積累資金,加大研發投入,為發展下一代環保産品做準備 據了解,國外氟混合制冷劑在中國市場的專利将在今年底到期屆時國内仿制的生産廠點将會增加,而專利費的減少将使生産成本降低,價格下降,該産品在國内市場份額将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提高據統計,2010年含氟混合制冷劑在國内空調市場的份額已經達到25.8%,預計2011年将發展到50%以上 CCIN記者了解到,許多生産企業意識到當前機遇,紛紛擴大生産能力,有的投資新建生産裝置,有的則在提升現有裝置開工率上做文章上海三愛富公司的四氟乙烷産能持續放大,該廠在2010年擴産至2.8萬噸的基礎上,預計到2013年擴産至5.8萬噸,将成為國内最大的四氟乙烷生産企業浙江浦江百煉化工有限公司以原有的生産線為基礎,新建了一套年産1萬噸四氟乙烷的生産線,于今年3月31日正式投入生産加上原有産能,百煉化工四氟乙烷的總産能提升至年産1.5萬噸2011年4月,三美化工新建的年産1萬噸四氟乙烷的裝置試運行同時,中化近代環保化工(西安)有限公司、江蘇康泰氟化工有限公司、山東東嶽化工有限公司等企業均在提升四氟乙烷生産裝置規模,其中中化近代環保化工(西安)有限公司的年産量到今年第三季度将擴大到3萬噸規模 中國中化集團郴州氟化工項目5月13日舉行奠基儀式項目拟投資10億元,在郴州打造一個具有國際競争優勢的氟化工産業基地圖為當地政府相關領導、中國中化集團副總裁等出席奠基儀式(胡清?攝) 無氟産品已經逼近 但專家同時提醒,盡管目前含氟制冷劑産品很火,但企業一定要對此保持清醒頭腦随着世界各國保護大氣層履約的進展,将緻力解決含氟制冷劑對臭氧層破壞和溫室效應問題國際上有“逐級替代原則”,即用環境參數好些的制冷劑替代環境參數差些的制冷劑其排列次序是:全氯氟烴、氫氯氟烴、氫氟烴,替代物質中氟的含量呈逐步遞減狀态,最後發展到臭氧層消耗和溫室效應均為零的無氟制冷劑 杭州富銘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永東指出,在制冷劑更新發展過程中,中國一直跟随歐美先進企業一路追趕,當我們迎頭趕上、掌握技術時,人家又開始淘汰轉向新的方面沒有技術,就沒有話語權,隻能受制于人國際制冷劑巨頭如霍尼韋爾、杜邦一直通過積極的技術投入,不斷創新和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産品正是由于研發的大手筆投入确保了技術上的領先,使得他們不僅從各國獲得高額的專利費,同時對産品市場壽命、甚至行業發展進程始終有着良好的控制能力目前,霍尼韋爾已經研發出了混合制冷劑下一代的替代産品,等到國内一些公司掌握了含氟混合制冷劑技術的那天,很可能就是這個産品被淘汰之時所以國内企業要想擺脫被動局面,就要花大力氣進行自主創新,開發高性能的無氟制冷劑新産品 據了解,目前國内已有企業在開發新型無氟制冷劑,其中發展較快的是碳氫制冷劑碳氫制冷劑對臭氧層的破壞和溫室效應均為零,但目前其在空調上的應用還需要解決易燃問題由于具有優越的環保性能,碳氫制冷劑在歐洲市場大受青睐,歐洲是中國冰箱、空調出口的主要市場,碳氫制冷劑在歐洲走俏引起了國内冰箱、空調行業的關注中國碳氫制冷劑的生産廠商主要有山東粵安化工有限公司、南京金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濮陽中炜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等近期為了滿足市場對碳氫制冷劑的需求,各廠商都在積極擴大産能粵安化工投資1億元,用于擴大産能,擴産後該公司的年産能将從目前的1.5萬噸增加為3萬噸,濮陽中炜精細化工公司也計劃将年産能提升到4.2萬噸 據了解,雖然目前國内對四氟乙烷的淘汰政策還未出台,但市場淘汰手段也許比政策手段來得更快目前國内新的無氟環保替代産品不斷湧現,而且價格随着市場的不斷擴大在逐漸下降,市場競争力大大提高兩年前,碳氫制冷劑售價在每噸2萬元以上,四氟乙烷售價也在2萬多元,環保産品替代的市場推動力有限而現在,由于産量增加,碳氫制冷劑噸價已降到1.8萬元左右,而四氟乙烷的噸價則漲到了7萬多元,有氟制冷劑相對于無氟制冷劑在經濟上的劣勢也日益加大因此,國内制冷劑企業應未雨綢缪,隻争朝夕,在研發高性能的無氟環保制冷劑上下更大的功夫,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制冷劑與溫度和壓力關系?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按照《蒙特利爾議定書》履約規定,全球含氟制冷劑産能将逐步被淘汰,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在2010年已基本關停,我國從2013年開始也将陸續關停。不過就在眼下,國内含氟制冷劑市場卻不斷升溫,不少産品供不應求,價格一路走高。一種行将淘汰的産品,為什麼會突然火起來? 有氟産品市場火爆 CCIN記者注意到,去年以來,國内各含氟制冷劑産品的價格開始一路上漲。目前二氟一氯甲烷(R22)的價格為26000元/噸,四氟乙烷(R134a)的價格為74000元~75000元/噸。而今年初二氟一氯甲烷的價格隻有22000元/噸,四氟乙烷價格為60000元/噸。另一種在國内熱銷的含氟混合制冷劑(R410A),目前的價格更是比去年同期漲了約兩倍。在不少制冷劑生産廠門口,來購買産品的人必須先打預付款并排隊等候。 “從2010年3月開始,中國市場對含氟制冷劑的需求量猛增,讓制冷劑生産企業措手不及。”某企業的制冷劑産品負責人告訴CCIN記者,“雖然我們前期已經預測到中國市場對含氟制冷劑的需求會有一定增長,也做了一些準備,但是沒有想到增長幅度會這麼大。用于生産混合制冷劑的原料一下就緊張起來,我們隻能迅速組織原材料采購,并從海外進口原料。即使到了本應是制冷劑采購淡季,但市場需求仍然沒有減少的迹象,其供應從2010年至今一直都處于緊張狀态。” 國内含氟制冷劑市場為何變得供不應求?中化集團太倉公司市場部分析師龔文俊等業内人士認為,國内制冷劑價格一路走高,主要原因是市場供不應求造成的。“從全球看,2011年二氟一氯甲烷存在4萬噸的供應缺口,四氟乙烷也存在1.3萬噸的供應缺口。” 龔文俊表示,這種供求關系的出現是由于《蒙特利爾議定書》的實施,海外産能下降導緻的。由于二氟一氯甲烷破壞臭氧層,其産能将逐步被淘汰,美國繼歐盟和日本之後,去年也全面淘汰,緻使發達國家的約30萬噸産能開始快速關停。而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則是從2013年才開始陸續關停相關生産裝置。就這樣一個時間差,為中國的含氟制冷劑騰出了一個火的空間。 上海三愛富公司在現有氟制冷劑産品旺銷的同時,也在積極研發更加環保的制冷劑。圖為該公司研發人員在進行各種試驗。?(特約記者?汪雍誠?攝) 面臨淘汰發揮餘熱 CCIN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環保部外經辦三處處長楊禮榮。他表示,發達國家不僅已基本淘汰二氟一氯甲烷,近年來已經開始淘汰四氟乙烷,中國也正在讨論含氟制冷劑的淘汰計劃,預計其在國内的允許使用年限最多隻有10年。而對一個産品來說,10年時間仍是理想的投資回報期。現階段應用于空調的無氟制冷劑還未大規模成熟應用前,企業應抓住這一發展的黃金時期,擴大生産能力,提高産量。一方面可以緩解國内市場供不應求的矛盾,另一方面企業可在市場黃金期積累資金,加大研發投入,為發展下一代環保産品做準備。 據了解,國外氟混合制冷劑在中國市場的專利将在今年底到期。屆時國内仿制的生産廠點将會增加,而專利費的減少将使生産成本降低,價格下降,該産品在國内市場份額将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提高。據統計,2010年含氟混合制冷劑在國内空調市場的份額已經達到25.8%,預計2011年将發展到50%以上。 CCIN記者了解到,許多生産企業意識到當前機遇,紛紛擴大生産能力,有的投資新建生産裝置,有的則在提升現有裝置開工率上做文章。上海三愛富公司的四氟乙烷産能持續放大,該廠在2010年擴産至2.8萬噸的基礎上,預計到2013年擴産至5.8萬噸,将成為國内最大的四氟乙烷生産企業。浙江浦江百煉化工有限公司以原有的生産線為基礎,新建了一套年産1萬噸四氟乙烷的生産線,于今年3月31日正式投入生産。加上原有産能,百煉化工四氟乙烷的總産能提升至年産1.5萬噸。2011年4月,三美化工新建的年産1萬噸四氟乙烷的裝置試運行。同時,中化近代環保化工(西安)有限公司、江蘇康泰氟化工有限公司、山東東嶽化工有限公司等企業均在提升四氟乙烷生産裝置規模,其中中化近代環保化工(西安)有限公司的年産量到今年第三季度将擴大到3萬噸規模。 中國中化集團郴州氟化工項目5月13日舉行奠基儀式。項目拟投資10億元,在郴州打造一個具有國際競争優勢的氟化工産業基地。圖為當地政府相關領導、中國中化集團副總裁等出席奠基儀式。(胡清?攝) 無氟産品已經逼近 但專家同時提醒,盡管目前含氟制冷劑産品很火,但企業一定要對此保持清醒頭腦。随着世界各國保護大氣層履約的進展,将緻力解決含氟制冷劑對臭氧層破壞和溫室效應問題。國際上有“逐級替代原則”,即用環境參數好些的制冷劑替代環境參數差些的制冷劑。其排列次序是:全氯氟烴、氫氯氟烴、氫氟烴,替代物質中氟的含量呈逐步遞減狀态,最後發展到臭氧層消耗和溫室效應均為零的無氟制冷劑。 杭州富銘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永東指出,在制冷劑更新發展過程中,中國一直跟随歐美先進企業一路追趕,當我們迎頭趕上、掌握技術時,人家又開始淘汰轉向新的方面。沒有技術,就沒有話語權,隻能受制于人。國際制冷劑巨頭如霍尼韋爾、杜邦一直通過積極的技術投入,不斷創新和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産品。正是由于研發的大手筆投入确保了技術上的領先,使得他們不僅從各國獲得高額的專利費,同時對産品市場壽命、甚至行業發展進程始終有着良好的控制能力。目前,霍尼韋爾已經研發出了混合制冷劑下一代的替代産品,等到國内一些公司掌握了含氟混合制冷劑技術的那天,很可能就是這個産品被淘汰之時。所以國内企業要想擺脫被動局面,就要花大力氣進行自主創新,開發高性能的無氟制冷劑新産品。 據了解,目前國内已有企業在開發新型無氟制冷劑,其中發展較快的是碳氫制冷劑。碳氫制冷劑對臭氧層的破壞和溫室效應均為零,但目前其在空調上的應用還需要解決易燃問題。由于具有優越的環保性能,碳氫制冷劑在歐洲市場大受青睐,歐洲是中國冰箱、空調出口的主要市場,碳氫制冷劑在歐洲走俏引起了國内冰箱、空調行業的關注。中國碳氫制冷劑的生産廠商主要有山東粵安化工有限公司、南京金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濮陽中炜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等。近期為了滿足市場對碳氫制冷劑的需求,各廠商都在積極擴大産能。粵安化工投資1億元,用于擴大産能,擴産後該公司的年産能将從目前的1.5萬噸增加為3萬噸,濮陽中炜精細化工公司也計劃将年産能提升到4.2萬噸。 據了解,雖然目前國内對四氟乙烷的淘汰政策還未出台,但市場淘汰手段也許比政策手段來得更快。目前國内新的無氟環保替代産品不斷湧現,而且價格随着市場的不斷擴大在逐漸下降,市場競争力大大提高。兩年前,碳氫制冷劑售價在每噸2萬元以上,四氟乙烷售價也在2萬多元,環保産品替代的市場推動力有限。而現在,由于産量增加,碳氫制冷劑噸價已降到1.8萬元左右,而四氟乙烷的噸價則漲到了7萬多元,有氟制冷劑相對于無氟制冷劑在經濟上的劣勢也日益加大。因此,國内制冷劑企業應未雨綢缪,隻争朝夕,在研發高性能的無氟環保制冷劑上下更大的功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