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戀。是指一方對另一方的以一廂情願的傾慕與熱愛為特點的畸型愛情。單戀多是一場情感誤會,是青少年“愛情錯覺”的産物。
單戀。是指一方對另一方的以一廂情願的傾慕與熱愛為特點的畸型愛情。單戀多是一場情感誤會,是青少年“愛情錯覺”的産物。
“愛情錯覺”是指因受對方言談舉止的迷惑,或自身的各種主觀體驗的影響而錯誤地主動涉入愛河,或因自以為某個異性對自己有意而産生的愛意綿綿的主觀感受。
“愛情錯覺”導緻一廂情願式的單戀,俗稱單相思。
單相思有兩種情況“單相思”,對方毫無表示,甚至對方還不認識自己,而自己執着地愛對方,追求對方,這種戀愛,是純粹的“單向”;另一種是自認為有“理由”的單相思,錯認為對方對自己有情,于是“落花無意”變成“落花有意”,這是假“雙向”,真“單向”。
青少年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單戀現象比較常見,且較多地出現在性格内向、敏感、富于幻想、自卑感強者身上。
首先是自己愛上了對方,于是也希望得到對方的愛,在這種具有彌散作用的心理支配下,就會把對方的親切和藹、熱情大方當作是愛的表示,并堅信不已,從而陷入單戀的深淵,而不能自拔。
單戀者固然會體驗到一種深刻的快樂,但更多會體驗到情感的痛苦,因為他們無法正常地向自己所鐘愛的異性傾訴柔情,更不能感受到對方愛意的溫馨。
克服單戀的痛苦重在防患于未然。首先是要能避免“戀愛錯覺”,學會準确地觀察和分析對方表情,用心明辨;要視其反複性,某種信息的經常出現可能意義很深,而單單一兩次就不足為憑了。
在青春時代,少男和少女均可能會無緣無故地迷戀上一個異性/她可能是一個同學、一位老師、一個鄰居、一個每天在公共汽車上見到的陌生人,或者是某一位名歌星、某一位運動健将。這種青春時代的單戀隻有勇氣在遠方仰慕被戀者,但不敢接近求愛;每當和被戀者面對面的時候,便不禁心跳緊張,面紅耳赤,張口結舌。這種青春時代的單戀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幾乎在每個人的身上都發生過,一次、兩次甚至多次也說不定。
可是,如果單戀發生在成年時代,對單戀者的心理常會産生比較嚴重的影響。例如,有的人因為得不到愛的回饋,失望得萬念俱灰,要遁入空門,剃發為僧、為尼,或者跑去當神父、修女,一生不娶,一生不嫁。更嚴重的後果是,單戀者因為受到被戀者的冷落和拒絕,惱羞成怒,他的愛會化為恨,産生報複之心,甚至企圖傷害對方。這種例子在世間并不罕見。
在這裡叙述兩個真實發生過的單戀故事,一個是女人的單戀,另一個是男人的單戀。跟普通一般的單戀相比,這兩個故事比較特殊化和強烈化,故此值得一述。
讓我們先看一個女人的單戀故事。
長居紐約的王女士,是以前上海的富家女。當年她的未婚夫在美國留學,兩人約好,等男的畢業回國,他們便在上海舉行隆重的結婚典禮。王女士把婚禮的一切事宜都準備好,新娘禮服也定做好了。
但是,晴天霹靂,王女士突然接到未婚夫的一封來信,宣布他已經和另外一個女子在美國結了婚,同時準備在美國留下來做事情。
王女士得到未婚夫變心的消息,痛不欲生。但她有一個小弟弟,年紀比她小12歲,是他們王家的獨生子;早逝的父親在臨終時把撫養小弟弟的責任交付給她這個長女。王女士的責任心很重,為了她的小弟弟,她沒有尋短見。
王女士除了家境富有以外,她自己又長得相貌高貴。她要再物色婚姻對象是輕而易舉的事,但她的心全部被那個變了心的未婚夫占有了,再容不下别的男人。她也是一個很自負的女人,在心理上不能接納未婚夫棄她而去的侮辱。
結果,她在心理上找到一個止痛的辦法。她把傷心的事實趕到記憶的黑暗地下室,把它深埋在那裡。她強迫自己相信,她的未婚夫并沒有變心,隻要她有耐心等候,前者終有歸來跟她結婚的一天。
她把未婚夫的放大照片放在她床邊的梳妝台上,又把結婚禮服挂在一個特别定做的玻璃櫃裡,放置在卧房裡最顯眼的地方。她每天打扮得精緻華貴,在家裡等着、等着。她會常常忽然地對人說:“xx(她的未婚夫)說不定在這一刻便會踏進大門!”
換句話說,王女士有點兒心理變态。
許多年過去了,她的小弟弟已長大成人。不久,内戰爆發。王女士帶着财富,跟她的弟弟一起移民美國,寓居紐約。在她新居的卧室裡,她的“未婚夫”的照片和那件她從來沒有穿過的結婚禮服占着同樣的重要位置。她每天仍舊打扮得精緻華貴,耐心地等着她的“未婚夫”。
王女士一直沒有結婚;她也不準許她的弟弟結婚,曾多次破壞後者和女朋友的戀愛。她的弟弟生性懦弱,每次都向姐姐投降,結果完全活在他姐姐的控制之下。就這樣,姐弟同居一屋,靠他們的投資生活,過着舒适的日子。在他們的屋子裡,時間仿佛是停止了,一切無聲無息,惟一打破屋子裡的寂靜氣氛的是姐弟兩人不時的口角聲。
王女士活到92歲,壽終正寝。單戀一生的她仍然是一個處女。辦後事的人按照王女士生前的囑咐,替她穿上那件幾十年前做的結婚禮服,把那張褪了色的“未婚夫”照片放在她的兩手之下,陪她入土。她的葬禮就等于是她等待了一生的婚禮。
單戀者的心理狀态是各不相同的。羞怯型的單戀者,往往把所愛的人看得很高,把自己貶得很低。他們把理想的光環加在對方的頭上,并被心造的光環罩住了雙眼,愈發覺得對方高不可攀,自己卑微低賤。他們唯恐吐露心曲以後,遭到拒絕,或受到奚落,連愛的希望也失卻了,因而甯願把熾熱的愛情埋在心底。
無論是羞怯型、執拗型還是幻想型的單戀者,他們共同的特點是感情真摯、強烈、纏綿,揮之不去,斬之不斷,即使滿腔熱情得不到一絲一毫的回報,仍不改初衷。他們的另一個心理特點是,不肯或不敢正視現實。事情已經再明白不過了,根本沒有相戀的可能,或者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卻仍懷抱希望,不肯罷手。
單戀者中,男性、女性都有,而以青春期的女性為多。處在這個時期的女性,他們的愛情以浪漫型為多,往往呈無固定目标的狀态。她們讀了小說,會愛上書中的男主人公;聽了歌星費翔的歌,又會把他當作自己的偶像。
單戀者一般性格内向。他們内心熱烈,外表冷靜,把愛情深埋在心底。他們一般不采取攻擊性的行動,隻是沉迷于虛幻的情愛之中。因此,它不象失戀者那樣受到人們的關注,危害性也不容易看清。事實上,它象一劑慢性毒藥,腐蝕着單戀者的心靈。
它使單戀者虛度了寶貴的青春。人的一生,青春隻有一次。青年時期,正是一個人學本領的大好時期。把大好的年華,耗費在不可能結出果實的愛情的幻影中,豈不可惜
它還腐蝕人們的鬥志。單戀者一般都把戀愛的對象奉若神明,把追求、獲得愛情作為自己最高的目标,最大的追求。他們心之所想,目之所視,耳之所聞,都是這個人的一颦一笑,一舉一動,反複琢磨其中是否有愛的暗示,也就無法把心思集中在學習和工作上了。列甯說過:"我很懷疑那些在戀愛問題上顯得失魂落魄的人,在革命鬥争中會表現出可靠和堅韌不拔的品質。這樣的人,即使是個極好的,很有才幹的青年,恐怕也不會有什麼出息。"他的話是很中肯的。
它還會造成心理的失調。一個生活在幻想的愛情中的人,必然是封閉型的。他性格孤僻,情緒低沉,對周圍的人和事漠不關心,處不好人際關系。他心情壓抑,内心苦悶,而又無人可排解,無處疏洩,心理處在失衡的狀态。不少單戀者出現精神障礙,不同程度地患了癔症、憂郁症或妄想症等病症。單戀是可以克服的。
羞怯型的單戀,是一種不完全型的單戀。羞怯者應鼓足勇氣,表白自己的愛情。它有兩種前途,深受感動,也深深地愛着自己,隻是也象自己一樣隐瞞着真情。這樣,捅破了窗戶紙,單相思變成了兩相思,單戀的局面就從此結束了;二是對方鐵石心腸,毫無戀念之意。無論是喜劇結束還是悲劇結束,總之,盡早弄個水落石出,對于結束痛苦的單戀,是有好處的。打破美麗的夢幻,當然會很難過,但一時的痛苦,換來永遠的解脫,重新面對生活,是值得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