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續受到高溫的炙烤,很容易因中暑而引發猝死。高溫之下,由于人體大量排汗,體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液循環受阻,很容易誘發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導緻猝死事件發生。此外,過度疲勞、心理壓力大等因素也會導緻心髒出狀況。因此,了解猝死的重要誘因,重視胸悶、胸痛、心慌氣短等“一過性”現象,才能防患于未然。
炎夏須警惕猝死誘因
深入剖析
疲勞/壓力也是傑克遜猝死誘因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潤霖介紹,醫學上認為在一小時之内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都屬于猝死。猝死案例中大部分都是心源性猝死,而其中又有75%左右跟冠心病有着密切的關系。
從邁克爾·傑克遜報道的一些情況來分析,除用藥過量等原因外,他在發病前一直忙于全球演唱會的緊張彩排,身體過度疲勞也容易誘發猝死,近年來在白領群體中經常發生的“過勞死”也是這種猝死的重要表現;同時近年來邁克爾·傑克遜一直處于負面新聞和經濟壓力的多重圍困中,因此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而這也是猝死的另一個重要誘因。可能這些原因的綜合作用導緻這位流行音樂之王的心髒突然罷工。
同時,高潤霖院士認為,平時大量飲酒、大量抽煙、生活不規律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都是猝死的重要誘因。
季節尋因
炎熱增加猝死風險
目前正是酷熱的夏季,而季節和猝死的發生有某種神秘的聯系嗎?望京醫院心内科主任霍燕明認為,夏季高溫的氣候特點本身也是猝死的重要原因:
首先,炎熱會導緻人體皮膚的表皮毛細血管擴張,這會導緻内髒的供血量減少,增加了猝死的風險。
其次,高溫會導緻人體大量出汗,如果沒有及時補充體液,可能導緻血液黏稠度增加,加大心血管疾病突發風險。
第三,夏季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但空氣的含氧量卻降低了,這種矛盾直接導緻了心髒供血出現“缺口”,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第四,夏季人的情緒更煩躁、易怒,這種心理壓力會加重心髒的負擔。因此如果酷熱季節出現胸痛、乏力、心慌氣短等症狀時,不要簡單認為是“一過性”的不适症狀,而應有意識就醫,讓專業醫生幫助判斷。
高危人群
冠心病群體———猝死同冠心病有着非常高的相關性,因此患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都是猝死的高危人群,比如已經過世的著名相聲大師馬季等。這個群體在控制病情的基礎上,一定要注意生活細節,決不能因為病情得到了控制而疏忽大意,任何不謹慎甚至是上廁所都有可能成為猝死發作的誘因。
亞健康群體———在猝死的案例中,有很多人是沒有任何症狀的,甚至也沒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素,而猝死成為冠心病發作的第一表現。這種情況直接指向了都市亞健康一族。這個群體平均年齡不大,因此并不是很重視自身的健康問題。而且他們長期處于緊張工作和巨大的心理壓力下,身心俱疲,在運動、興奮的誘因之下成為猝死的高危群體。而邁克爾·傑克遜的此次發病明顯也和長期亞健康狀态有關。
$SplitPage$
發難時刻
運動場中 運動強度量力而行
我們常常會惋惜于賽場上運動員的突然倒下———比如馬拉松跑道上的飛人和足球場上的隊員。他們的生命在持續的大運動量中戛然而止,超負荷運動量讓他們的心髒無力承受。因此運動時,尤其是在夏天運動,一定要選擇與自身體力适應的項目,尤其是平時一直缺乏運動的人或老年人,運動過程中要注意補水,如果出現胸悶胸痛、心慌氣短等不适狀況,一定要逐漸降低運動強度,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
性愛床上
高溫夏日别疲勞上陣
過度興奮是猝死的一個重要誘因。而這在性愛猝死中得到了最直接的表現。性愛帶來的強烈的性興奮會導緻心髒超負荷,而本來就有心髒基礎疾病的人則會因為嚴重的心跳過速、血壓急劇上升而導緻心髒驟停。
因此在高溫天過性生活時,一定要注意盡量不要在身體疲勞的情況下以及大量飲酒後,進行性愛活動,同時性愛後大汗淋漓的狀态下,也不要急于沖涼,避免“樂極生悲”。
■ 醫療預防
學會使用體外自動除顫器
據中國紅十字總會培訓部副部長曹乃文介紹,很多猝死都是由于“室顫”引起的,而進行除顫就是猝死急救的最有效手段。但目前我國公共場所安裝的體外自動除顫器還非常少,更嚴重的是學習過使用除顫器的人少之又少,這嚴重影響了對猝死者的有效急救。因此必須加強對公共服務人員使用自動除顫器的培訓,比如公共服務人員、學生、消防人員、警察等。其實體外除顫器的使用非常簡單,打開儀器,按自動語音提示進行搶救。首先解開患者胸前衣物,按照除顫器上圖示将兩個電極片正确貼在患者身體上。然後打開除顫器開關,機器會自動識别患者是否為室顫,如果是,按照機器的語音提示進行自動放電治療即可。
高危人群可選擇體内除顫器
據高潤霖院士介紹,猝死的極高危人群———如心梗心衰患者、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嚴重心律失常的患者來說,猝死的發生率比普通人的發病率高很多。而這時候除顫就是拯救他們生命的惟一有效辦法。但猝死的發生很多并不在醫院内,我國公共場所安裝除顫儀的地方又非常有限,這導緻很多高危人群失去了急救的機會。
對此,高潤霖院士認為,極高危群體可以選擇在體内安裝植入式心律轉複除顫器(ICD),這就如同随身攜帶了一個“急救室”,它是目前預防猝死的最有效方法,它可以在十秒鐘之内自動識别室顫和電擊除顫。但是目前這一設備的費用較為昂貴,醫保覆蓋也非常有限,因此經濟條件允許的患者可以自主選擇。
■ 生活預防
别忽冷忽熱,減輕心理壓力
1 注意心血管疾病的“魔鬼時間”。據高潤霖院士介紹,從淩晨到上午10點這一段時間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段,被醫學界稱為“魔鬼時間”。因為人在睡眠中心率比較慢、血壓較低,而在醒來時血壓上升,心律加快,而且體内水分流失了一夜,血液黏稠度增加,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發生幾率。因此建議年輕人一定要注意不能常熬夜,而老年人則要學會“賴床”,醒後盡量在床上躺一會兒再起床;同時盡量不要在早晨鍛煉。
2 室内外溫差别太大。望京醫院心内科主任霍燕明提醒說,炎炎夏日絕對不能貪涼,室内溫度一定要合适,尤其是老年人最好不要吃冰凍食品,要避免血管突然收縮導緻心源性猝死。
3 選擇清淡飲食。一方面可保持合理體重,因為體重也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相關因素;另一方面增加粗纖維和水果蔬菜的攝入量,以保持大便通暢,因為對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便秘也是猝死的一個重要誘因。
4 戒煙限酒。高潤霖認為,大量飲酒和大量抽煙都是猝死的重要誘因,因此對于沒有任何基礎疾病的人來說,戒煙限酒是最好的預防手段。
5 保持良好的心态。持續過大的心理壓力是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重要誘因,尤其是對于毫無症狀的猝死者來說,往往伴随很大的心理壓力。因此應該盡量讓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通過聚會、出遊等活動進行自我調節和放松。
6 清楚掌握家庭周邊的醫療機構分布情況,以便及時獲得急救支援。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外出時應随身攜帶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也應随身攜帶寫有家庭住址、家庭成員聯系電話、病史的急救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