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會出現崴腳現象,直接嚴重的影響到他們的生活,而且還會造成腳腫,所以平時大家需要注意調理,有效的進行消腫,避免造成疼痛身體發熱,活動受到限制,帶來更多影響,老年人出現崴腳應該怎麼進行消腫。
老人腳崴了怎麼消腫呢?
1、睡覺或休息時把腳放在高處以減少腫脹,可以把患肢擡高離床面或桌面高30公分,可以促進遠端的血液循環,減少局部的腫脹和疼痛。
2、用冰箱裡的碎冰塊進行局部治療,扭傷後24小時内,要用自來水或冰塊敷在患處。
3、用軟包裝袋的口服飲料,放到冰箱的冷凍層10-20分鐘之後,就放到患處,這個可以随肢體形狀,具有可塑性适合肢體的體外形狀,每半個小時更換一次比較方便。
4、用長繃帶把踝關節固定住,盡量減少傷處活動次數,以加快愈合速度。
5、傷後24小時内切忌按摩,應反複冷敷3~5次,每隔2小時1次為佳。這是由于扭傷後24小時内局部毛細血管尚處于破裂狀态,冷敷會促進血管收縮。
6、可以使用一些噴霧劑幫助止血止痛。
7、受傷24小時内冷敷減少出血,24小時後熱敷促進淤血吸收。所以,熱敷、按摩或者針灸等治療要适當延後。8、扭傷初期,不需内服藥,不宜外敷活血的藥物,以免血流更多,腫脹更大,必要時用點好得快噴灑傷處,會感到舒服點。
9、24小時後,内服些雲南白藥、跌打丸、活血止痛散,再外敷五虎丹,消腫後就不必内服和外敷藥物了。
10、如扭傷傷到骨頭,醫生給打上石膏後,一定要注意:
剛上石膏約10、20分鐘内,不能随便移動患足。因為此時石膏還未發硬,易變形。上好石膏的最初24小時内,應注意石膏的松緊。足部上石膏後,一般不宜着地行走。
平時大家需要注意一些消腫方式。一定要注意多休息,可以進行冷敷,但是,24小時後進行熱敷,避免造成血液不暢通,造成水腫嚴重,并且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注意把關節護理好,有助于加速愈合,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健,以免造成崴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