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這些性教育謬誤不能有 青春期性教育的錯誤認識要當心

這些性教育謬誤不能有 青春期性教育的錯誤認識要當心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9-03 13:49:24

  “中國性”是我造出來的一個新詞,指的是我國文化背景中孕育出來的不科學的性知識、不平等的性權利、負面的性觀念和性态度等等,總之是貶義的,好的性人文遺産不包括在内!沒嚴格定義,僅屬于簡化語言表達而已。

  因為昨天一個案例中這個問題又凸顯出來,一位高知男士這樣說道:打雷下雨不能行房,遠足不能行房,心煩氣躁不能行房;女人自慰傷身體,因為沒有陽氣的補充;男人自慰會讓性能力下降,因為無謂的失去了精液即人體的精華。于是引起我這番感慨,需要寫個博文讨論一下了。

  國人對自慰的普遍看法與西方有很大不同,西方宗教背景下認為自慰是罪惡;國人則罪惡感相對少,更多的是從性保健的思路認為自慰傷身體。例如:一滴精十滴血;精液為精、氣、神重要載體;以性養生、采陰補陽、男女雙修;愛液和精液是極陰的東西,必須同時互補,否則流失了會陰陽失衡;這些觀念導緻——自慰是反健康的!這個觀念到現在還是根深蒂固的。

  正因為這種迂腐的觀念,束縛着人們探索自己的身體,壓抑性沖動。因為健康是第一位的,“中國性”雖然出發點是認識到了性與健康的重要關系了,但是結論是錯的,即非異性之間的陰道插入的性行為就是反健康的;性的形式、内涵都被健康這個大概念壓制住了。實際上,性和諧才是有利于健康的,不是為了健康要限制性。本末倒置的“中國性”必須糾正。針對中醫裡面的某些誤區從知識層面的教育宣傳是切入點,否則國人會繼續堅持不科學的醫學觀點看待性,這樣的話,很難有觀念上面的改觀。因為健康是人們普遍認為最重要的東西了,一切不健康的行為都是需要改正或禁止的,所以我們要把“中國性”的反健康理論摒棄,倡導性健康是大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性壓抑是危險大健康的重要因素。

  哪些是青春期性教育的錯誤認識

  錯誤認識一:學校教育已經夠了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位權威人士曾發言:他和北京一些大學生交談時發現,很多人在性問題上還很無知。據杜蕾斯2004年全球性狀況報告顯示,我國青少年首次接受性教育的平均年齡是13.7歲,在被調查的41個國家中排倒數第七。

  錯誤認識二:青春期性教育就是為了避孕

  對少年的青春期性教育不能隻局限于避免婚前性行為上,要擴大到預防艾滋病及其他性傳播疾病的範圍。我國艾滋病和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病例與日居多,主要就是青少年的性教育很失敗,在種現象在一些性教育開展好的國家,就明顯的降低。

  錯誤認識三:青春期性教育越早,孩子就越危險

  因為擔心孩子做出兩性之事,很多家長不敢和孩子說。聯合國人口基金會駐華代表處代表希瑞·泰麗雅女士說:“并不是閉口不談性,青少年就不會發生性行為。中國和很多國家的實際情況是,未婚先孕的少女在增多,她們不是對性了解得太多,而是太少。”

  所以,家長和學校應該避免青春期性教育的錯誤認識,正确的對待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的問題。隻有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做好了,其實才是真正的對孩子行為的一種正确引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