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螺旋體經淋巴系統播,繼之進入血渡循環,并附着于皮膚粘膜的微細小血管上,因其毒素作用,引起皮膚粘膜發疹,即二期梅毒疹。主要表現為分批出現新生和陳舊性皮疹,呈泛發和對稱性分布。
皮疹有多種形态,可有斑狀梅毒疹,丘疹性梅毒疹、膿疱性梅毒疹、掌跖梅毒疹及特殊型梅毒疹,後者如扁平濕疹、梅毒白魔、色素性梅毒疹、銀屑病梅毒疹、梅毒性甲病及梅毒性脫發。
約10%二期梅毒病人發生。梅毒性脫發發生可能由于梅毒螺旋體侵犯頭部毛發區的微血管,使血管壁發生病變而堵塞,緻供血不良,毛囊發生暫時性障礙,影響頭發的發育而出現如豆大或甲蓋大小的不規則脫發區。脫發區邊界不清楚,如同鼠噬或蟲蝕狀,好發于後頭部、枕部和側頭部。發生在頭部的脫發區域面積較大,頭發長短參差不齊。常見于颞部、頂部和枕部、眉毛、睫毛、胡須和陰毛亦有脫落現象。
梅毒性脫發并不是永久性或瘢痕性秃發,它可以再生,如及時進行抗梅毒治療,頭發可在6~8周内再生,甚至不治療也可再生。梅毒的脫發也見于早期先天梅毒,患者大多是早産兒,脫發現象在出生時就可見到,脫發面積比較廣泛,但數目并不多,在脫發處可見到浸潤性紅斑。緻成脫發的原因與浸潤的皮損及梅毒性血管炎有密切關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