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莖是很常見的生理現象,很多年輕夫婦看到嬰兒包莖,會擔心受怕,認為孩子包莖是異常的發育現象,其實,不是這樣的。專家表示,嬰兒剛出生後都有包莖現象,随着年齡的增長,包莖會逐步消失。
包莖是因為小兒包皮口狹小,緊緊地包住陰莖頭,以緻不能将包皮向後翻,使陰莖頭顯露在外。生理性或先天性的包莖有時非常嚴重,隻看到包皮口,看不到尿道口,包皮根本不能向後翻,以緻陰莖頭一直龜縮在内,另外有一種稱為後天性包莖,是因為包皮或陰莖頭的炎症、損傷引起包皮口疤痕形成,将陰莖頭包住,這兩種包莖非進行手術不可。
小兒包莖是十分常見的,随着孩子的漸漸長大,包皮口會漸漸擴張,包皮粘連會逐漸分離,陰莖頭會慢慢顯露出來。一般情況下,男孩到了3至5歲,有75%左右陰莖頭能顯露出來,但此時有很多兒童即便露出龜頭還會存在包皮部分粘連的情況。生理性包莖,可将包皮反複試行上翻,以此擴大包皮口。手法要輕柔,循序漸進,不要過分急于将包皮完全上翻。當陰莖頭露出後,清潔包皮垢,塗上抗菌素藥膏使其潤滑,然後将包皮翻下來複原,避免造成包皮嵌頓。家長可以經常幫助他們輕輕地翻轉包皮,清除包皮垢。每天用溫水清洗包皮口,達到預防感染的目的。
兒童期的小兒包莖是正常的,小兒包莖嬰兒有包莖或兒童有包皮過長,如無并發症,不應施行包皮環切術。由于3歲以下小兒的包莖多随年齡的增長而自行消失;另一部分兒童隻要反複将包皮向上退縮,小兒包莖擴大包皮囊口,就會露出陰莖頭,也不必手術切除。除非必要、或至少無害時才應實施這一手術。
小兒包莖不必做手術,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大人不必為之擔心。作為家長,平時隻要注意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尤其是觀察排尿情況即可。一般,孩子在12歲之前有包皮包莖現象,才需要做手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