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的存在
可以說是拯救當代社恐的天使
一旦碰上“拔牙”“牙痛”“發炎”這些話題
兩個原本安靜如雞的社恐
立馬搖身一變
成為了滔滔不絕交流治牙經驗的社牛
9月20日
是第34個“全國愛牙日”
我們也一起打開話匣子
和大家聊聊智齒是到底是如何成為
人見人恨的“小碧齒”的
智齒每個人都會長嗎?
智齒,一般在16-30歲的時候才偷偷從牙槽最後萌生出來,這個年齡段是心智成熟的階段,智齒也就因而得名。
一般最多可長4顆,分别在上下兩排牙齒的左右最裡面那一顆。具體發育幾顆因人而異,有些人4顆都長齊了。
也有些幸運兒,可能終其一生一顆都長不出來。
如果你對着鏡子張開嘴,從一側門牙的牙縫開始往後數,能發現第8顆牙齒的存在,那麼恭喜你,那你是長智齒的大多數。
當然,看不到第8顆牙齒也不代表沒有,也許它迷失了方向,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作亂,因為它可以長得要多放飛自我,就有多放飛自我。
另外,雖然名叫智齒,但他跟聰明搭不上邊,不光和聰明沒啥關系,它的存在甚至有點蠢蠢的,經常因為找不到自己正确的位置,分分鐘可能化身為折磨人的“小碧齒”——
智齒對口腔能有啥影響?
人家是牙齒,它也是牙齒,怎麼待遇就天壤之别呢?
智齒之所以總是站在風口浪尖,跟人類進化過程有關。随着現代食物越來越精細化,牙齒咀嚼能力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小,強韌的額骨不再那麼被需要。
在這種情況下,人體的下颌骨發育得越來越小,空間變小,排在最後的智齒自然沒有它的容身之處。
但沒有容身之處,它就不長了嗎?不!不同的智齒有不同的脾氣——
1.躺平類
默默退隐,牙床上再見不到它的痕迹(即:牙胚都沒長出來,自然生不出智齒);
2.正直類
一身正氣,嚴以律己,不僅履行着咀嚼食物的義務,也絕對不給别的牙齒造成困擾和傷害;
3.卷王類
憑啥它能待,我就得被淘汰?不公平!我不好受你們也别想高枕無憂!我卷死你們~
看到沒?這些都是走了歪路的“叛逆少年”,而它們四周都危機四伏——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醫生可以從牙齒這些縫隙裡面揪出什麼:一個月前的牛肉絲、金針菇、辣椒片、爛菜葉……不僅容易藏污納垢、還有很多清潔死角!
輕則齲齒、冠周炎等口腔疾病會找上你。重則感染、腫脹引起呼吸困難甚至能要你命。
本來就沒有地兒了,智齒偏要長,還胡亂竄,最慘的是智齒的“鄰居”,真是太難了,輕則牙齒表面生成菌斑,重則整個牙為智齒“陪葬”。智齒甚至能把整副牙都擠得歪歪扭扭。
智齒到底要不要拔?
關于智齒,1000個人可能就有1000個誤區。
大部分人的真實寫照都是:智齒不痛就可以不拔!
或者,痛起來這會信誓旦旦要拔,過會兒不痛了就低頭認慫!
或者,壓根兒都不知道自己有智齒!
不走歪路,安分守己的智齒當然不用太過關注,不過這樣老實的智齒還是少數。
大部分會發展成“不良少年”——
隻要滿足其中一個,都要拔!拔!拔!
當然,很多時候僅憑肉眼是無法判斷自己的智齒生長狀态的,所以一定要去看牙醫,一拍片,那些背地裡使壞的智齒就會暴露無遺。
關于智齒,你可能還有這些問題
No.1
拔智齒能不能瘦臉?
拔的是智齒,和臉能有啥關系?想減肥偷懶也不至于對自己這麼狠。
我們的臉大小是由面部骨骼決定的,智齒冒出來的時候,臉部骨骼基本也定型了。
所以即便拔了也不會瘦臉。
No.2
智齒什麼時候拔最好?
隻要發現問題了,越早越好。
因為不規矩的小碧齒,總有一天會鬧起來,到那時候還要多遭一波罪,豈不是血虧。
No.3
拔智齒到底痛不痛?
痛!看起來都很痛,不過好消息是——
除了少數像這種特别頑固的骨粘連智齒,現在基本上很多都是微創拔牙。
牙椅一躺,麻藥一打,你甚至壓根都不知道拔了牙。
與其擔心拔智齒痛不痛,還不如關心下比拔智齒更痛的一件事。
錢包會痛到受不了……
No.4
拔智齒有沒有風險?
無論什麼手術都有風險,拔智齒本身還是比較安全的。
和不拔智齒相比,拔智齒的風險可小多了。
(▽本期特邀指導作者▽)
王盼盼
北大深圳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