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悠米。
不知道各位老鐵,有沒有聽過類似下面這樣的話。
斜方肌不需要練,練背的時候就能帶到了。
斜方肌不能練得太多,不然脖子會粗。
我就是斜方肌練多了,導緻現在肩痛。
一瞬間,斜方肌好像就成為了一個負擔。
那麼對于健身訓練者而言,到底要不要練斜方肌呢?
今天就“斜方肌”來具體探讨一下,一起來看看吧。
1. 先來了解斜方肌①斜方肌結構
斜方肌位于身體後側,屬于背部肌群的一部分。
根據肌纖維走向,分為:上部、中部和下部。
斜方肌圖示
最頂端從頸部向着肩部兩側方向,延伸至鎖骨位置,此為斜方肌上部。
繼續向下延伸至肩峰和肩胛岡上部位置,此為斜方肌中部。
剩下的部位,一直延伸至最末端的胸椎棘突位置,此為斜方肌下部。
三個部位合成了斜方三角形,因此它被稱為斜方肌。
②斜方肌作用
斜方肌的活動
因為在頸部下方的斜方肌,附着在肩胛骨中間,所以斜方肌主要參與肩胛骨的活動。
斜方肌上部,主要負責肩胛骨上提。斜方肌中下部,主要負責肩胛骨後縮、下沉和上回旋。
三個部位共同協助肩胛骨的收縮,可以起到穩定脊椎的作用,防止弓背現象。
2. 不練斜方肌的結果①圓肩弓背
注意左右對比:斜方肌太弱,就會直接影響個人體态
對于訓練者而言,如果長時間隻練胸肌,斜方肌中下部練得太少。
這樣的結果就是:胸肌力量過于強大,背部肌肉沒辦法與此對抗。導緻肩部前移過多,上背部頸椎背部還被強行向前牽引,圓肩現象非常明顯。
②影響背闊肌發力
杠鈴劃船時的直背和弓背對比
在訓練背杠鈴劃船、引體向上、高位下拉等動作時,首先就需要下沉肩胛,這樣才能穩定整個背部。
如果斜方肌太弱,在訓練中就會出現弓背現象,很難穩定背部,直接影響背闊肌訓練效果。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結論:斜方肌屬于背部面積較大的一塊肌肉,肯定需要訓練。
3. 針對斜方肌的訓練①斜方肌上部——啞鈴聳肩
啞鈴聳肩
雙手握住一副啞鈴站立,兩側手臂伸直,啞鈴自然下放于身體兩側。
擡頭挺胸,腰背挺直,開始向上聳肩。
直到最頂部位置停止,然後再下放回位重複動作。
注意:背部需要挺直,不能出現弓背現象。啞鈴重量不能太大,不然會影響動作幅度。需要利用肩胛骨帶動肩部向上聳起。
②斜方肌中下部——上斜啞鈴劃船 俯身啞鈴外旋飛鳥
因為斜方肌中下部基本是協同發力的,所以需要同時操作。
A. 上斜啞鈴劃船
上斜啞鈴劃船
将啞鈴凳調節至上斜角度,雙手持啞鈴俯卧躺下,雙腳支撐于地面。
收腹挺胸,腰背挺直,開始向上提起啞鈴。
直到背部收緊時停止,然後再下放啞鈴回位重複動作。
注意:啞鈴凳調節至30度即可,不要太高。雙手持啞鈴的方式為:内八姿勢。
頂部位置做到:兩側肩胛骨向内收緊即可。
B. 俯身啞鈴外旋飛鳥
俯身啞鈴外旋飛鳥
雙手持啞鈴自然站立,俯身向下,腰背挺直。
開始将啞鈴向着身體兩側舉起,直到上臂和肩部平齊時停止,然後再下放回位重複動作。
注意:俯身位置需要低一些,基本和地面平行。在向上舉高啞鈴時,肩部需要向外旋轉,同時在頂部位置向内夾背,收縮兩側肩胛骨。這樣就可以很好的練到斜方肌中下部。
③整個斜方肌——俯卧杠鈴劃船
俯卧杠鈴劃船
将啞鈴凳一側墊高,并将杠鈴放于啞鈴凳下方。
俯卧趴在啞鈴凳上,雙手握住杠鈴。
收腹挺胸,開始向上提起杠鈴。
直到杠鈴接觸到凳子下方時停止,然後再将杠鈴放回地面重複動作。
注意:将啞鈴凳一側擡高,目的是為了增加杠鈴的運動距離,以此來增加頂峰收縮的感覺。
每一次都需要從地面開始,然後再向上提起杠鈴,在頂部整個斜方肌都有明顯受力。
4. 參考計劃
啞鈴聳肩:5組*15次
上斜啞鈴劃船:4組*12次
俯身啞鈴外旋飛鳥:3組*12次
俯卧杠鈴劃船:5組*8次
具體操作,根據自身能力做上下調整。
斜方肌屬于背部肌群的一部分,由上部、中部和下部三個部分組成。三個部位合成了斜方三角形,因此它被稱為斜方肌。
斜方肌上部,主要負責肩胛骨上提。斜方肌中下部,主要負責肩胛骨後縮、下沉和上回旋。整個斜方肌共同協助肩胛骨收縮,可以穩定脊椎,防止弓背。
如果不練斜方肌,胸肌力量過于強大,背部肌肉沒辦法與此對抗,導緻圓肩弓背。還會影響背闊肌發力,直接影響背闊肌的訓練效果。
通過啞鈴聳肩,可以練到斜方肌上部。通過上斜啞鈴劃船和俯身啞鈴外旋飛鳥,可以練到斜方肌中下部。通過俯卧杠鈴劃船,可以練到整個斜方肌。
強化訓練這4個動作,可以讓你的背部肌肉更加協調,體态也更好看一些。
我是@悠米愛健身,一個熱愛健身和美食的路人丁。
覺得還不錯的話,還請關注和點贊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