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節氣美詩四首: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古代的冬天劃分比當代人早。
農曆10月,對于現代人來講,這還處在正絢爛的秋天,萬山紅木,空氣清爽,雖然早晚之間會覺得寒冷,但稍一運動,就暖和了,若逢晴日,溫度有可能飙升到20度以上,隻怕動起來汗流浃背,當代的物質豐富,上午登山,中午穿單衣,啃個西瓜也是常事。還賞不夠的紅山綠水,萬木斑斓,如何就到了季節的冬天?
實際古人的立冬,也是形式上的,但是不可缺少,因為此日是太陽光在地球上一個标志,太陽在秋分之後,持續南移,此時到達黃經225度,作為傳統四季的劃分,此日有其科學性和規律性,作為冬天的起點。
如同立秋,未必是滿山落葉,仍舊會以一片葉子之落強調秋天的開始。
立冬也是如此,廣袤的長江黃河流域,未必霜雪滿天,但仍舊尋求此日此時的一片冰作為節氣的标志。若逢寒冷的年份,這也不算難得,半夜偶有零度以下的氣溫,令水偶成薄冰,不到淩晨就消散,而更多的時候,立冬之冰或隻能尋求在山野荒陰之處。但是對于古人,立冬的确是日曆上冬天的開始。
随着太陽的南移,太陽帶給人間萬物的溫度能量會降低。整體上,大部分草木和生物進入修養,收藏狀态。滿山的紅葉黃葉雖然是視覺的斑斓絢爛,但從生長的角度,很多樹木已經停止茁生新葉,而我們看到的尚未脫落的葉子,實際是落葉歸根前最後的告别。
但是,立冬卻也是最像春天的一個時段。明媚的陽光,早晚微寒的溫度,甚至比春天更加可人,因為空氣澄澈,少了雲雨,多了清朗。
那麼在初秋時段就開始落葉的一些樹木,由于落葉草,反而在這一時期,沒有過多葉子消耗能量,積累了熱度。又因為休息了一段時間,仿佛睡眠,早晚的低溫和日間溫煦的陽光,會萌動花期,甚至會開花。所以又有十月小陽春之說。
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紅樓夢裡,就有海棠樹,在初冬了開花的景象,枯木逢春的美。但是在紅樓夢的場景中被看作不吉利。
實際這正是初冬的迷人之處。明明季節已經在冬天,卻讓人感覺春天并未走遠或又歸來。對于樂觀的人來講,這如何不是自然昭示生命的強韌和歡喜?
浙江嘉興:數九隆冬海棠飄香
“忽見桃花出小紅,因驚十月起溫風。
歲功不得歸颛顼,冬令何堪付祝融。
未有星晨能好雨,轉添雲氣漫成虹。
蝦蟆蛱蝶偏如意,旦夕蜚鳴白露叢。”明朝劉基《立冬日作》
那麼我們知道明朝的整體溫度是偏低的,現代氣象學研究明朝的整體氣溫偏寒冷,但是并不妨礙立冬時節會有暖熱的時段出現。而且劉基遇到的很可能是難得的暖冬。
他這首詩裡,發出了驚歎,這都立冬了。居然看見桃花枝頭綻放了清新的小紅桃花。這是因為這個十月偏暖,連風都是溫暖的。
溫暖到什麼地步呢?簡直亂了季節嘛,簡直是火神祝融在管理冬天。那麼極有可能這年立冬左右的溫度,持續在15甚至25度之間。因為桃花花芽萌花需要的溫度,白天是13度到22度之間,晚上8度到10度。這哪裡是冬天的感覺,這明明是最美的春秋日呀。
不但桃花開花,蛤蟆也在叫,蝴蝶也飛飛,唯一能感覺一點秋冬意思的,就是早晚的露水,否則還以為快到夏天了。
實際當代地球整體偏暖,十月看見桃花李花站在秋天的枝頭也不是稀罕事。比如我處在的小區,農曆九月還有單瓣桃花開上朵朵,藍天白雲,疏枝明花,好是動人。這個月卻是湖水邊的碧桃開花,雖然也隻是幾朵,但是無不點綴冬晴之美,讓人振奮。
雖然梅花是早春之花,冬至節氣前後,才能看到早梅發芽開花,但是有人就在立冬10月時節看見了梅花開。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凄風浩蕩散茶煙,小雨微菲濕座氈。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綿。”元朝仇遠《立冬即事二首》
但凡在古詩詞中寫即事的,就是強調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那麼他看到了什麼?看到了立冬節日這一天梅花開。
那麼梅花開花需要哪些條件呢?
梅花和桃花還不一樣,梅花要求的溫度比桃花低,就是穩定持續的溫度在5度和7度左右,持續一段時間,梅花才會打花蕾,而且要孕育很長時間的花蕾期,才會開花。
那麼仇遠聞到梅花香,證明那個地方的秋天或者晚秋,溫度持續都低溫,但是又不到零度一下。至少整個九月,溫度都微冷,而且如春天一樣多雨。所以這樣低迷但又不太冷的溫度,讓草木凋謝得較慢,所以說草木還在半青黃。而微雨,帶來了持續的濕潤。
所以在立冬這個日子,一切如微涼的春天,他居然聞到了梅花的香氣。
那麼這樹梅花并不算反季節開花,畢竟是在冬季裡,算早梅。而且立冬之後,如果溫度不是暴升,它的盛花期可能會延長到冬至之後。
但是我們知道梅花應該算早春之花。所以這樹梅花帶來的春天的感覺,是讓人歡喜而又憂愁的,到底這之後,是冷還是暖呢?
至少詩人仇遠就聽到這樣的消息,梅花這麼早,會不會今年的冬天會來得早,會很冷呀!他倒是現實派,管它的,反正我現在還沒穿棉襖!
不過我也拿不定他的這個冬天會怎樣。
但是十月小陽春,梅花先綻放,已經是現實的溫暖如春了,怎麼叫人不歡喜?
梅花
十月立冬鐵定還能欣賞到梅花的,還有一人,那就是皇帝,禦花園的大老闆。
“朔風拂門牖,梅蕊報門闌。
頒曆小春候,同雲十日寒。”清朝康熙《立冬微雨雪偶成》
北方的冬天會相對早,如果遇到極端天氣,北京有小雨雪也是有的。康熙皇帝正看着風吹窗戶,就有人端着花報喜,如春風拂馬屁。不是十月小陽春嗎,奴才道喜,梅花盆景開了。
之所以選擇這樣一首詩,是因為梅花的人工培植和觀賞在明清到達鼎盛,隻要不是曬死人的夏天,人工控制的梅花,想要它什麼時間開都成。而且還可以扭曲成任何造型。
雖然龔自珍在《病梅館記》裡鞭笞這種刻意違背梅花天然習性的做法,但也不得不承認,當時梅花的人工培植是到達了高度和深度的。
讓人們能夠提早看到梅花,借梅花之美,來緩解冬天視覺的寂寞和心情的壓抑。
比如送給康熙的十月梅花,一方面有馬屁之嫌,另一方面你也不能不服人的創造力和才智。
實際立冬時節,大部分地區還在濃烈的秋意裡。比如正當季的菊花,晚秋和初冬正是它們絢爛的季節。
北京:傲骨幽香,頤和園裡賞梅花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宋朝錢時《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何止菊花不負秋,菊花是連冬天都不肯辜負。這種草本,一直要挺立到真正大雪來臨。而且其花雖萎不飄蕩,其根雖枯卻不死,堅強等待來年春風。
所以立冬仍舊是欣賞菊花的好季節。甚至春節左右,仍舊會有盆菊慶年,寓意長久長壽。
立冬實際是秋冬緩慢開始交接。或者極北地區開始飄雪有冰,但大部分地區還是在最為深濃的如秋春意裡。
且珍惜這段如春的時光,去發現戶外那些新奇的打動你的美麗吧!
Close-Up Of Yellow Flowers Blooming Outdoors
初衣勝雪的古典詩詞中的愛和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