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方湟《讀詩詞歌賦》綜合整理
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我們最敬愛的人,今編輯綜合整理出曆代關于贊頌母親的10首經典詩詞佳作,以飨讀者。
《詩經·邶風·凱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作品賞析:現代學者一般認為這是兒子歌頌母親并深感自責的詩。全詩四章,每章四句。各章前二句,凱風、棘樹、寒泉、黃鳥等興象構成有聲有色的夏日景色圖;後二句反覆疊唱的是孝子對母親的深情。設喻貼切,用字工穩。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作品賞析:這是首采用白描的手法,通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并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此詩情感真摯自然,千百年來廣為傳誦。
《慈烏夜啼》
【唐】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殁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複慈烏,鳥中之曾參。
作品賞析:慈烏,較小的一種烏鴉,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稱慈烏。該詞以鳥喻人借慈烏鳥表達自己的愧恨和哀傷。
《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骠騎大将軍,去年破虜新策勳。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作品賞析:這首詩是寫将軍遺棄妻子,迫使母子别離時妻子說的話:我們母子生離死别,連林中鳥兒都不如;那些鳥兒母親不失兒女,丈夫陪伴妻子,過着恩恩愛愛、白頭到老的生活。凄婉哀怨,聲淚俱下,比喻真切,意境獨到。
《燕詩示劉叟》
【唐】白居易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随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作品賞析:這首寓言詩是借雙燕的遭遇諷勸那些不顧父母痛苦而獨自遠走高飛的人們。它還強調:想要子女對自己盡孝,自己就應先帶頭對父母盡孝;同樣,教育人者首先要教育自己。詩人寫雙燕的築巢、孵卵、哺雛、教飛等過程,既生動又簡潔,筆端富有感情。
《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作品賞析:《十五》這首詩描述母愛,這種題材與類型的作品在王安石詩中獨樹一幟。
《墨萱圖》
【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作品賞析: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風吹着萱草,搖擺着是為了誰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親倚着門盼望着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擡頭看着一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思母》
【元】與恭
霜殒蘆花淚濕衣,白頭無複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籴米歸。
作品賞析:《思母》,出自一首名為《靈隐寺志》的七言絕句之中,作者是宋末元初浙江餘姚九功寺名叫與恭的僧人。本詩想表達的是作者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别老母》
【清】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作品賞析:詩人運用白描手表達了詩人與母親分别時的憂愁、無奈、痛苦與感傷,把别離之情表現得貼切又沉痛。
《歲末到家》
【清】蔣士铨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歎風塵。
作品賞析:該詩是一首表現骨肉親情的詩作。詩中通過描述久别回家的遊子與母親相見時的情景,頌揚了母愛的深厚和偉大。
讀了以上10首經典詩詞佳作,你最喜歡哪一首呢?或者你有更經典的作品推薦,不妨寫下留言,與大家一起欣賞。
注:本文詞篇内容均為引用,全部來源于網絡,其他内容為作者原創,僅為個人見解,不代表任何觀點,以飨讀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