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帽不摘政策,脫貧不脫幫扶。甘泉縣美水街道辦針對有勞動能力、有發展意願的困難群衆實際,因人因戶精準施策,以“小額信貸 産業”的模式,确保群衆脫貧不返貧,增收有保障。
走進甘泉縣美水街道辦美水泉村,種植戶賀加随忙着在拱棚内平整土地。今年53歲的她,早年因丈夫生病、缺乏勞動力等原因緻貧。2018年,在村幹部的幫扶下,她依托“小額信貸”發展起了大棚産業。第一年便獲利3.5萬多元,摘掉了“窮帽子”。
甘泉縣美水街道辦美水泉村種植戶 賀加随:
我一共貸了兩次小額貸款,第一次貸的想種大棚了,發展的還可以。我又貸了一次,種大棚想擴大規模,放款速度很快。
給予賀加随資金支持的“小額信貸”是甘泉縣在2017年就開始實施金融扶貧政策,放貸條件上,嚴格執行“5321”政策,即“5萬元以下、3年以内、免擔保免抵押、基準利率放貸、扶貧資金全額貼息。”由本人提出申請,村級風控小組初審評議,再由鄉鎮(街道辦)審核彙總,鄉村振興局複核,最後由銀行審核放款。2021年,賀加随又開始發展葡萄種植産業,她再次申請5萬元的“小額信貸”資金,完善大棚基礎設施。
甘泉縣美水街道辦美水泉村種植戶 賀加随:
我前幾年種大棚也沒經驗,種了這幾年我技術還可以了。感謝政府的幫扶,小額貸款也給我幫了大忙了,我日子也過好了。
政策扶持力度大,群衆增收信心足。截至目前,甘泉縣美水街道辦累計貸款131戶涉及金額574.1萬元。小額信貸成為群衆發展産業、增收緻富的“金鑰匙”。
延安市融媒體中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