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的古詩有哪些?國學·什麼是古體詩? 古體詩也叫古風,有“歌”、“行”、“吟”三種載體,是區别于唐代以後興起的格律詩的一種古典詩體,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國學的古詩有哪些?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國學·什麼是古體詩?
古體詩也叫古風,有“歌”、“行”、“吟”三種載體,是區别于唐代以後興起的格律詩的一種古典詩體。
古體詩從形式上分,有四言古體、五言古體、六言古體、七言古體、樂府體(也叫雜言體)等。四言古體的特點是通篇以四言為主(一句四個字,在近體詩中已經不存在了),五言古體通篇以五言為主(一句五個字,最早産生于漢代),六言古體和七言古體(七古的産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見)以此類推,樂府體則每一句的字數不限。《詩經》中收集的上古詩歌以四言詩為主。兩漢、魏、晉仍有人寫四言詩,曹操的《觀滄海》、陶淵明的《停雲》都是四言詩的典型例子。
雜言詩也是古體詩所獨有的。詩句長短不齊,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三、四、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詩經》和漢樂府民歌中雜言詩較多,唐宋時代的雜言詩形式也多種多樣。
與格律詩比起來,古體詩不講究平仄,對押韻的要求也很寬松。在一首古體詩中,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随意轉韻,因此通常在一首古體詩中可能會有不同的韻腳,很少出現一個韻腳貫穿到底的情況。此外,古體詩不但每一句字數沒有的限定,就是整篇的句數也不限定。古體詩不像格律詩那樣對仗工整、句式新穎,但更講求立意。
雖然古體詩對押韻沒有限制,但還是有一些規律可循:在意思轉折處轉韻。當叙述的内容有所變化時,往往會轉為其他韻部來押韻,這樣一來便使得整篇詩的層次更加分明,語氣也得到了加強。作者在叙述中要表示令人興奮的感情時,往往會使用平聲韻;當要表達悲怨、憤怒的感情時,往往使用仄聲韻。與格律詩(格律詩除了首句入韻以外,奇數句是不能押韻的)比起來,古體詩不但偶數句可以押韻,奇數句也可以押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