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席菁華
編輯 |
據極目新聞報道,4月11日14-22時,河南省大部分地區出現了6-7級大風,部分地區出現8-11級大風。當日深夜至12日淩晨左右,河南内黃縣某30兆瓦風電場項目發生一起風機倒塔事故,塔筒折斷、機組損毀。
界面新聞自行業人士處獲悉,倒塔風機的整機供貨商為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運達股份,300772.SZ),開發商為華潤新能源(内黃)有限公司,塔筒供應商為甘肅建投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該機組單機容量3.3兆瓦,塔筒高度140米,葉輪直徑164米,去年12月并網運行。
據界面新聞獲悉,2021年下半年以來,已有多家整機商發生風機事故。有風電整機及開發商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從2020年底蔓延至今的低價争奪戰,是事故發生的誘因之一。
上述華潤新能源風電項目于2021年3月26日開标。彼時,風電行業正打響價格戰。
一位不願具名的風電開發商人士稱,運達股份風機倒塔的原因需等分析鑒定結果報告來确定。在他看來,今年風機事故并未有增長态勢,但低價中标情況需要警惕。
2021年伊始,為搶訂單,風電整機商開始通過低價擴充市場份額,價格俯沖至2250元/千瓦左右,較當年價格高點幾近腰斬。
今年以來,低價競争延續,遠景能源、山東中車、三一重能、東方電氣(600875.SH)等衆多廠家紛紛擲出低價,一季度風機價格跌破1400元/千瓦。
界面新聞自風電分析人士處獲悉,6兆瓦容量機組成本在1400-1800元/千瓦左右,機組中标價格低于1500元/千瓦基本無法盈利。
不合理的低價已經引發了行業人士的擔憂。一位風電開發商人士呼籲,整機商不應把價格作為唯一競争手段,風機價格向理性方向回歸,這才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導緻風機價格下探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是産業發展需要。風電整機商降價已成為市場趨勢,陸上風電已全面步入平價時代,技術進步帶來成本降低,機組大型化、風電集約式發展也可以攤平成本。風電行業降低成本,也可以增加其在整個能源系統中的競争力。
二是因為開發商對一次性投資下降的訴求變高。風電電價下調、開發資源費卻不降反升,開發商利潤已貼地飛行,疊加棄風限電、補貼難回籠等風險,風電開發商希望在保障質量和性能的基礎上,風機價格越低越好。
三是風電整機商競争白熱化,整機商想保住或搶占市場,不得不做“價格屠夫”。
陸上風電整機技術已趨于成熟,不存在高技術壁壘,風電整機市場已經飽和,價格幾乎成為開發商唯一的中标評判标準,進一步削弱了整機商的品牌溢價與質量增值。
去年以來,風電整機商格局生變。整機老大金風科技(002202.SZ)一度因不願低價拿單,導緻市場份額被稀釋,三一重能、運達股份、東方電氣、中車風電等二、三梯隊通過低價提升了市場份額。
運達股份的市場份額增長明顯。據彭博新能源财經,2021年運達股份以微量優勢超越明陽智能(601615.SH),成為第三大風電整機商,首度擠進第一梯隊。
根據每日風電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整機商拿單排名再次發生變化,前三名為遠景能源、運達股份、三一重能,明陽智能和金風科技掉至第四、第五。
遵循市場規律地降價,整機商優勝劣汰,是行業理性發展所需要的。若行業過度競争,擊穿底線,則将埋下質量安全隐患。
“低價應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降價不能降質量和發電量。這是底線。”有整機人士對界面新聞稱。
但當前風電整機商面臨一大困境是,不低價就沒有訂單,但低價後利潤大幅降低,隻能在拿到訂單後,再去擠壓供應商和内部成本。
為實現“雙碳”目标,“十四五”期間風電開發規劃量大增,風機更新叠代提速。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機組可靠性,保證産品在批量安裝前做到充分的安全性驗證,是行業必須關注的話題。
有整機企業人士表示,如果開發商一味追求最低價中标,壓低投資成本,質量風險将變大。這也是風電事故發生的内在根源。
上述開發商人士認為,解決的關鍵在于處理好質量、工期和造價的關系,尊重風電建設的内在規律。
風電整機商也應走出價格戰怪圈,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實現度電成本下降,以及全生命周期機組發電效率及發電量的提升,以此來彰顯産品品質與競争實力。
一台3兆瓦級别的風力發電機價達約700-800萬元。風機出現故障,對整機商和開發商都有負面影響。
對開發商而言,将造成發電量損失,增加運維成本,有損風機25年生命周期的投資收益回報;對整機商而言,有損市場品牌形象,影響後續拿單。
據界面新聞了解,行業已逐漸認識到低價競标的危害。已有風電開發商調整了中标标準,将中标重點轉向技術質量安全。
風電自媒體“風芒能源”報道,4月16日,華潤電力第二批風機采購(含塔筒)六個項目共計652兆瓦中标候選公示,其中第四和第五标段中标單位均不在低價前三之内。
風芒能源援引市場人士觀點稱,從上個月開始,華潤風機招标評标辦法有所優化,技術評标權重由此前的45%,調高至50%,價格評标權重占則由50%下調至45%。
近期,風電整機價格也開始回暖。界面新聞自上述分析人士處獲悉,目前風機投标價格集中在1500-1800元/千瓦,也出現多個超過2000元/千瓦價格的投标價。
一位電新分析師告訴界面新聞,短期内風電整機投标價格将維持在2000元/千瓦上下,跌破1400元/千瓦的概率不大。
風機價格受原材料價格以及市場競争等多重因素影響。有分析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還有更多的風電整機廠家未開始搶單。6-7月将是市場旺季,或迎來新一輪低價競争。
界面新聞就上述風機倒塔事宜聯系運達股份,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複。有投資者在互動易上詢問運達股份董秘,倒塔的風機是否為該公司産品,也未得到正面答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