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秋今已立,炎暑未消時”,進入立秋已經好幾天了,暑熱卻沒有消退的迹象,當真是“秋後一伏熱死牛”。
“秋老虎”勢頭正猛,氣溫居高不下,冰鎮西瓜、雪糕冷飲大受歡迎,做飯也是揀着清淡的做,豆腐、苦瓜、黃瓜……其實飲食太過清淡未必是好事。
飲食結構單一往往會造成營養失衡,光吃苦瓜,容易缺乏蛋白質和碳水,秋天易燥,羊肉吃多了反而容易上火,凡事“過猶而不及”,一旦走極端就容易适得其反。
初秋飲食有講究,秋氣屬金燥熱傷肺,飲食結構要合理完善,建議少吃苦瓜和羊肉,多喝3湯,為入秋打牢基礎!
冬瓜排骨湯——清熱解毒、祛濕健脾冬瓜入腎、膀胱,多吃可防止濕熱傷身;排骨富含蛋白質和骨膠原,适合老人小孩補鈣,能滋補潤心,補陽益髓。
下圖是需要用到的原料:冬瓜半個,排骨2斤左右,紅棗、枸杞,蔥段姜片。
1.鍋中燒水,涼水下入排骨,加入姜片、料酒去腥,大火燒開,水開後撇去浮沫,撈出沖洗幹淨,控幹水分備用。
2.把排骨倒入砂鍋中,放入蔥段和姜片,加入清水炖煮,清水的量最好一次加夠,避免中途加水,影響湯的口感,中火燒開。
3.炖排骨的這個時間先處理一下冬瓜:半個冬瓜先從中間切開,削去外皮,切成小片,因為冬瓜熟得快,所以等到最後再放。
砂鍋裡的排骨湯燒開後,加入少許白醋,有利于析出排骨裡面的鈣質,小火慢炖40分鐘左右。
4.40分鐘後,揀出裡面的蔥段和姜片,避免影響口感。随後下入冬瓜,再放入大棗和枸杞,加入少許食鹽、雞精調味,中火炖5分鐘左右,撒上蔥花點綴,美味即成。
所謂三鮮湯,三鮮就是香菇、白玉菇和蝦仁,菌菇類向來因其獨特的鮮香倍受青睐,作為水産小王子的蝦也以鮮美著稱,三者碰撞,鮮味自然不同尋常。
1.大蝦兩隻,從背部片開,去掉蝦線,香菇4個切成小塊,白玉菇一小把去掉根部掰散,老豆腐一小塊切成薄片,小盆裡打入兩個雞蛋,攪勻打散,香菜兩根切成段備用。
2.起鍋燒水,加入少許食鹽和植物油增色入味,水開後下入香菇,白玉菇和豆腐,開大火煮2分鐘左右,倒出控水拔涼。
3.鍋中先添入半勺食用油充分滑鍋,避免粘鍋,然後倒入雞蛋液翻炒,雞蛋炒熟後添入适量的清水。水開後下入焯過水的食材,再下入蝦仁,然後開始調味:加入食鹽、雞粉、胡椒粉各适量,煮2分鐘左右。
4.勾入少許水澱粉,再淋入少許香油,即可關火起鍋裝入湯盆中,最後再放上少許香菜和枸杞子點綴,美味即成。
山藥學名薯蓣,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言其:主傷中,補虛赢,除寒熱邪氣,久服輕身延年。山藥口感清脆爽口、水潤多汁,有獨特的草木香氣,清炒炖煮風味絕佳。
1.鐵棍山藥洗淨削皮,用刀拍成山藥泥,剁成細末,香菇切成香菇粒,胡蘿蔔半根切成碎粒,青菜葉兩片切碎備用,碗中打入兩個雞蛋,幾滴白醋去腥,攪勻打散。
2.起鍋燒油,油熱後放入香菇和胡蘿蔔,翻炒大概炒1分鐘,把香菇胡蘿蔔炒至7成熟,添入清水,放入切好的山藥泥,攪拌均勻,大火煮3分鐘,勾入适量水澱粉,使湯汁濃郁粘稠。
3.湯汁煮沸後改成小火,淋入雞蛋液,邊倒邊攪拌,使雞蛋形成蛋花,撒上青菜葉,加入少許食鹽、生抽調味提鮮,攪拌均勻即可關火起鍋。
好了,今天的美食分享就到這裡了,如果喜歡我們就點贊、關注、收藏吧!感謝您的閱讀,第一名廚祝您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第一名廚小編:琪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