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複師像是偵探,客戶可以說是偵探的業主。
康複師會根據一些線索去找出問題,
但在處理的過程中必須做排除其他因素的例行性作業。
康複界有句話:發出尖叫聲的,往往是受害者。
出現問題的“源頭”通常都不在不舒服,或者是障礙的地方。
肌肉骨骼的代償模式:
肌肉骨骼系統通常功能退化會有常見的模式,像是負責姿勢的肌肉縮短,運動的肌肉被拉長,運動模式會改變,因為肌力不足身體産生過度負荷,接下來可能就會有疼痛發生,為了避開疼痛位置會開始代償,反覆循環。
長短腳:
長短腳是很多人朗朗上口的名詞,但如果要确定是不是真的長短腳,或者是功能性代償或者姿勢性造成的長短腳,通常我們會以卷尺來測量。
會從髂前上棘量到内踝,但在測量的時候必須注意骨盆有沒有旋轉,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測量髂前上棘到肚臍的長度,以确認骨盆有沒有旋轉,如果有的話必須矯正骨盆旋轉後再測量一次。
兩腳不一樣長可以分成幾個類型:
1.結構性的(像是手術過後,受傷過等等)
2.功能性的:這可能是下肢生物力學造成,像是胫骨前肌以及腓骨肌不平衡導緻。
3.先天性的:出生就發生的,與後天産生的問題比較沒有關系。
如果排除掉結構性以及先天性的問題,可以注意幾件事情,像是代償性的問題或者骨盆的旋轉,肌肉鍊的不協調,足踝産生外翻,跟骨問題等等.. 都可以檢查。
如果往上找的話,或許還可以找出功能性的脊椎側彎,在走路的步态上也可能發現問題,像是核心或者是各個平面的活動問題,排除掉結構性以及先天性的問題之外,我們可以依據這個模式去找出他們真正影響的因素。
那麼在骨盆部份我們必須要注意的就是臀部的肌肉以及薦髂關節的穩定性,薦髂關節是一個需要穩定性的關節,要穩定這個關節需要臀大肌的作用,臀大肌的功能主要做出臀部的伸展以及外旋肌,也可以說薦髂關節的韌帶穩定性加上兩側臀大肌所産生的兩側穩定,可以讓骨盆後方達到一個力量穩定的活動以及封閉系統。
因此我們會做站立平衡測試,我們可以把手放在被測試的人的髂後上棘上,請他單腿高擡腿,由于我們的薦髂關節應該不會做出太大的位移,因此如果擡起的那隻腳,髂後上棘掉下去的話,我們就可能可以在記錄表上寫下臀中肌或許比較無力的記錄。
站立平衡測試也可以當作是冠狀面以及矢狀面的位移以及承重測試,可以注意幾件事情:
a.從一隻腳移動到另外一隻腳的時候,髂後上棘的位置。
b.移動時做了多少件事情(像是身體的移動,骨盆穩定不足等等)。
c.兩隻腳哪一隻比較穩定。
這些都是可以拿來做訓練或者是放松的依據以及标準,我們能處理的好的部份還是在功能性上面的問題,結構以及先天性的在醫師端處理過後必須與他們合作來盡力能做多少就是多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