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人民陪審員制度是人民群衆了解司法、參與司法、監督司法的直接形式,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在司法領域的具體體現。人民陪審員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在各類矛盾糾紛解決的過程中,法官運用專業知識講“法理”,他們就給當事人講“情理”,真正做到法、理、情兼顧;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他們肩負人民厚望,在國旗下莊嚴宣誓;他們雖不穿法袍,卻端坐于審判席,以自己的特長和經驗,幫法官厘清案件事實;他們行走在化解矛盾糾紛的第一線,為法官之事,行法官之責,以人民的名義,成為“不穿法袍的法官”。
今天,讓我們走近人民陪審員,聆聽一位已離開審判崗位的人民陪審員的參審故事。
謝連繁,男,右玉縣人,市級作協會員,《中國若昕文學》理事會理事、編委、編審部成員,著有長篇小說《老豬遊記》、《邊關烽火》,紀實文學《右玉精神》,已出版《謝連繁詩文集》(内蒙古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通過公開選拔,他被縣人大常委會任命為右玉縣人民法院人民陪審員。從事陪審工作以來,他認真履行陪審職責,積極參與案件審理,密切配合審判員工作,有效發揮陪審員作用,得到了法院同志們的高度認可,大家親切地稱呼他為“老謝”。
從任職的那天起,老謝同志就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人民陪審員,代表着廣大人民群衆,既要對法律負責,又要對當事人負責,為了不辜負人民群衆的期望,認真履行好人民陪審員職責,他深感自己法律知識淺薄,想要真正做好人民陪審工作,還得從頭學起。花甲之年的他,努力通讀法律基礎知識。五年來,他憑借着深厚的文學功底,時常利用閑暇時間學習、理解法律知識,查閱相關資料,摘錄法制文獻,收看法治報道,不斷提升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提高自身素質,增強陪審能力。他對知識如饑似渴的精神令人欽佩,通過學習,他逐漸熱愛上了這項工作。
五年的陪審工作,老謝同志以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責任心,忠實履行着一名人民陪審員的神聖職責。他熱愛審判事業,遵守司法禮儀,每次接到通知來法院開庭,他都要把平時舍不得穿、洗得幹淨的西裝筆挺地穿上,提前到達法院。他常說,敬業,不是一時的激動與熱情,而是對自己所選擇事業的高度認同和熱愛,同時也是社會責任感的具象化,對于個人而言,每審結一個案件都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為此,在每一個案件的審理過程中,他都秉持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五年來,老謝同志共參與審理案件123件,其中,有較大影響的刑事案件36件。參與調解或單獨調解民事案件88件。
老謝同志在具體工作中,認真服從庭審安排,合理分析案件,依據事實和法律,做到正确、及時、合法地行使陪審權。在案件合議時,能夠從紛繁的言詞、衆多的材料中抽絲剝繭,對案件作出正确的判斷,發表獨立的意見。他說,堅持人民至上,以法律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是審判工作的原則。作為人民陪審員,既要把握好工作的尺度、角度,又要杜絕陪而不審當陪襯;既要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又要在合議中尊重法官和其他陪審員的意見,以人民的角度在認定事實、适用法律等方面提出評議意見,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的積極作用,使案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最大維護,為維護法律尊嚴和社會公平正義作出應有的貢獻。
老謝同志積極探索新時期人民陪審員工作的方法和藝術。2021年6月,在參與審理王某剛、趙某、孫某、王某平等31人污染環境一案中。從庭審到結案,他不是以案說案,而是從哲學的角度,以嚴密的邏輯思維,把案件的性質、産生的副作用、引起的不良後果,以及在案件的處理上所要達到的社會效應、司法引領作為綜合要義去評判。為此,他提出了與案件關聯的環境建設、保護、提升等看法,為合議庭準确把握該案件的定罪量刑提供了很好的意見。
一名優秀的陪審員,既要有“秉公判斷,維護公平正義”的思想和作風,也要有“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的觀念和能力。隻有這樣,才能做到與法官的思維互補,真正發揮人民陪審員的作用。在一起離婚訴訟案件中,原告妻子訴稱與丈夫性格不合,無法共同生活,要求離婚。被告丈夫雖态度強硬,但言辭間更多是不舍。老謝同志在了解到該家庭夫妻間并無原則性過錯和實質矛盾,隻是夫妻雙方在細節小事上積怨太多的事實後,分别與他們多次溝通,引導雙方嘗試換位思考,并從他們年幼的女兒入手,幫助他們分析離婚後給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最終使他們放下彼此的怨氣,言歸于好,挽救了一個家庭。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如今,老謝同志雖然因任期屆滿離開了他摯愛的審判崗位,但,在他的心中,永遠回蕩着這樣一段聲音:
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我宣誓: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憲法和法律,依法參加審判活動,忠實履行審判職責,廉潔誠信,秉公判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來源:右玉縣人民法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