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試論人文社會科學科研課題申報及設計論證》
作者:孫紅、陳雄章
▌引言
課題申報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科研的基本功。申報課題,尤其是高級别級課題,能促使我們從更深的層次,更廣的範圍,更高的視野承擔更大的責任。
▌課題申報要樹立正确的申報觀
課題申報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科研的基本功。申報課題,尤其是高級别級課題,能促使我們從更深的層次,更廣的範圍,更高的視野承擔更大的責任。課題申報固然是為了獲得各類社會科學基金的資助,為科研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但從課題申報的過程中了解動态、凝練特色、創新觀點、運用新方法遠比其獲不獲得立項的結果更重要,這是課題申報所應該擁有的正确申報觀。
▌優秀的選題是課題申報成功的基礎
在課題申報中,題目的選擇非常重要,科研管理的行話稱“好的選題是申報成功的一半”,印證了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所以, 選好科研課題,把握好正确的主攻方向,是每一項研究工作的基點與起點,在科研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好的選題必定具備以下幾個特質:
1、原創性。選題要結合學科目前研究的前沿問題,具有源頭創新的思想。
2、新穎性。體現在選題具有 “第一”或者“唯一”的特性,選題蘊涵創新的内涵與概念。
3、區域性。選題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建設和發展,研究各地的特色資源,結合地域的條件和特點。
4、前瞻性。選題具有解決問題的前瞻性,應體現本學科的發展趨勢,而不是一般的回朔研究。
▌課題設計論證是課題申報成功的關鍵性環節
課題設計論證是增強課題申請競争優勢的關鍵因素之一。從實踐中,我們不難看到,很多老師學位是博士,職稱是教授,即便如此,課題設計論證的寫作未必規範、合理、科學,這就是為什麼有些老師申報課題總能成功,而有一些老師總是“屢戰屢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掌握課題項目設計論證的一些要素與藝術,對課題申報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課題申請書是一個完整的技術性結構系統,對系統的每部分都需要進行精心的策劃與創造,要認識到項目設計論證是有意識的策劃、謀劃、創造,而不是簡單地将課題的設計論證理解為“填表”的過程,這是首先要忌諱的。
▌規範的人文社會科學類課題設計論證一般要求回答三大問題:
1、提出問題,包括問題的提出,問題提出的實踐與學理依據,問題的意義價值等。
2、解決問題,包括研究的目标、内容、思路、方法、重點、難點、創新點、觀點等。
3、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條件,主要包括前期研究成果與主要的參考文獻等。
一項高水平項目的課題設計論證大體上也要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課題設計論證的上述三個部分之間要科學謀劃,重點要放在設計論證的第二部分,也就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的重點、難點、主要觀點和創新之處、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上的陳述與解釋上。這部分的内容一定要有新意,要有别的研究沒有達到的高度、深度和廣度,要有嚴密的邏輯結構,有邏輯順序,有思想提煉,能自圓其說。千萬不要出現第一部分洋洋灑灑,第二部分卻輕描淡寫而導緻整體論證上的頭重腳輕。
2、學術信息靈通,研究的動向把握較為準确,既不封閉也不盲目。
3、論證時刻表現出課題的創新性,特别是能站在學科前沿,借助一些現代化、新型的研究手段或方法模型。
4、論證老到,簡明扼要,内容豐富,字句精煉,不過多做概念解釋與背景交代,字數不宜太少,少了做不到内容豐富;也不宜太多,多了不符合要求,一般在給定字數或略超幾百字為好,不犯或少犯論證的常識性錯誤。
5、人才、條件等基礎好,前期成果較強。
(一)關于“國内外研究狀況述評”
研究狀況是提出問題的關鍵,既要反映全貌,又要表現要點。不僅要知道前人對問題的認識,而且對問題能提出有創見的新認識。這部分充分反映申請人的積累,可以看出對該領域研究的了解程度,同時也反映對申報項目的論證的充分性。
這部分要求是 “述評”,這就要求有“述”有“評”,“述”而不“評”就會無分析、無見解、無打算,讓人看完後不知道該項目的具體走向是什麼,光“評”而不“述”就會使人産生依據不足的感覺。所以,研究狀況述評的寫作要把握好以下的原則:
1、國内研究的現狀要分析透徹。要真正下功夫梳理國内外在該問題研究上的發展趨勢,發展狀況,對國内外研究現狀做到了解與分析充分,分析無偏差,并且能抓住關鍵問題進行述評;盡量避免使用 “首次提出”、“填補空白”等否定别人的成就字眼。
2、通過案例研究立足于解決具體區域社會問題的,就一定要寫出該區域社會發展的特點。例如常有人以副标題的形式注明“以廣西為例”“以百色” 為例,如果是這樣就要充分闡釋廣西、百色作為案例的特點、特色、特質, 作為案例的類型、層次特征一定 要清楚。
3、立足于解決本學科研究領域的前沿問題,要寫出學科前沿研究的特點,使研究狀況述評與提出問題有效結合,說出學科前沿的行話,關鍵話。
(二)關于“選題意義”
選題的意義要求表述選題從學理上、從現實上評價是否有立項研究的意義與價值。社會科學研究是要研究和解決社會現象、社會問題中的科學性、學術性問題。社會現象、社會問題、社會規律等都是具體的現實問題,但我們不能泛泛地論述探索這些問題,而必須很好地論證要研究某種現象、某個問題的具體的意義。
這部分常見的不規範表述有:
第一,立論不是從實踐發展要求或學科前沿發展趨勢出發,而是以“沒有人做過”為提出問題的依據,依據不夠充分,意義價值不高。
一般來說,社會科學提出問題不能以有沒有做過,或“空白”,或“空缺”,或“極為少見”等為立論依據。一種情況是有意義有價值但沒有人做,另一種是沒有意義沒有價值自然就沒有人做,自然就非常少見,申請者所申請的課題是屬于哪一種,自己首先非常明确。如果是有意義有價值但沒有人做的這種,就要繼續追問其價值有多大 (學科的、現實的、經濟的 ) 。
我國的各類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突出的特點是代表國家意識,反映國家的需要,特别是國家曆史與現實發展進程中的重點、難點、興奮點。有些學問是可做可不做的,做了有一點好處,不做對國家也沒有多少壞處。所以, 課題的意義價值足不足以國家各類基金出資支持研究,更需要我們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理解研究對國家來說有什麼現實的好處? 不研究對國家有什麼緊迫的壞處?也就是說,要給出一個國家各級基金管理部門給你資金支持充足的、不可抗拒的理由。從這個角度上說,課題意義價值的寫作一定要充分表達國家的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的需要,切忌隻是學者自己的感覺與需要,而且一定要提高選題意義的政治敏感性,畢竟我國的各類社會科學基金是我國意識形态的體現。
第二、學術意義與現實意義不能有效結合。好的課題應當是既有學理的意義,也有現實的實踐意義,學術意義與現實意義實現有效結合的課題是最理想的。一般來說,隻有學理,沒有實踐意義、現實意義、應用前景的課題也不大可能獲得支持。就我校的實踐來看,寫學理意義是我校學者的長處,比較到位也具體,但寫現實的實踐意義往往又是弱項,許多人寫到現實意義就是一句籠統的 “有重大現實意義”,如果要追問具體在哪裡? 一般都沒有比較好的回答。從國家各類社會科學基金支持的方向态度看,實踐意義問題不解決,别的問題都失去了意義。
(三)關于“研究内容、重點、難點”
研究内容寫作的重點是要讓别人明白該課題要做什麼,這在課題申報中是非常重要。其寫作應特别注意以下幾方面:
1、研究内容的覆蓋面要相對廣些, 要從國家層面看,即視角要大,但研究時可從某個局部入手,通過局部層面分析給出帶普遍意義的結論,但最後的研究結果要有力度。
2、研究内容不能太多,一般以控制在四項之内為好,否則會造成内容太多而重點不突出的感覺。作為背景交代的研究内容要堅決去掉,突出創新性的研究内容,為了把研究内容叙述清楚,可以在每一個研究内容下将關鍵的細目列出,使細節更清楚一點。
3、研究内容的表述盡量使用規範的、學術味比較濃詞句,切不要寫成研究專著的寫作提綱,這樣的寫法一般被認為是高校教師教學思維的反映,不是典型的科研思維。
重點難點顧名思義就是研究中的核心、主線、需要突破卻不容易突破的關鍵研究内容。回答重點、難點問題主要是考察申請者是否對自己的核心問題有清楚的認識,因此,重點的寫作關鍵在突出核心問題。一般來說,重點往往就是一個。我們在工作實 踐中常常看到,有些申請書設計的研究内容3-4 個, 而重點也有2-3個,顯然是不夠科學的。同樣,難點确實是研究中不容易解決的問題,這樣的問題也不能太多,否則别人會懷疑你是否能夠實現你的研究目标。
(四)關于“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論述研究思路時要簡明清晰。要從邏輯層次表述如何通過一步步研究。來達到研究的目的。如:要達到研究目标。需要解決那些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是按什麼步驟進行,它們是什麼樣的關系。社會科學科學的研究思路類似自然科學的“技術路線”,一 定要明确與正确,不能與研究進度混淆。
提出的研究方法要先進且切實可行,有針對性,具有獨特性與先進性。避免使用“多學科的方法”、 “辯證唯物主義與曆史唯物主義”等的籠統方法。一般來說,用什麼先進方法,對别人的方法進行什麼樣的修改,并提供同行完全可以照樣操作的試驗步驟與方法指導,是最好的。
(五)關于“主要觀點與創新之處”
主要觀點應鮮明簡練,突出新觀點。觀點應該是研究的焦點問題,是自己的觀點。對主要觀點的認識要注意二個方面,一應是焦點問題,它是整個項目研究的主線;二是申請者的觀點,你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應交代清楚。觀點要有新意,要善于應用國内外現有的新觀點、看法,提出自己的有沖擊力、震撼力的新觀點。要分開表述,突出創新性。
創新之處的寫作不能抽象,要使人清楚看出在哪方面進行創新,為此,一要突出源頭創新,是有意義價值但沒有人做過的項目,但不要将“創新”擴大化,注意提倡創新并不是空中樓閣,不是要标新立異。二要提出申請人的研究特色與新穎的學術思想。三要突出研究手段創新,學科交叉研究創新。四要突出對經濟與社會發展産生的運用價值。
(六)關于“前期相關研究成果”
前期相關研究成果對申報項目尤其是針對高層次的科研項目申請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應詳細列明且應與申報的項目直接相關,但又不能與申報項目内容完全相同, 否則就會被認為是沒有申報的必要性了。前期研究成果與參考文獻在字數限制的情況下,以多列研究前期成果為好,參考文獻适當可少些。應避免以下容易犯的錯誤:列舉的是與該課題内容不相關的成果,會讓人覺得你不是最适合做這個課題的;或沒有列舉最新的、最權威的參考文獻,容易讓别人誤認為該項研究并非前沿性研究;輕視外國文獻的填寫。
一個好的課題設計論證就是一篇好的論文,要努力做到讓外行看了有興趣,内行看了有水平。為此,整個申請書的填寫中一定要仔細、嚴謹,避免邏輯性錯誤, 避免語句不通或漏、錯别字等現象的出現。申請書就是直接面隊評審專家的一張臉, 在反映出申請者的觀點的同時也會反映出申請者的研究作風。因此,一定要體現出良好的文風。不能搞概念遊戲,搞文字遊戲,故弄玄虛;要提倡簡潔明快、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文風,更不能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把明白的事往糊塗上說。總之,隻有樹立了正确的申報觀、精心選擇選題、提高論證技巧,并持之以恒,磨練科研基本功,積累科研成果,最終就一定能修得正果,獲得國家高級别項目申報的成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