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村走出來的歌唱家劉和剛,曾數次參加青歌賽,取得過銀獎和金獎的好成績。
此後更是成為央視各大晚會上的演唱嘉賓。
成名後的劉和剛,并沒有忘記自己的出身。
他時刻謹記父母和村民的恩情,孝順父母,回饋家鄉。
和妻子戰揚結婚後,劉和剛更是對兩邊父母一視同仁。
他曾為了父母在郊區租地讓他們種菜,還為了戰揚,将嶽父母接到北京同住,還會在家庭出現矛盾時,積極解決問題。
為何劉和剛讓父母在郊區種菜,還會被人誇贊孝順?
而四位老人和小夫妻一家合住,進入“4 2 1”模式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發生?
是和諧相處還是矛盾重重?最終劉和剛和戰揚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呢?
01.劉和剛出生于清貧之家
劉和剛父母原是山東菏澤人,夫妻二人文化程度不高。
父親原是木匠,婚後便以務農為主。
後來父母為了生存,搬遷至黑龍江的農村,紮根生子。
劉和剛出生于1977年,在他之前還有兩個姐姐。
父母一年收入隻有三百多塊錢,還有三個張嘴吃飯的孩子,日子過得清貧困苦。
母親為了能多賺些錢貼補家用,時常會把母雞下的蛋和自己種的青菜拿到集市上售賣。
由于長期勞累,母親身體吃不消累倒了,還患上腰椎結核。
但她卻硬撐着,直到突然站不起來才被送去醫院。
醫生建議手術,但手術最大的後遺症就是再也不能幹重活。
母親為了省錢也為了沒有後遺症,堅決要保守治療。
為了不讓孩子們擔心影響學業,母親每天都會拄着拐杖做好飯等他們回家。
但紙終究包不住火,母親強撐着病體,趴在地上燒柴做飯的事情還是被姐弟仨知道了。
劉和剛看到此情此景,哭着對母親說不想上學了,以後留在家裡照顧她。
母親伊豔芹聽到兒子不想上學,氣得給了他一巴掌。
“要是不去上學,媽媽就死給你們看!”
這是劉和剛第一次挨打,也是他第一次聽到母親說這麼狠的話。
從此,姐弟倆再也不敢說不上學的話,而且還認真刻苦地學習。
好在兩年後,母親身體漸漸恢複正常。
在劉和剛的記憶中,母親最愛唱歌,閑暇時會哼唱着沂蒙山小調來抒發内心。
後來他才知道,原來年輕時的母親,也是一個文藝愛好者,還參加過縣劇團的文藝宣傳隊。
後來愛唱歌的母親,還花了26塊買了一個半導體收音機。
劉和剛在母親的影響下,也愛上唱歌。
劉和剛漸漸長大,他愛唱歌、會唱歌讓他成為學校裡、村裡的紅人,他的名聲還傳到鄉裡的領導那裡。
02.農村走出去的歌唱家
初中時,劉和剛聽到電台裡播放黑龍江藝校招生的消息。
愛唱歌的他告訴父母,自己想去試試看。
父母知道劉和剛是個會唱歌的好苗子,不能埋沒他的才華,于是全力支持他去考試。
當劉和剛和父親坐火車趕到哈爾濱,才發現半個月前就結束招生。
難得鼓起勇氣來參加考試,劉和剛不想就這麼放棄。
在門衛大爺的指引下,劉和剛和父親壯着膽子攔下文化局領導的車。
父親請求領導聽一聽劉和剛的歌聲,看看他是否有資格來參加明年的考試。
聽完劉和剛的歌聲,領導最終被他打動,便讓他回家等消息。
回家後的劉和剛,沒多久便收到藝校錄取通知書。
隻可惜還沒來得及高興,七千塊的學費又把一家人給難住了。
翻遍家裡,也隻湊到三千多塊,父親一夜愁白了頭。
很快,村裡人知道劉和剛考上藝校,但卻沒錢念書。
大家聽聞消息後,紛紛伸出援手,娶媳婦的錢、蓋房子的錢都拿了出來,才終于湊齊學費。
感動之餘的劉和剛,心裡也一一記下鄉親們的大恩大德。
在劉和剛去藝校上學的那幾年,父親為了着急還債,每天都跟“拼命三郎”一樣幹活。
一次,父親的小指頭被拖拉機傷到粉碎性骨折。
聽到做手術接好手指需要三千多,父親便選擇忍痛截去小指頭。
在劉和剛臨近畢業那年,父親的另一個小指頭再次被機器壓掉。
劉和剛看着父親為自己做出的犧牲,内心非常傷感,他抱着父親大哭了兩次。
在藝校學習二人轉的劉和剛,因練功太刻苦而受傷,隻好停止學習。
随後劉和剛因禍得福,他的老師把劉和剛介紹到聲樂教授楊博亞那裡,正式學習聲樂。
楊博亞是黑龍江音樂界的泰鬥,得知劉和剛家裡條件不好,不僅沒收錢,還讓劉和剛在他家吃飯,有什麼好吃的都會留着給他吃。
1997年,有了幾年聲樂基礎的劉和剛,遇上解放軍藝術學院來招生。
但楊博亞幾次讓劉和剛去考試,他都沒去。
楊博亞看出劉和剛的心思,便拿出五千塊錢遞給他。
“和剛,老師給這五千塊錢讓你去考試,不是給你的,你什麼時候有錢了再還給老師。”
楊博亞還特地為劉和剛買卧鋪票,讓人送他去火車站。劉和剛在楊博亞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考進解放軍藝術學院。
随後優秀的劉和剛又考進空軍政治部歌舞團。
第二年,劉和剛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參加完音樂彙報表演的他,得到中央領導人的接見,還得到了蔣大為老師的賞識,拜在他的門下。
從2000年開始,劉和剛多次參加青歌賽,都獲得不俗的成績,接連捧回銀獎和金獎。
他也将父親對他深沉的愛,寫進歌裡,許多人聽了他的歌都大受感動。03.為父母租地幹農活
2006年,劉和剛事業漸漸有了起色,他便将父母接到北京,他們為自己操勞了大半輩子,現在是時候讓他們享享福了。
沒想到來到北京後的母親,身體每況愈下。
不愛吃肉的她卻患上高血脂、高血壓。
劉和剛連忙帶着母親去檢查身體,後來一位醫生說到,可能是他們習慣了幹農活,所以身體才會出現狀況。
父母在城裡的那點運動量,和農村幹農活比起來,算是小巫見大巫。
也許繼續幹農活,身體就恢複健康了。
孝順的劉和剛,好不容易才将父母接來北京享福,父母又為自己犧牲那麼多,他不想就這麼讓父母回去。
他想了半天,決定給父母在北京租塊地,讓他們種種菜鍛煉身體。
劉和剛沒事的時候,也會和父母一起幹農活,在田裡一起揮灑汗水也是一種放松的生活方式。
沒想到父母在田裡勞作了幾個月後,母親再去檢查身體時,高血壓高血脂都降下來了,劉和剛終于放下心來。
劉和剛除了孝順父母,還不忘回老家做好事,為家鄉修路、安裝路燈、建文化廣場等。
劉和剛将當初鄉親們對他的恩情,十倍百倍的回饋。
04.和妻子相差十歲
2009年8月,32歲的劉和剛在楊博亞老師的介紹下,認識了一個叫戰揚的姑娘。
戰揚是土生土長的黑龍江人,她比劉和剛小十歲。
此前,戰揚也在劉和剛的聲樂老師那裡上過課。
劉和剛算得上是她的師哥,老師時常會把優秀的劉和剛挂在嘴邊,戰揚也對劉和剛充滿了崇拜之情。
第一次見面,劉和剛和戰揚都對對方很滿意。
才剛相處半個月後,劉和剛就突然對着戰揚說,他想和她在十月份結婚。
戰揚一聽完這話,吓到半個月都不敢跟劉和剛聯系。
劉和剛并沒有放棄,他仍舊锲而不舍追求戰揚。
終于讓戰揚看到劉和剛的真誠,随後和劉和剛談起戀愛。
為了讓未來嶽母放心,第一次見家長,劉和剛就和嶽母聊了12個小時。
劉和剛将自己的故事事無巨細全都告訴嶽母。
嶽母聽到劉和剛的故事,覺得成功後不忘本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也不會差,于是便同意二人的婚事。
劉和剛在和戰揚認識3個月後,兩人在家人的祝福下領證結為夫妻。
由于二人工作很忙,因此沒有舉辦婚禮,隻是在雙方父母家吃了頓飯就算完成婚禮儀式。
那時,戰揚還參加過59屆的世界小姐中國賽區的比賽,還獲得中國區的亞軍。
但戰揚為了劉和剛和家庭,主動放棄進一步的比賽,選擇去十一中當音樂老師。
05.将嶽父母一起接來同住
2012年9月,劉和剛和戰揚的兒子劉木軒出生。
嶽母安雅慧特地從哈爾濱趕來北京,和親家母一同照顧女兒戰揚坐月子。
同年十月份,劉和剛下班後看到嶽母在陽台偷偷抹眼淚,他關心地問嶽母緣由。
原來嶽父在嶽母離開後,一個人不願做飯,退休後的他每天帶着狗在外面遛上一整天,餓了就吃點面包充饑,直到夜色深了才回家。
吃飯不準時的嶽父糖尿病犯了,希望嶽母回去。
劉和剛準備過兩天送嶽母回家,但戰揚心裡卻特别難受。
自己是父母唯一的女兒,現如今父母年事已高,自己卻沒辦法留在父母身邊照顧他們。
劉和剛知道戰揚的心事,便決定将嶽父一起接來北京同住,共享天倫之樂。
劉和剛将自己的想法告訴嶽母,嶽母很是為難,她擔心四位老人生活習慣、性格問題住久了會有矛盾。
“您和爸爸知書達理,又有涵養,我父母也樸實随和,能有多大矛盾?”
在劉和剛以及劉和剛母親伊豔芹的勸說下,嶽母終于放下心來。
而劉和剛父親劉滋溪也特地打電話給親家,最終劉和剛趕到哈爾濱,将嶽父接來同住。
好在劉和剛早已換上兩百多平的複式房子,一家七口也夠住。
四位老人住進了采光最好的兩間主卧。
夫妻二人都忙于工作,孩子和整個家都交給四位老人打理。
每天,父親和嶽父一起去菜市場采購食材,母親和嶽母一起在家裡搞衛生,照顧孫子。
天氣好的時候,父親和嶽父還會一起在陽台下象棋解悶。
到了周末,夫妻帶着兒子逛街,四位老人一起上陣,拎奶瓶、背尿不濕推嬰兒車……日子過得倒也平淡幸福。
06.矛盾爆發
但時間久了之後,慢慢的各種矛盾漸漸浮出水面。
戰揚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而劉和剛的父母文化程度隻有小學。
各種生活常識、習慣、消費觀念都不一樣,一開始,父母還隻是在自家孩子面前抱怨。
夫妻二人原以為隻是一些小問題,每次都是簡單幾句安撫老人,以為事情就會過去。
沒想到四位老人長期積累的矛盾,最終還是在某一刻爆發了。
2013年11月的一天,母親伊豔芹正給孫子喂奶。
沒想到孫子劉木軒鑽進姥姥的懷裡。
還說:“我不喜歡奶奶,我要姥姥喂。”
聽完這話的伊豔芹,将氣都撒在親家母身上。
二人争執過後,心情都不好,而劉和剛夫妻回到家後得知此事,心情也變得郁悶。
時隔一個多月,家裡的氣氛頓時還是有些壓抑。
為了不影響女兒女婿感情,嶽母嶽父思考再三,決定回老家去。
12月份,二位老人趁着家裡沒人,收拾行李回哈爾濱。
回到家後,安雅慧給女兒打電話報平安。
“我們還是回老家自在,你們過你們的日子,别惦記我們。”
聽到父母的話,劉和剛和戰揚心情很是複雜。
過了幾個月,戰揚打電話回家,卻發現無人接聽電話。
心急的她連忙打電話給鄰居。
原來父親前幾天冒着雪買菜,摔傷了左腿,母親為了照顧父親也累倒了。
戰揚一聽到這消息,連忙請假趕回老家。
劉和剛聽到這個消息心裡很不是滋味,過了幾天,他和父母談話。
“爸媽,我還是想将戰揚父母接回來。以後你們多克制,爸媽的好,我都記在心裡。”
“你們都是我的父母,千錯萬錯都是兒子的錯”
伊豔芹原本心裡就後悔此前的事,一直擔心兒子兒媳會因此鬧矛盾,現如今親家回老家後又發生這樣的事,她的心裡也特别愧疚。
伊豔芹答應劉和剛以後會好好和親家相處。
兩天後,劉和剛帶着父母趕去哈爾濱,嶽父母被劉和剛以及親家母伊豔芹的誠懇感動。
最終,劉和剛夫妻帶着四位老人一同回到北京。
矛盾過後,再次聚在一起的四位老人,關系越來越融洽。
閑暇時,兩位母親會拿着健身卡去跳扇子舞,練太極。
而兩位老父親則會每天相約一起去晨跑,戰揚父親的糖尿病也漸漸得到控制。
前段時間,四十三歲的劉和剛分享了一個視頻。
哥哥拉着一車紙皮廢品,妹妹則坐在紙皮上。
原來劉木軒準備賣垃圾後,要給爺爺奶奶買好吃的。
網友們看到後紛紛留言誇贊兒女孝順。
都說子女是父母的一面鏡子,這也正是劉和剛平日裡的各種行為、言傳身教,才讓一對兒女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小小年紀才會如此孝順。
現如今的劉和剛家庭幸福美滿,事業順利,也許這也是上天對他懂得孝順感恩的饋贈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