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講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和待遇,今天我們講講,如果城鄉居民繳費達到15年,還有沒有必要繼續繳納,怎樣繳納更“劃算”。
這個問題就涉及到我們所關心的繳費回報率的問題。我們今天就做一個簡單的計算,看看各個繳費檔次的“性價比”。
假如某個城市最低繳費檔次為每年100元,最高檔次是每年3000元,基礎養老金為150元/月,繳費滿15年後,每增加1年繳費,基礎養老金每月增加5元。
我們假定養老保險繳費和待遇為定數,就是二者或同步增長,或都不增長,我們不考慮增長因素等變量對養老金繳納和領取的影響。
方案一,以最低标準繳納最低年限按最低繳費檔位每年100元,繳費15年,累計繳費1千5百元,加上政府補貼繳費每年30元,個人賬戶合計1950元。待遇水平就是:
基礎養老金 =15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 =1950÷139個月=14元
合計每月領取:
(150 14)×12=1968元
按照平均預期壽命76歲計算,預期領取16年,預期待遇總計為:
1968×16=31488(元)
繳費回報率為 : 31488÷1500 = 20.99倍
方案二,以最低标準持續繳費按最低繳費檔位每年100元,交滿15年之後,繼續再交15年,累計繳費3千元,加上政府補貼繳費,個人賬戶合計3900元,待遇水平如下:
基礎養老金 =150 (5×15年) =225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 =3900÷139個月=28.06元
合計每月領取253.06元(225 28.06),每年領取3036.72元(253.06×12),按照平均預期壽命76歲計算,預期領取16年,預期待遇總計約4.86萬元(3036.72元×16年)。
與上一個方案相比,這個方案繼續延長了15年繳費,合計繳費增加了1500元,預期待遇增加了1.71萬元(4.86萬-3.15萬)。
延長繳費的總回報率=48600÷3000=16.2倍
方案三,以最高标準最低年限繳費按照最高繳費檔位每年3000元,繳費15年,累計繳費4.5萬,加上政府補貼繳費,個人賬戶合計4.95萬元,待遇水平如下:
每月基礎養老金 =15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 =4.95萬÷139個月=356元
合計每月領取506元(150 356),每年領取6072元(506×12),按照平均預期壽命76歲計算,預期領取16年,預期待遇總計約9.72萬元(6072元×16年)。
與方案1相比,方案3提高繳費檔位,合計繳費增加了4.2萬元(4.5萬-1千5百),預期待遇增加了6.57萬元(9.72萬-3.15萬)。
提高檔位整體回報率=9.72萬÷4.5萬=2.16倍
以上具體數據,雖然僅僅是參考數據,但政策框架基本相同,從以上測算可以看出,按照最低标準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雖然待遇最低,但是回報率是很高的。按照最高檔次繳納,回報率雖然不高,但是待遇水平卻比較高。所以我們還是鼓勵大家在社保問題上,要多繳長繳。
我是夏威夷的陽光,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的社保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