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想做大人物,但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大人物的起點都是小人物,所以一旦小人物成功變成了大人物,過往的精力就會成為勵志典範,比如周星馳的匪兵甲标簽,王寶強的群衆演員标簽,如果在奮鬥的路上遇到不順心的事,你或許會拿出他們的故事來激勵自己。
不可否認從小人物到大人物的奮鬥過程,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但努力絕不是唯一因素,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周星馳如果沒有碰到劉鎮偉不會有今天的地位,王寶強沒有馮小剛的提攜也不會有今天的成績,所以說努力 伯樂 好作品才是成功的公式。
實際上這個公式可以套用在任何行業,如果把PC的類型按照角色來劃分,一體電腦在漫漫長河裡可謂是龍套醬油男的存在,雞肋是對其最普遍的描述,很多人都诟病于一體電腦沒有台式電腦的高性能,也沒有筆記本的便攜,但價格卻遙遙領先于兩者,甚至在絕大多數人看來,一體電腦行業就是iMac在苦苦支撐,如果蘋果哪天退出,一體電腦行業毫無疑問将回歸原點。
iMac G3(圖片來源:powerhousemuseum)
很多人都将iMac G3認定為一體電腦的鼻祖,但如果以咬文嚼字的精神來看,并非如此,實際上Apple Lisa才稱的上是一體電腦的鼻祖,因為其首次采用了顯示器與主闆一體化的設計,而這一設計誕生的時間是1983年,距今已有31年。
無論是一體電腦概念的登台,還是真正打上消費級标簽的iMac G3,起步時間并不比筆記本電腦、台式電腦來的晚,但卻始終沒有迎來一體電腦的時代,甚至完全是雞肋式的存在,在筆者來看這顯然是過高的價格和缺乏有力推廣概念雙重因素所導緻的。
Apple Lisa(圖片來源:mac-history)
由于最初的一體台式電腦受到工業應用設計的發展限制,在成本上相對比較高,因此價格比較昂貴,性價比較低;雖然高端産品在娛樂性和外觀上有着很大的優勢,但高昂的售價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卻很難接受,同樣鈔票你選擇的DIY攢機性能上要高端的多。再者筆記本電腦主打輕薄便攜、台式電腦主打高性能娛樂,但長期以來你很難說出一體電腦最具競争力的優勢。
雷軍曾說“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這寓意着借勢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那麼對于演了20多年邊緣角色的一體電腦,未來會有借勢成為男一的可能嗎?
除了iMac更新後會帶來一小陣騷動,你很難看到科技行業對于一體電腦的高談闊論,因為的确太過邊緣化,這就像一個三、四線演員,想要上頭條那簡直是天方夜譚,除非幹了一些違法亂紀的事。
無論是PC行業還是媒體,關注的焦點曆來都是聚光燈下的角色,遊戲本、超極本、2合1甚至是U盤電腦,但似乎從來都沒有正眼看過一體電腦,不過就是這麼個邊緣化、不受待見、靠着蘋果苦苦支撐的品類未來可能會逆勢,成為最有話語權的PC類型,你信嗎?
相信很多朋友看到筆者的這個觀點都會認為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僞命題,畢竟無論是一體電腦這四個字還是AIO這三個字母都太過冷門,而且你打眼看去身邊鮮有人會使用一體電腦。不過用如今的境況就給未來的事判死刑顯然是不負責任的,很多時候你根本無法預知什麼會被推向風口。
當然,筆者要印證自己的觀點,自然要有嚴謹的論據得以支持,這裡大概有三點。
現實環境中的冷抱怨——筆記本 顯示器
盡管筆記本電腦足夠火爆,但如果你觀察的足夠細緻會發現,大家在工作環境還是更願意使用台式設備,就算買了一台筆記本電腦,外接一台顯示器的做法也是比比皆是,客觀來說,如今筆記本大尺寸多如牛毛,全高清、3K、4K屏的産品也不在少數,那為何還要多此一舉的外接顯示器呢?
其實這個問題并沒有特别深刻的内涵,如果你在工作中台式設備和筆記本都用過,你一定更傾向于前者,畢竟筆記本電腦就算屏幕再大也不過在18英寸以内,這還得是頂級旗艦産品,因此自然有頂級的價格。而顯示器千八百塊錢買個27英寸太過稀松平常,何必跟自己的錢包過不去呢。
筆記本 顯示器的組合早已成為辦公中的常态 但無論從性能還是省空間的角度都不及一台一體電腦來的出色(圖片來源:taopic)
傳統台式機固然性能強大,但機箱的确是個問題,小空間裡放哪都會覺得别扭。那麼問題來了,一體電腦比筆記本性能強,比台式機省空間,屏幕大,操控好,所以為什麼還要讓筆記本 顯示器這個尴尬的搭配繼續下去呢?
筆電配上桌面芯 一體電腦漁翁得利
過去我們給PC類型化的定位是娛樂看台機,辦公看筆記本,但在去年出現了一個全新的景象,——筆記本配置桌面化,無論是高性能的酷睿i7-6700K,還是頂級的GTX 980獨立顯卡,都已經開始成為發燒級遊戲本産品所能夠搭載的硬件,這在以往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筆記本電腦搭上桌面芯 極限性能下無疑讓散熱短闆暴露無遺
因此整個行業的論調都導向移動PC将迎來性能革命,大有和台式設備平起平坐之勢,但在筆者來看這一切卻是間接把一體電腦推向舞台中央。或許很多朋友會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筆記本配上桌面平台,你就會對性能尤為期待,但在高端遊戲本都走向輕薄化的當下,散熱絕對是一個大問題,畢竟空間有限,以至于随着芯片溫度的升高死機、卡頓、自動重啟發生的幾率就會指數級增長,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還會對高性能筆記本有好感嗎?
如今一台入門級一體電腦就會配有主流處理器和獨顯 而同時滿足高性能和較佳散熱是筆記本所無法比拟的
所以這就會促使大衆去尋找一個更加靠譜的産品類型,性能高、散熱不愁、操控好、屏幕有震撼效果并且盡可能節省空間,畢竟高性能、操控好這兩個特點沒有誰是台式機的對手,但一個很尴尬的事實是遊戲筆記本的确沒有什麼移動性可言,它最多也就是省省空間,而一體電腦同樣具有節省空間的優勢,在此基礎上還有筆記本不可比拟的大屏、較佳的散熱、絕佳的操控等特點,所以筆記本配置桌面芯實際上會加速消費者對于移動PC娛樂化這個議題的懷疑,因此這顯然是一體電腦大放異彩的最好時機。
不再iMac獨撐 京東銷量榜現端倪
這個市場你評價的好與不好實際上都意義不大,一切都是銷量說了算,不得不承認一體電腦過去的标簽就是iMac,但如今卻不再如此,越來越多的一體電腦進入到高銷量榜單,其實這也不難解釋,價格合适、操控好、屏幕大、性能提升明顯,無論你是放在公司辦公桌還是家裡的書桌,都要比筆記本 顯示器這樣的組合好得多,而且一體電腦同樣節省空間,同時也越來越時尚。
如今非蘋果一體電腦已經逐漸獲得消費者認可
前幾年京東銷量榜上可難有除了iMac以外一體電腦的身影,如今戴爾、聯想、惠普甚至是清華同方都是銷量榜上的常客,其實這并不難理解,畢竟對于大衆又得省空間,性能又得高的訴求,除了一體電腦還有誰能解決呢?
如今一體電腦是你桌上承擔着辦公和娛樂的終端設備,但如果加上“未來”二字,一體電腦似乎應該有更多的意義。
在筆者來看,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應該是一體電腦走向人生巅峰的時刻。物聯網時代核心是物品和物品間的信息交換和通信,而終端也将愈發宏觀化,汽車、住宅甚至是一座城市都将是物聯網時代的終端,當然,物聯網的基礎和核心仍然是互聯網,深入思考你會發現隻有一體電腦是最适合物聯網時代的場景應用。
物聯網将催生一體電腦概念的全面爆發
隻不過一體電腦的傳統形态被徹徹底底的颠覆,成為一種泛化的概念,比如汽車作為物聯網時代的終端之一,各種芯片的加入和信息收集,宏觀意義上來說它就是一台一體電腦,隻不過它不再以單純的屏幕 主闆 芯片的模式出現,而是一台行走的一體電腦。
未來 汽車就是一台行走的一體電腦終端(圖片來源:bing)
而且未來營造智慧城市,顯然也是一體電腦泛化概念的表現,智慧城市實際上就是通過物聯網、互聯網來細化公共服務,比如你能第一時間知曉哪裡有停車位;家中的老人通過終端設備監測其健康情況,如果健康出現問題能夠第一時間報備到醫院,避免各種悲劇的發生。而智慧城市的核心點則是在于,無論什麼東西都能夠通過系統感知,就算你想測測頤和園湖中的水質如何,也不必跑到現場,傳感系統能随時讓人知曉水質的數據。
甚至你所居住的智慧城市也是宏觀意義上的一體電腦(圖片來源:gtimg)
除了未來宏觀層面的意義,一體電腦将打破如今傳統站樁式的形态,逐步轉向為超大尺寸平闆的發展軌迹,這麼做的好處是能夠為我們構建了一種多人分享的概念。在其獨特的“桌面”上,可以實現多人的操作體驗。這樣的設計打破傳統獨立的個人操作模式,重新構建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分享,進而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一體電腦在未來将被賦予更多意義
試想一下,你在家裡或者單位,随時就能夠與你的家人和同事進行雙人對戰的應用,當然,觸控、全高清、體感甚至是3D在未來輕薄為主旨的一體電腦上都是必不可少的,也許兩年前我還認為一體台式電腦隻是一個将顯示器與主闆結合在一起的台式電腦,那麼現在,我想重新去看待一體台式電腦,并問自己個問題,到底什麼才是一體台式電腦?
寫在最後:
作為一位普通消費者,對于科技産品的創新,我們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态;但對于産品的消費,我們占有主動權,正視自己的理性消費,會讓我們更好的理解産品。而好的産品,即使售價再高,也會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最後我想在此時重溫喬布斯的一句話:産品而非利潤,是動力之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