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蘇轼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蘇轼這首流傳千古的《題西林壁》,至今還經常被我們津津樂道。
它簡單的詞句裡,飽含着人世間最普世深刻的道理。
看似是在說山,實則是在說人生。我們常常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世界,殊不知眼前所見的隻是冰山一角。
元豐七年(1084),蘇轼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
瑰麗的山水讓蘇轼文思泉湧,寫下了若幹首廬山記遊詩。
《題西林壁》便是其中廣為流傳的一首。
這首詩是他遊觀廬山後的總結,描寫了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
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表面是在說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實則說明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
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隻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
實則說明了,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有些人曾把這首詩解讀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也是有理有據的,但卻不夠全面。
它的含義絕不僅僅如此,而是在引發人們深入思考,最終引向一個認識世間萬物的法則:
要認識到自身的局限性,擺脫一時一地的局限,認識事物要作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懂得換位思考,将心比心,才能更接近事物的本質。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
一個中年男人在網上發了一條感慨,稱自己的父親病危,自己壓力太大,好想一覺睡過去,永遠别再醒來。
很多人看到這個帖子,就開始罵了:
在網友一片罵聲背後,殊不知,這位網友的父親病危,被醫生下了“最後通牒”:
能活多久看造化,一百萬花下去也沒啥用。
父親多次對兒子說不治了、要回家,兒子知道他這是怕高昂的費用拖累一家老小。
周圍的鄰居、親朋好友都說他是個大孝子,仗義人。
痛苦糾結之中,他才上網發了這麼個帖子,釋放一下壓抑的情緒。
如果不是被絕望逼得無路可走,誰願意将悲傷輕易示人?
他已在即将失去父親的痛苦中無法自拔,旁人又何必再咄咄逼人,自以為是地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指責别人。
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的開篇有這樣一段話:
我年紀還輕,閱曆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不懂他人的苦,就不要随意說人冷酷,這是對他人最起碼的尊重,也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修養。
在前段時間熱播劇《都挺好》中,蘇家三妹蘇明玉在被二哥蘇明成暴揍,她怒而報警,一定要讓施暴者坐牢。
于是,很多人就來勸她息事甯人了。她的父親、大哥、大嫂、二嫂、甚至二嫂的媽媽都來勸她和解,畢竟是親兄妹。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明玉從小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
被母親嫌棄,被二哥欺負,這些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局外人從未體會過。
舊痛新傷一并襲來,讓她悲痛欲絕,絕望透頂,這些勸她大度的人,有誰經曆過她的痛嗎?又有誰站在她的角度為她着想過?
那些隻知道站在自己角度拿大道理去勸别人的人,實則是一種自私,一種偏見。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中的苦與樂。”
我們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苦難。誰也無法與誰做到真正的感同深受。
不求感同身受,隻求能夠做到換位思考,将心比心,對别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多一份體諒。
你不懂别人的苦,就别勸人大度。
曾經看過一個盲人打燈的故事。
一個盲人走夜路,手裡總提着一盞照明燈籠。
别人看到了,覺得很奇怪,便問他:“你自己都看不到,為什麼還要提着燈籠呢?”
盲人說:“我提着燈籠,既為别人照亮了路,同時别人也很容易看到我,不會撞到我。這樣既幫助了别人,又保護了自己。”
看完後,真心被這個盲人感動了,他就是懂得站在别人的立場,為别人着想。
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們每個人都隻是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看到的永遠也隻是自己能看到的那一面。
任何事從不同的角度切入,都會有不同的觀點和認知,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論斷。
我們自以為做出了公正的判斷,其實往往都帶有自己的主觀色彩。
我們往往因為一點蛛絲馬迹,就輕易給别人貼上标簽:“鳳凰男”、“綠茶婊”,還有各種地域黑,這其實是一種狹隘和無知。
韓寒說過:如果你不了解,你就閉嘴,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别人經曆過什麼;如果你了解,那你就更應該閉嘴。
不要用自己的偏見去随意評價别人的生活,對别人的生活指手畫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取向和價值選擇,不要做他人生活的審判者。
不要在不了解事實真相之前,就随便下結論,也不要以己度人,妄加評論。
看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最大的惡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強加于别人,把所有的結果理所當然用自己的過程來解釋,并一直認為自己是正确的。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學會換位思考,将心比心,體諒别人的難處,理解别人的不易,是我們最大的善意。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複“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