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紋大罐,高33厘米
該藏品高33厘米,海外私人收藏,青花發色濃豔,主體紋飾為鬼谷子下山圖,經英國資深中國古陶瓷專家蘇玫瑰女士考證,紋樣藍本為《新刊全相平話樂毅士圖齊七國後集》中插圖。此書現今僅僅存留一本,收藏于日本内閣文庫,是最早的講史話本。故事大意為鬼谷子的徒弟孫子(孫膑)與師叔黃柏陽(樂毅的師傅)交戰而被俘,齊國遣使蘇代求鬼谷子(名王翊,因隐居于鬼谷子地而名)下山營救。鬼谷子答應請求,于是一行人下山。圖所描繪的是鬼谷子坐着虎豹所拉的車下山。該罐由佳士得(倫敦)藝術品拍賣公司于2005年7月12日成功拍賣。拍賣價折合人民币2.3億元。按照當時的黃金比價能買2噸黃金,為當時藝術品拍賣最高價格。
鬼谷子在齊國使節蘇代請求下,下山搭救被燕國陷陣的齊國名将孫膑故事。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兩輪車中,身體微傾,超凡如仙。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之神态。車前兩個步卒手持長矛開道,一位青年将軍英姿勃發,縱馬而行,手擎“鬼谷”戰旗。齊國使節蘇代騎馬殿後。一行人與山色樹石,構成了一幅優美壯觀的山水人物畫卷。罐體造型雄渾矯健,人物刻畫自然流暢。山石皴染酣暢淋漓,筆筆精到。青花紋飾呈色濃豔,畫面飽滿。堪稱中國古代瓷藝瑰寶。
鬼谷子
“鬼谷子下山”罐中的鬼谷子,戰國中期楚國人。周遊列國,長于辭令謀劃,著有《鬼谷子》書,主講縱橫牌阖,成就縱橫一家。縱橫家蘇秦、張儀及軍事家孫膑、龐涓,皆是其門徒。蘇代,蘇秦之弟,洛陽人。成語“鹬蚌相争”,是蘇代替燕國當說客,勸阻趙國不要攻打燕國,給趙惠文王講的故事。故事裡河北中部的易水,現在經常幹涸。鹬鳥,河蚌,河魚,漁翁,都是純農耕時代的遠景了。建國後有人說我們的好總理就有“蘇秦說六國”的本事。
朱元璋
這青花罐畫的就是鬼谷子下山的情景。 在瓷器上畫故事情節,這個情節後面一定隐藏一個故事。元末時期,當時的曆史背景是,朱元璋率領的明軍跟陳友諒的漢軍交戰,一開始處于劣勢,陳友諒号稱有六十萬軍隊,他才十幾萬。打了幾次仗,朱元璋都沒有占着便宜。他這時候的心情是多麼希望能有援軍的到來。鬼谷子下山正符合朱元璋的心意。打敗陳友諒後,朱元璋政權間接地掌握了景德鎮,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大将鄧愈率兵正式攻下景德鎮,自此,景德鎮成為朱元璋的領地。第二年朱元璋委任李庸為浮梁縣知,采取一系列政策,恢複窯場生産,發展經濟。所以,一大批的元青花是朱元璋生産的。
朱元璋在景德鎮時還沒拿下江山,他關心的就是戰争題材。比如元青花中畫着“蕭何月下追韓信”、“三顧茅廬”、“鬼谷下山”的作品,一定會受到他這樣的人的喜愛。這就是時代特征,這也是我們看瓷器的大方向。譬如:成化的瓷器小,畫片軟,因為成化本身就軟。萬曆的瓷器紋樣繁雜,沒有主題,因為萬曆小的時侯生活就非常繁滿。嘉靖皇帝喜歡道教,瓷器就布滿了雲鶴、八卦、葫蘆。清朝初期戰征不斷,康熙瓷器的畫片就刀馬人多。
元青花大罐非常稀少,分别藏在博物館和私人手裡。主要有:英國鐵路基金會藏的“錦香亭”青花罐,日本大阪萬野美術館藏的“百花亭”青花罐,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的“尉遲恭救主”青花罐,蘇富比在1996年拍賣的“三顧茅廬”青花罐,還有“西廂記”、“細柳營”兩個青花罐,東京出光美術館藏的“昭君出塞”青花罐都為私人收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