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分享和職場無關,但也有關。
相信,很多人會和我一樣,對這個問題懷有興趣。神秘的東西,誰都好奇,何況還和“命”相關?
這個話題其實我在2019年的時候就專門聊過,但不太深入,也比較零碎。所以這次相對聚焦的來探讨一下,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啟發。
各位請放心,今天分享的東西絕沒有絲毫神鬼傳說,更不會宣傳封建迷信。
下面進入正文。
我們是誰?來自哪裡?去向何方?這是人類自身探索的終極命題。這些命題至今并無權威論斷:
曾經讀過一本書,頗為震撼,至今印象深刻:
布萊恩.魏斯的《前世今生-生命輪回的啟示》。
大意是講,一位普通病人Catherine因焦躁到魏斯醫生處求診,在被催眠後,醫生發現她居然能回憶數世之前的事情。
讀過此書的人都知道,内容基本上就是一份“臨床診斷報告”,因為全文幾乎都是他和病人Catherine的診斷對話過程。
作為耶魯大學醫學博士、邁阿密大學生物心理學副教授,魏斯曾在主流醫學刊物上發表過數十篇心理及精神領域的學術論文。
可以說,這位老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科學工作者。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網搜一下。
這次治療過程,使布萊恩.魏斯教授對生命的認知發生了颠覆性的改變。此後他便堅信:
生-命-有-輪-回!
生-命-有-輪-回!
生-命-有-輪-回!
魏斯可是大教授、醫學家、科學家,怎麼會有這樣的認知?瘋了嗎?
無獨有偶。
在我國,有一個著名的“唐江山事件”,至今尚無科學解釋。
他不但有上世記憶,而且能準确找到上世的事發地,以及父母,甚至連一些生活細節都能講的很清楚。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查閱相關紀錄片,确實令人震驚。
雖然我是一個思想很open的人,但對這樣的結論還是将信将疑。
可如果選擇不信,腦海裡這些問題又揮之不去: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
人活着的時候,有精神和肉身,是熱能、動能等能量體現的載體。但按照無神論觀點,生命逝去後,肉體被降解,精神随之消失。
如此,“能量”去了哪裡?
别忘了,人體内都是有能量的(電流等)。
此外,NDE現象又該如何解釋?
這可不是一例兩例的特殊現象,而是在全球範圍内有為數衆多的經曆者。雷蒙德.穆迪博士自從開創性提出這個概念後,瀕死領域的研究已被各國主流科學家所接受。
如果瀕死體驗沒概念的,可以閱後網上自我普及,各種紀錄片都很多,不乏BBC出的精品。
生命是否有轉世輪回?至今尚無證實或者證僞。
但在精神認知領域,兩位世界級的權威卻給出了他們的理解。
弗洛伊德認為:
在現實世界之外,還有多個平行世界來平衡。“夢”是進入這些平行世界的入口,所以,人去世後的能量通過“夢”進入了這些世界。
再看看榮格的說法。
榮大師曾有過NDE經曆。當時,他記得好像是浮在地球表面上,逐漸要離開這個星球。但當被“拉回”現實時,他感到很壓抑,似乎又回到了“小盒子”裡。
顯然,他認為人逝去後的能量是以“靈魂”形式存在。
人類确實取得了矚目的科技成就,遺憾的是,我們對自身的認知卻很貧乏。似乎離我們越近的地方,越是如此。
比如,我們能去研究遙遠的外星際,然而對地球的了解卻知之甚少。至今,人類到達地球最深的地方僅有12公裡,準确的說,還是人類的工具。要知道,對于6000多公裡半徑的地球,這個數值幾乎可以忽略。
再比如,生命是什麼?從肌肉、骨骼、組織到細胞、原子、質子、誇克......似乎可以永遠分解下去,那麼它們構成生命的機制是什麼?
薛定谔嘗試把生物學和量子力學結合,來揭示生命的奧義,最終也隻是找了個方向。至于結論,似乎還很遙遠。
一粒沙塵萬法國。
或許,我們就生活在一粒“沙塵”裡;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
盛大創始人一口氣給加州理工大學捐贈10億美刀,來用于神經領域的研究,或許就是源于對生命的敬畏和困惑吧。
記得台灣有位教授講的好:
無論科學還是“神學”,如果隻是盲從,都是“迷信”。
是否有靈魂、是否有轉世輪回?答案或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如何認清自己,認清生命的本質,認清活着的意義。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裡對人的存在做了深刻總結,他認為有兩種基本狀态:
在這裡,人們把追求物欲作為唯一存在目标,根本不會去思考“死亡”的問題。每天都戴着面具,不斷競争掠取,真誠在這裡是稀缺的。
在這裡,人們認識到了肉身的脆弱,因而選擇在精神上,用心地去承擔活着的責任。因而,人會變得有靈性,乃至理解“死亡”的意義,使得自己能真誠度過平凡而又偉大的生活。
生命的脆弱在于它的短暫,但生命的寶貴或許也正因如此。
所以,生命不在于它的長度,而在于它的寬度。
活不出意義,即使輪回萬代、長生不老,那和砂石泥漿又有何區别?
我們身在職場,如果不考慮生命的意義,每天忙忙碌碌,會不會讓我們慢慢陷入“沒有死亡意識”的世界呢?
或許會,或許不會,共同警醒吧!
歡迎一起交流!
如覺得内容還不錯,記得添加關注哦~
文/既來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