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日本政府正式決定福島核廢水排入大海甚嚣塵上。
瞬間就頭皮發麻了,這一行為考慮過海洋生物嗎??
日本是想把哥斯拉拍成紀錄片??
哥斯拉就是這樣出來的!!
回顧2016年的《新哥斯拉》,說是特攝片科幻片,其實是政治諷刺片,很多人叽叽喳喳開會讨論個不停,不見哥斯拉打架,原來是寫實電影…
而且電影裡已經很明顯了,高壓泵車圍在哥斯拉嘴邊泵液的畫面和冷卻機組的畫面一模一樣,已經明示了這個黑色怪獸的原型。
日本政府的這一決定,意味着東京電力公司将獲準在兩年内啟動核污水的排放工作,2年後開始排海,排放時間将長達30年。
誰能想到,十年前的災難,會遺禍至今,甚至未來...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大地震,這場災難導緻位于福島的核反應堆遭到破壞,當時為了冷卻沸騰的核燃料,日本方面隻能不斷地向反應堆注入海水。
受到反應堆污染的海水,成了含有大量輻射物的核污水。
在過去的10年裡,日本政府每天需要向反應堆注入150噸冷卻水,再将這些核污水存放起來,目前堆積的核污水已經超過130萬噸。
日本政府曾表示,到今年夏天,核污水的儲存容量将達到極限,沒法再儲存更多的水。
因此他們讨論過幾種解決辦法。
1、蒸發核廢水,但産生的水蒸氣無疑會影響空氣,可能會加快放射性物質的傳播。
2、電解成氫氣和氧氣,但耗電量巨大,政府需要斥巨資才能辦成。
3、比如多建儲存罐,或地下填埋,但這樣會占據土地,影響當地人的健康…
聽說當年還有個俄羅斯提議的方案,用黑魔法打敗黑魔法,往福島核電站原址上扔一顆氫彈,一次性點燃核材料,一了百了。
當然日方沒同意用這個黑魔法。
最後比較來比較去,日本政府将目光投向了太平洋...排入大海多方便多快捷啊,還省錢。
去年日本環境大臣原田義昭就說:“除了直接排放(入海)稀釋外,别無他法。”
說起來這次日本排放核廢水,其實是經過國際原子能機構認可的。
日方表示,危害大的放射性物質已經去除,剩下的主要是氚。
然而往核廢水裡加海水稀釋處理後,再排入大海就沒問題了嗎?
真安全的話,直接做成礦泉水發給支持這觀點的人喝不就完了。
去年日本首相菅義偉在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時,工作人員一度回應稱,核污水稀釋之後,就可以喝了…
當然,首相十動然拒,最後并未飲用。
順便一說,2011年11月有個日本官員,當着記者的面喝了一口處理過的核廢水。
雖然他喝的時候手抖得不行。
去搜了下這位園田康博議員的動态,11年喝水,12年10月上任環境副大臣,同年12月議員總選舉落敗,告别衆議員身份,之後回老家岐阜再選落敗,15年發表聲明宣布退出政壇。
他的推特在2014年年底之後就不再更新了,維基百科日本版顯示他還活着,希望這位大叔還健康地活着吧。
話再說回來,顯然,日方聲稱“處理過的核廢水沒問題”這樣的說法,先不論周邊國家,日本當地的漁業人員、乃至本國國民,都不相信,紛紛表示抗議。
主要是,東電和日本政府已經信譽破産了。表面上看,對外披露的各種數據好像确實是安全的,但大家不相信日本政府的執行力。(就看看新冠疫情以來日方的表現,你真的敢信嗎...)
據此前報道,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污水一旦被排入大海,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首先将受到影響,特别是福島縣周邊局部水域,之後污水還會污染東海。
之前一家來自德國的海洋科學研究機構的計算結果顯示,從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質就将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3年後美國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核污染影響。
10年内,包括中國在内的整個太平洋地區,都會成為輻射污染區。
然而這隻是根據洋流的模拟預測,真實情況會怎樣,誰也不知道。
最終污染的肯定不止太平洋,大自然生态是循環的,這麼一循環,感覺像末世文開頭了...
放兩張不太吓人的被核輻射過的茄子和番茄...
國外有一篇報道的題目倒是很懂日本:Says Sorry,但還是要排。
也不怪大家瘋狂吐槽,不愧是日本人。
低情商:偷排核廢料。
高情商:光明正大排核廢料。
企業級情商:不可控原因洩露含國标允許的帶輻射液體。
頂級情商:果咩納塞(對不起)。
滅霸看了都甘拜下風。
但是...鞠躬道歉真解決不了問題啊...
想想也挺諷刺啊,日本圓谷公司在1996年拍攝的《迪迦奧特曼》,其中第12集《從深海來的緊急呼救》是關于核污染的,人類的地下核爆實驗,引起海洋生物變異成怪獸。
結尾那句話警醒觀衆:“大海是大家的,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不能使大海受到污染。”
很明顯,2021年的日本政府不看迪迦。
估計也不看哆啦A夢,數典忘祖!
“往大海裡倒垃圾,真沒教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