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春季養肝牢記一要一不要

春季養肝牢記一要一不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4 16:35:55

來源:中國社區醫師雜志

作者:劉立紅


時下正是春季

中醫認為“春養肝”,是因為中醫認為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而人體的五髒之中肝也是屬木性,因而春氣通肝。

在春天,肝氣旺盛而升發,春天是肝旺之時,中醫認為天人合一,人類需要順應自然。所以春天必須養好肝。

尤其是一些曾經患過肝病的患者,春季更容易出現一些症狀反複,更需要在這個季節注重調養。

“春養肝”是否就是一般人理解的春季要吃各種補品來養肝呢?或者是每個人都可以采取一樣的治療方案或者食用一樣的食物就可以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那麼春季到底怎麼養肝才是正确的呢?

《黃帝内經》雲: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以上内容說明了春季養肝的重要性和養肝的要點。說明了春季養生宜順應陽氣自然升發舒暢的特點。

肝髒在人體内是主藏血、疏洩和調暢情緻作用。如果肝髒失養就容易在功能方面出現障礙,導緻疾病發生。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需要從以下方面來養肝。

春季養肝牢記一要一不要(都說春養肝你養對了嗎)1

養肝血

适合于肝血虛的患者,臨床表現以筋脈、爪甲、兩目、肌膚等失血濡養而見肢體麻木,關節拘急不利,手足震顫;爪甲幹枯脆薄;視物模糊、眼花、視力減退,甚至雀盲,眩暈耳鳴;面、舌色淡,苔白、脈細等血虛症狀。兼有虛煩多夢,易驚善恐,月經不調等症。

治療可以用四物湯(川芎、熟地、當歸、白芍)加阿膠、枸杞、龜闆膠等滋陰養血。肝血虛患者春季一般失眠加重,可以用酸棗仁湯養血除煩治療失眠。

疏肝氣

中醫認為肝為風木之髒,主疏洩而藏血,其氣升發,喜條達而惡抑郁,故其病理變化複雜多端,每易形成肝氣抑郁,郁久化火,肝陽上亢,肝風内動等肝氣、肝火、肝陽、肝風之變,且肝之陰血又易于虧損。

由此可見,肝氣舒暢的重要性。如果肝氣抑郁則容易導緻多種疾病。尤其是一些女性同志,平常情志不暢,在春季更容易加重。出現胸悶口苦、乳房脹痛、食欲減退、容易發脾氣等症狀。

治療就需要調暢情緻、疏肝理氣。方用逍遙丸、柴胡舒肝丸等。如果有口苦咽幹等肝郁化火表現,可以用丹栀逍遙丸疏肝清熱。

一些患者平素肝陽上亢,春季肝氣過旺更容易出現加重的表現,如血壓升高、頭暈頭痛加重,結膜炎發作等。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注重平肝陽,用天麻、菊花、夏枯草、炒蒺藜等平肝清熱。

春季養肝牢記一要一不要(都說春養肝你養對了嗎)2

早睡眠

養肝重在睡眠。中醫的子午流注學說認為:肝膽經在晚上23時至淩晨3時最盛。中醫有句話“人卧則血歸肝”,當人躺下時,各個髒腑的血液都經過肝來完成解毒的任務。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睡眠時進入肝髒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流經肝髒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強肝細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質、氨基酸、糖、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代謝,從而維持機體内環境的穩定,抵禦春季多種傳染病的侵襲。因此,養肝就要注重科學睡眠。

如果23時至3時人們還不睡覺,就會使其他髒腑也處于相對興奮狀态,不能夠使各個髒腑的血液及時地進入肝解毒。所以,第二天的血液就是沒有完全解毒的血液。

現代人陰陽颠倒的生活習慣對于肝髒的損害尤其嚴重。一般熬了夜的人容易雙目赤紅、口苦口幹、頭暈腦脹,這是肝火上升的症狀。長此以往,必然傷肝。所以,每晚早睡眠就是養肝的做法。

春季養肝牢記一要一不要(都說春養肝你養對了嗎)3

健脾胃

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才能對營養物質消化和吸收。尤其是慢性肝病患者更需要健脾胃。

《金匮要略》雲:“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其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

這段文字既是對中醫治療未病的一個指導思想,也是對中醫臨床治療肝病的具體方案。

筆者在多年臨床工作中治療肝病都會考慮疏肝與健脾同等重要。一些中醫名家也注重該理論,如著名的中醫大家鄧鐵濤老師就自拟“慢肝六味飲”(太子參、茯苓、白術、川萆薢、黃皮樹葉、甘草)就是以健脾益氣的四君子湯加川萆薢、黃皮樹葉兩味藥組成。

一些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在春季容易加重,出現頭暈胸悶、腹脹乏力納差、大便不調、小便黃等症狀,這些群體養肝實際上就是要重視健脾胃,脾胃旺盛,肝病的症狀就減輕。

總之,雖然說“春養肝”凸顯出春季對肝髒的重要性,但是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以五髒為中心,配以六腑,通過經絡系統“内屬于髒腑,外絡于肢節”的作用實現的。

在生理情況下,五髒相互資生、相互制約,以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在病理情況下,五髒病邪相互影響、互相傳變。

因此,當一髒發病後,治療必須照顧整體,即在治療本髒病變的同時應積極調治其他髒腑,以防止疾病的傳變。這是臨床醫生需要整體考慮的問題。

中醫的精髓就是整體觀、辨證論治,講究“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春養肝”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恢複肝髒的正常功能,讓肝髒發揮更好的功能,所以不是通常人們認為的養就是補的概念,對于某些群體恰恰需要瀉肝和疏肝,如果一味的去補就容易走入養肝的誤區。比如平常肝火過旺的人過于補益隻會讓肝火更加旺盛,起到煽風點火的作用。當然一些對肝髒有損害的行為需要盡量避免,比如過量飲酒、過食辛辣等。

(注:文中所載方藥需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

#超能健康團##醫師報超能團##健康科普排位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