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增偉 戚照 林春梅
碧海銀沙,海鷗翺翔。
一座座現代化工廠,與一片片綠油油的田園,構成了中國第五大、廣東第一大島——東海島一幅幅嶄新亮麗的畫卷。
寶鋼湛江鋼鐵基地、中科煉化一體化、巴斯夫湛江一體化三大投資超百億美元級項目建設高歌猛進……
近年來,作為國家級經開區,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先後榮獲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國家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中國循環經濟推廣先進園區、中國産業園區持續發展100強、中國化工潛力園區10強、廣東省進口貿易促進創新培育區、廣東省示範性産業轉移工業園、廣東省優秀環保園區等殊榮,綜合實力邁上了新台階。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湛江經開區主要領導表示,今後五年,該區将着眼作為“湛江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重要增長極、支撐地、排頭兵的總定位總目标,認真貫徹落實湛江市委市政府關于推動工業化、生态化、數字化融合發展和加快大園區建設、推進大文旅開發、深化大數據應用的決策部署,圍繞重大項目強龍頭、補鍊條、聚集群,奮力建設綠色低碳循環現代産業園,全力當好湛江大工業發展的“火車頭”,為全市打造高水平現代産業體系發揮強大的支撐引領帶動作用。
聚焦工業化
主戰場舞好“龍頭”帶“龍身”
在寶鋼湛江鋼鐵生産車間,一爐爐鐵水奔騰不息,鋼花絢爛地綻放,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建設如火如荼。走進東海島采訪,切身感受到了湛江經開區作為大工業發展“火車頭”的磅礴力量。
據了解,湛江經開區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481.05億元,占湛江全市比重55.4%,是2017年總量的3.1倍,2017-2021年年均增長17.9%。
作為湛江市對外開放的窗口和現代大工業主戰場,湛江經開區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全力跟蹤服務龍頭項目,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巴斯夫等3大工業龍頭項目建設全面提速。
寶鋼湛江鋼鐵零碳示範工廠百萬噸級氫基豎爐項目自今年2月15日正式開工以來,建設進展順利,将打造成為國内鋼鐵行業首條全氫綠色零碳示範産線,通過綠色制造行動,生産出零碳排、超低能耗綠色産品,推動綠色産業發展。
中科煉化一體化正加快推進調結構項目進度,力争煉油優化提質改造、乙烯裂解原料重質化及配套裝置脫瓶頸改造等5 個項目今年能夠全面啟動。同時,緊盯形勢發展變化,牢牢抓住項目上報的窗口期,力争中科二期發展獲得突破。今年第一季度,中科煉化加工原油349.6萬噸,生産乙烯20.58萬噸,煉油加工損失率、柴汽比、乙烯裝置損失率等主要技經指标創同期最好水平,效益在系統内同規模煉化一體化企業中排名第一。
中科煉化液化烴碼頭工程建設步伐加快,目前1号2号工作平台樁帽、預制靠船構件安裝和9 号工作樓主體混凝土等已完成,管廊架主體結構混凝土澆築已完成18.5%,工藝管道安裝吋徑累計完成設計總量的89%。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項目首批裝置按計劃穩步建設中,首個裝置将于2022年底前投産。
既有“明月當空”,又有“衆星拱月”。湛江經開區在服務加快重大項目建設的同時,不斷完善鋼鐵、石化配套産業園區建設,強化招商選資,加快打造千億級産業集群,構建高水平現代産業體系,全力打造全産業鍊的世界級現代臨港産業基地。目前,鋼鐵産業園區已入園項目51個,計劃總投資742.6億元。石化産業園區已入園項目17個,總投資1354.8億元。
經開區對标國際國内先進地區,積極培植營商文化,全力打造全市最優的營商環境。依托鋼鐵、石化等重大項目輻射帶動,大力發展綠色鋼鐵、綠色石化産業,初步形成綠色鋼鐵、綠色石化、特種紙業、生物醫藥、機械電器、海洋高新等綠色生态型産業集聚發展。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6家。其中,有12家世界500強企業工業項目落戶經開區,龍頭帶動集聚效應明顯,全方位開放格局逐步形成。
同時,點燃創新引擎,發展動能更為澎湃。2021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77家,約占全市的21%。全區擁有孵化器4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1家。經開區以企業為主體的研發體系逐步完善,産值5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實現了研發機構全覆蓋,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45%。
聚焦生态化東海島打造綠色低碳“循環島”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秉持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在打造多個千億産業集群的同時,湛江經開區大手筆投入節能環保資金,推動工業化、生态化、數字化深度融合,着力将廣東省第一大島打造成為一座綠色低碳“循環島”。
走進湛江鋼鐵廠,人工濕地花草芬芳,綠樹盎然,兼具觀賞和淨化焦化廢水的雙重作用,屬國内首例。東海島中科煉化基地附近海域,白鹭成群而至,成為一道亮麗風景。
湛江鋼鐵先後投入節能環保資金超過100億元,采用節能環保技術153項,多項關鍵綠色指标為國内甚至全球之最,建成行業首套外排水綜合利用項目,實現“全流程鋼鐵廢水零排放”。未來,湛江鋼鐵将堅定不移走生态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打造綠色鋼鐵企業“新标杆”,争做綠色低碳冶金“領跑者”。
中科煉化項目環境保護設計以清潔生産為原則,總投資36.88億元,采用了國際先進的生産工藝控制技術,外排廢水及有控廢氣均實現100%達标排放。今年以來,中科煉化深入踐行綠色潔淨發展戰略,全面鋪開光伏項目建設,增加企業綠電比例,減輕環保壓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助力公司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東海島另一化工巨頭——巴斯夫,正深入探索對塑料廢物完整“回爐”的新方法,實現循環利用,形成更高層次的循環經濟,加快打造世界級綠色高端臨港産業集群。
去年6月,巴斯夫與華潤電力在廣東電力交易中心完成廣東首筆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通過此次交易,巴斯夫确保了其湛江一體化項目首批裝置100%的可再生能源電力供應。近日,巴斯夫相繼與國家電投、博楓分别簽署25年合作協議,為湛江一體化基地提供可再生能源電力,目标到2025年為整個湛江一體化基地提供100%可再生能源電力。這是巴斯夫實現氣候中和目标的重要舉措,同時也為中國的碳減排目标作貢獻。
碧海藍天就是最好的見證。近年來,湛江市環境空氣質量指數一直穩居全省前三。
聚焦數字化海島園區開啟智慧“雲生活”
工人坐在管控中心内就可以浏覽實時畫面,對鋼鐵廠進行監控管理;偏遠地區的學生在教室内和老師“雲端”相見,共享美術、音樂、英語等優質教學資源;村主任在手機上就能連接村内大喇叭,定向播放宣傳咨詢……一幕幕煙火氣和數字化交織的場景,正逐漸進入湛江經開區百姓的日常生活。
眼下,湛江着力推動工業化、生态化、數字化融合發展,在網絡新基建的提速增效下,東海島人熱情洋溢地擁抱着信息時代,成為經開區拓寬大數據應用的生動實踐。
工業互聯網是5G應用的主陣地,“5G﹢工業互聯網”為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産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智慧動能,也使由“制造”向“智造”飛躍願景成真。
智能工廠的誕生,離不開5G基站建設的支撐。2021年,經開區全力推進支持運營商開展5G基站建設,全年完成基站416個。鋼鐵産業園區建設5G基站41個,實現重點區域覆蓋,為“5G 工業互聯網”應用發展加足馬力。
捷報頻傳。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第四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标杆賽中,寶鋼湛江鋼鐵聯合廣東聯通共同打造的“寶鋼湛江鋼鐵5G工業遠程控制應用創新項目”在236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金獎,成為名副其實的“5G 工業互聯網”應用行業标杆。中科煉化成為中石化系統信息化水平最高的企業,提高工業化、數字化融合發展水平。
在基礎教育網絡聯校教育雲平台的牽線搭橋下,經開區實現“互聯網 城鄉教育一體化”教育雲全覆蓋,東海島創新“互聯網 教育”工作模式,以建設“三個課堂”為抓手,讓學生在家門口就能體驗美術、音樂等多元别樣課堂,優質教育資源撒遍海島的每一個角落。
鄉村管理活力悄然在指尖釋放:通過微信小程序,在線就能對醫生發起問診;通過對無線大喇叭的控制及管理,在手機上就可以完成即時應急廣播、流程定時廣播、區域管理、電子地圖監管等功能;東海島5G網絡鋪開後,無人機可在120米高空完成2平方公裡的巡檢……
進入數字化時代,經開區在農村的新基建推進工作中,充分發揮5G“實功夫”的作用,大力改善鄉村信息應用配套環境,真正讓數字信息技術催生出“數字鄉村”“智慧鄉村”。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李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