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技君在前一篇文章《三缸與四缸發動機差距在哪?》中說三缸發動機是适合廉價車的引擎,在渦輪時代下,三缸設計的優勢有一些,但缺點也不少,搭配在價格高昂的中高級車型上,就有點突兀了。其實三缸發動機本身沒有什麼錯,錯的是搭載到了不合适的車型。
但有時候“廉價的”三缸機卻也能演繹一些經典,比如車技君多年前就曾經和一台搭載了三缸發動機的鈴木跑車有過一次偶遇,這台跑車雖然不算貴,但它卻實實在在的對得起“跑車”這個名号。
這台鈴木跑車在國内非常的罕見,車技君在碰見實車之前完全沒有想過這輩子能有機會坐進他的駕駛室。資深車迷恐怕早已在心中默念出他的名字--------鈴木cappuccino。
Cappuccino這個詞其實是意大利人發明的,一份意大利特濃咖啡混合一份蒸汽泡沫牛奶,就成為了美味卡布其諾。日本人用一台三缸657cc渦輪增壓引擎配上一具輕量化的靈活車身,成就了同樣美味的卡布其諾。
意大利人的卡布其諾深受軟妹子的喜愛,日本人的卡布其諾,萌萌的外觀可能也會引起軟妹子的喜愛,但究其機械本質,恐怕會吸引所有熱愛駕駛的熱血男兒的心。
卡布其諾是一台不起眼小車,和GT-R34放一起就知道它身形有多小了。
車身高度?車頂大概與菲亞特500的腰線持平吧,駕駛它就像坐在地上開車。
引擎排量約0.66L,直列三缸,DOHC,每缸4氣門,在一顆三菱産的小渦輪的幫助下,最大馬力64匹,升功率也沒有超過100匹,即使放在它誕生的年代,數據也并不亮眼。有些朋友看到這裡恐怕要吐槽了,就這動力水平?還跑車?能跑得過吉利美人豹嗎?
直到看到它的轉速表,卡布其諾的兇殘屬性才開始顯現,引擎在8500rpm才進入紅區,在原廠設定下,引擎到9300rpm才會斷油保護,而轉速表底更是高達12000rpm。鈴木将轉速表底設定在12000rpm其實是留了一手,這顆引擎在沒有進行任何強化的情況下,隻需解除原廠轉速封印,轉速上限就可以輕松逾越11000rpm,車主無需再花錢另外購買外挂轉速表了。64匹的原廠數據?那隻是為了通過K-CAR法規限制(最大馬力不超過64匹)而被封印的數值而已。
實際在11000rpm的高轉速蹂躏下,這台引擎居然同樣可以經久耐用,換裝更大的渦輪,這台引擎的馬力分分鐘可以被壓榨出原廠翻倍的峰值馬力,這是一台“廉價”車嗎?
這台1989年在東京車展首次亮相,91年上市的K-car,可以說是伴随着90年代日本高性能黃金歲月而生,當年鈴木為這台小跑車配上一台小排量三缸渦輪引擎,顯然是受當年日本對K-car排量不超過0.66L政策的限制的影響。因為k-car在可以享受很多優惠政策,稅收比大車便宜很多,無需有停車位的證明就可以購買等。但鈴木顯然沒有把卡布其諾當成廉價車來做,三缸引擎與其搭配,也相得益彰。
看看這台車的内在吧,前雙A臂後多連杆懸架,前後帶配備防傾杆,正宗的縱置FR布局,50:50軸重分配,四輪碟刹,ABS系統,選裝LSD限滑差速器,就像是一台縮小版的馬自達MX-5,可謂不計成本。想想同年代的那些産品吧,就連當年的大衆B級車帕薩特都沒有資格擁有四輪獨立懸架這樣的高端配置。
為了達成令人愉悅的駕駛體驗,後期版本的卡布其諾的甚至加入了當年成本昂貴,高價車都舍不得用的電動随速助力轉向系統。
為了達成前後軸重平衡,卡布其諾其實采用了FMR布局,得益于三缸引擎短小的缸體,整個引擎都落在了前軸之後,整台引擎還采用了傾斜的放置,以降低車頭的重心高度。由于卡布其諾是為日本市場設計的,駕駛者在車身右側,電瓶也被布置在了車身左側,以盡可能的平衡左右前輪的重量分配,以求最大限度利用每個車輪的抓地力。
後懸架并沒有直接安裝在車身上,采用了成本更高的副車架,後差速器也被安裝在副車架上,而并未與車身直接連接,以求達成更好的局部剛性。
标準的四連杆(上控制臂為A臂,等同于兩根控制臂的約束)結構,比起現在福克斯/馬自達3的那套E型多連杆後懸架系統,早了10多年。
卡布其諾的車身雖小,但力求達成更加輕量化的效果,許多結構件都采用了打孔偷輕的設計,仿佛落場車一般。整台車雖然是敞篷的設計,但車身抗扭剛性卻很出色,車架的兩根主縱梁與嬌小的車身相比顯得非常粗壯。
另外卡布其諾的車身大量采用鋁合金零件,前防撞梁,車頂,引擎蓋,傳動軸,均使用了鋁合金材質,後期版本(95-98年産)前懸架擺臂也升級為了鋁合金件,車重被控制在690kg(前期版本為700kg)。
輕盈的車身将小排量渦輪引擎低轉速扭力不足的問題縮小,卡布其諾的這台手動變速器也是功不可沒,特殊的傳動比設定,讓這台擅長高轉速的渦輪引擎能夠盡情發揮它的中高轉速區間威力。
關于駕駛卡布其諾的體驗,車技君回憶了一下,畫了張圖,大概就跟上面意思差不多吧,不需要詳細解釋了。
卡布其諾作為一台以産廉價車而出名的鈴木生産的非著名跑車,依靠它的過硬實力,在它的家鄉和歐美國家擁有不低的地位。它的身影甚至被錄入了強手如雲的《頭文字D》漫畫中。
這台輕量的怪獸也是整部漫畫中唯一一台車重比AE86還要輕的車,三缸渦輪引擎在換裝RHB31渦輪,達成1.6kg/cm2,約1.57bar的最大增壓值,壓榨出130匹馬力,而車重還不到700kg,那場雨戰,拓海隻能說是險勝,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回味一下哦。
鈴木卡布奇諾顯然是一台個性獨特的小跑車,雖然從設計到用料都可謂不惜工本,但也隻有懂他的少數人會掏錢買它。從1991年投産到1998年前停産,7年時間也就生産了2.8萬台左右,考慮到高昂的研發費用和不低的成本,其實卡布其諾并沒有給鈴木帶來多少利潤(或許還沒有國内某些山寨産品一個月銷量的利潤多)。
其實寫這篇文章談這台快30年前的老車,車技君并非要用這台車來說明三缸小排量渦輪發動機有多牛逼或者鈴木有多牛逼。其實一款汽車牛逼不牛逼,取決于廠商的态度,其次才是實力。在政策限制下,有實力的廠商一樣能夠有所突破。
就像卡布其諾,鈴木用心去打造一台擁有萬轉實力的小排量三缸引擎,并為這台引擎量身定制了變速器和車身懸架,同樣能夠誕生出讓真正懂車的人群為止心醉的經典産品。從來沒有人因為卡布其諾搭載的是一台三缸機而吐槽它。90年代的匠人精神,給今日的汽車制造業,上了生動的一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