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按壓合谷穴快速止瀉
我們可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吃到壞東西就會拉肚子,這說明我們胃腸的功能非常的正常。
将有害的東西排了出來,才不會對腸胃造成損害。
假若沒有出現腹瀉的症狀,我們就要有所懷疑了,它表示我們的腸胃對有毒物質已經不敏感了,就說明離得腸胃性的疾病已經不遠了。
腹瀉,在中醫學中稱之為“洩瀉”,是一種消化系統的常見疾病。大便稀薄的可稱之為“洩”;大便若是如水傾注、直下的便叫做“瀉”。
對于洩瀉,沒有什麼特别需要介紹的,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藥物。單純将腹瀉當做成一種疑難雜症,不是沒有案例,但也不多。
但是對于洩瀉,還有一個特别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那種“如水直下而傾注”的“瀉”,在沒有醫療條件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及時止住傾瀉,延長時間呢?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到雲南的西雙版納旅遊,在旅途當中,一個朋友因為水土不服,開始頭疼,然後就嘔吐,接下來就是腹瀉!嘔吐不是很大的問題,找個塑料袋就解決了,可是拉肚子可要了命,方圓幾裡找不到廁所。
朋友憋得臉色非常難看,可是又不能說出來,隻能捂住肚子,緊緊地将腹部頂着。朋友的表情讓我看出再這麼下去,他不僅無法止住上吐下瀉,而且還有可能脫水昏迷。
我想起來一個緩解“瀉”的方法,便抓過他的手,緊緊地按住手腕上的合谷穴,就這樣幫他緩解了一下,最後忍着找到一個能夠背人的地方,解決了燃眉之急。
正因為緩解了這幾十分鐘,才讓這個朋友擺脫了可能出現的尴尬。過後這位朋友和我說,要不是你,我可是丢人丢大了。當時我是實在忍不住了,一分鐘都無法忍下去,真想拉在褲子裡面,要真是那樣,那真是大笑話,被大家笑話一輩子。我的朋友對我真是連聲稱贊。
有腹“洩”症狀的人,都會出現胃部墜脹的感覺,既有提前知曉的作用,還可以忍耐大概一個小時;可是腹“瀉”,特别是第一次出現瀉的時候,經常是難以忍受,不會出現任何的征兆。
假若是在公交車上,或者是在很多不方便的地方,該怎麼辦?
就應該急忙掐住自己的合谷穴,雖然不可能将“瀉”的症狀排除,但是可以讓你再堅持一會兒。隻要堅持到找到廁所,那就是一種勝利。
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上的原穴,就像是《黃帝内經》所說的“大、小腸皆屬于胃”。大腸經與胃經相互連接,那麼對合谷穴進行按揉,就有調和腸胃的作用。
找到這個穴位非常的容易,隻需要用右手的拇指将左手虎口的位置摁住,并将右手握緊,并靠住左手手掌,右手手指摁住的地方就是了。
掐按合谷穴是一個臨時應急的方法,如果希望徹底的治好腹瀉,還需要藥物治療。
但是對于普通情況的腹瀉,若因為食物不幹淨或是吃下刺激性的食物(如有人肥肉吃多了也腹瀉)這種普通的腹瀉,一般就是将肚子中不幹淨的東西排洩幹淨,腹瀉也就不再出現了,完全沒有用藥的必要。
而在實際生活中,年輕人基本不會将這種疾病當回事,沒有力氣的養兩天,又會重新精神抖擻。
雖說腹瀉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還需要進行适當的調理。
病人突然排洩出非常多的水分,會造成脫水,所以應該采用食療的方法補充水分,特别是多喝一些粥,易消化,而且可以快速的補充因腹瀉而損失的津液,有利于康複。對于因為食物過敏引起的腹瀉,可以服用神曲茯苓粥進行調理,去藥店買一些茯苓、神曲,将這兩味藥材按照1∶3的比例煎汁兌入放入粳米粥之中,每天吃一次即可,連續吃三四天,就可以很好的止瀉消滞、養胃健胃。
從總體上講,洩瀉的産生,是寒、濕、風、熱等外邪侵害到腸胃,飲食不調節,脾胃損傷,以及腎陽不足所緻。
對于寒濕類的瀉洩,可以将一些幹紅棗、粳米、幹姜放入鍋中熬成幹姜粥,能夠起到健脾溫中、止瀉散寒的作用國;
對于濕熱類洩瀉,可以吃茯苓、車前草、粳藥粥,以利濕清熱止瀉。
那麼怎樣區分寒濕型與熱濕型呢?
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看糞便的顔色。寒濕大多是大便清稀、腸鳴腹痛,而濕熱型的大便則是黃褐色,較臭,肛門有灼熱感,小便發黃。
其實,如果腹瀉不是非常嚴重的話,大多數人都會不治而愈;而有些人體質較差,就需要小心對待,精心治療,這類人群為老年人與兒童,髒腑功能較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