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帶你認識傳統京味兒美食

帶你認識傳統京味兒美食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8-20 21:08:14

民聲天下1月25日北京報道 “你家的那‘開口笑’做的不錯!我在北京愛吃那個炸排叉,現在過節的時候我都自己買點那個炸排叉吃。還有那個江米條。他那個開口笑我覺得吃着挺好。”随着這一再為家常不過的閑談,讓“排叉兒”和“江米條”這兩種獨具京味兒文化特色的吃食再一次走入公衆的視線。

帶你認識傳統京味兒美食(帶你認識傳統京味兒美食)1

排叉兒(資料圖)

排叉兒,一種長方形的薄面片食品(多為兩層),中間有三道口子,面片的一端從口子裡掏出,用油炸熟。也作"排岔兒"或"排杈兒"。

原料:

面粉 350g

清水 100ml

鹽 1茶匙(5g)

黑芝麻 2茶匙(10g)

油 500ml(實耗30ml)

制作方法:

江米條(資料圖)

江米條是一道漢族小吃,屬于春節過年必備食品。用糯米面加豆粉和面後在焖鍋裡蒸出來,放在石臼裡用棒子捶,再稈成圓形,曬幹用油煎出來,最後蘸梅花﹑松花﹑芝麻等豆沙制作而成的一種食品。多用于後食。

江米條,就是将麥芽糖倒入水中混合,倒入鍋中燒開;糖水沸騰後,倒入2/3的糯米粉,和均勻; 離火,再加入剩餘的1/3生糯米粉,和成面團;将面團擀成厚片,切成約1厘米寬的長條,分别搓成約筷子粗的圓棍,再切成小段; 準備炸:在鍋中放置一個漏勺可防沾連; 小面條涼油下鍋,随着油溫慢慢升高,小面條會慢慢浮起,用漏勺輕輕翻動,過程中油溫不能太熱,不要超過120度;炸至面條呈金黃色即可撈出控油,約12-15分鐘(可以晾涼後直接吃); 表面沾糖:鍋中倒入小半碗水,再倒入約等量的白糖,煮至糖水起大泡泡,略黏稠; 将炸好的江米條放入糖水中均勻地沾上糖液,再放入白砂糖或椰蓉中滾一滾,沾滿糖;待糖晾幹即可得到江米條。江米條是高糖食品,不要一次吃太多。

原料:

糯米800g,清酒1/2杯,大豆1大勺,油,豆沙,煎的米,炸糕米,芝麻,豆粉,黑荏子粉。

制作方法:

(1)把糯米泡15天後發酵。

(2)将磨泡的黃豆做成豆汁。

(3)把(1)的米導碎以後用豆汁和清酒和面蒸出來。

(4)把蒸好的年糕放在石臼裡捶,再放到面粉上變得稍硬時,做成一定的模樣曬幹。

(5)将曬幹的江米條放在溫油裡,再加火炸出來。

(6)把煎好的江米條,完全除去油後,抹蜂蜜并蘸豆沙。

特别提示:凡濕熱痰火偏盛之人忌食;發熱、咳嗽痰黃、黃疸、腹脹之人忌食;糖尿病患者不食或少食;另外由于糯米極柔黏,難以消化,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

民聲微評:

京味兒,要想了解一個地方的人,最簡捷的辦法是瞧瞧他們吃點兒什麼。北京人注重體面,講究禮貌,無論貧富。都不能失了身份。反映在吃上,無論是宮廷禦膳還是市井粗食,都蘊涵着真正的手藝。随着社會與時代的變遷,如今能夠留存于世的,被人們所記錄的,是那些惟有北京才有的,最地道的北京滋味。

今天“民聲君”(ID:minshengtianxia)所介紹的并不僅是這些吃食的做法和吃法,更有一種北京人所特有的生活态度、為人處事的方式。它們構成了地道的京味兒文化。這種生活的藝術,正在漸漸離我們遠去……(撰文/匡吉)

相關視頻鍊接:【“炸排叉”與“江米條”的做法

*編者注:

以上文字,為“民聲天下”原創内容。如有轉載,務請注明來源。

【同步關注】民聲天下微信公衆号ID:minshengtianxia

↓↓↓覺得還不錯,随手訂閱我們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