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内幕君
悲觀大師郁亮說,2022年,要麼活要麼死,沒有中間狀态。
沒有一絲防備,地産行業開啟了黑鐵時代。
他自曝自己不坐頭等艙了,大家的待遇要适配黑鐵時代。山雨欲來風滿樓,看來萬科又要啟動新一輪降薪潮。
危險和機遇往往并存。
隻不過危險是一部分房企的,機遇是另一部分房企的。
對央企地産公司而言,不能說是黃金時代,至少也是白銀時代。更多元更通暢的融資渠道,能讓他們穿越寒冬。
而在行業整體凍編、縮編,民營房企不斷摔出跑道的大背景下,想繼續堅守地産業的地産人,無法避免地要将更多目光投向央企或國企。
畢竟,風急浪高,大船更穩。
說到地産圈裡的央企,大家最熟悉頭部的“招保中華”,再加近幾年崛起的金茂。
其它的,比如兩個“老鐵”——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很多人傻傻分不清。
為什麼有中海地産,還有個中海宏洋?保利發展和保利置業有何不同?中海的同胞中建地産,旗下有中建智地、中建信和、中建東孚、中建三局……各種建,多到人眼花缭亂。
今天,内幕君就來捋一捋,讓大家一篇文章看懂地産百強榜上的15家央企。
這些房企按照某些共性,被内幕君概括為:
央企五虎、兩城兩鐵、六朵金花。
央企五虎
曾經地産圈名震一時的華南五虎,現在過半隕落。
「招保中華」四巨頭,幾十年來位次小有起伏,卻始終穩居行業頭部,加上黑馬金茂,這5家,毋庸置疑是目前央企戰隊裡,綜合實力最強的。
1、中海地産
中海地産(中海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1979年始創于香港,80年代初在港涉足地産業,90年代重心轉向内地。
中海地産隸屬于宇宙第一建設公司——世界500強第13位的中國建築集團, 前身為原國家建工總局,現歸國務院國資委管理。
中建有8大工程局,幾乎每個局都有自己的地産公司,比如中建五局的中建信和,一局叫中建智地,八局叫中建東孚……這些工程局的地産公司,業内統稱中建地産。
不過它們各自為營,在各種排行榜上單獨出現,做得好的也能年銷百億。早些年,中建地産有過整合并入中海地産的經曆,但不順暢。
中海地産旗下有一個獨立上市平台中海宏洋,2021年實現合約銷售額超700億。
中海地産和中海宏洋在區域和業務上有所劃分,前者聚焦一二線中高端住宅,後者主攻三四線。
如果中海能整合中建系地産,年銷售額(權益)将達5000億,趕碧超萬,那妥妥是央企一哥。
中海地産銷售額等指标概況:
(權益貨值統計截至2021上半年,下同)
2、保利發展
2018年更名前叫保利地産,1992年創辦于廣州,到今年剛好三十周年。
其母公司保利集團,同樣是世界500強企業,2021年排在第174位。
保利集團的前身是做軍火生意的保利科技,當年由總參裝備部和中信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現歸屬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
保利發展和保利置業是保利集團兩大上市地産平台,保利發展持有保利置業母公司保利香港50%股份。
過去,兩家在區域上也有劃分,現在重疊變多了。保利發展一直有重返行業前三的夢想,最近幾年勢頭很猛。
保利發展銷售額等指标概況:
3、招商蛇口
1979年創辦,全稱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隸屬招商局集團。
百年招商局,中國民族工商業鼻祖,同樣是世界500強企業。綜合交通、特色金融、城市與園區綜合開發運營是招商局三大核心産業。
招商蛇口承擔城市與園區綜合開發運營。
其中,招蛇的主營業務又能劃分為三類:園區開發與運營、社區開發與運營、遊輪産業建設與運營。
它的綜合開發和運營經驗豐富,論住宅開發,不如中海和保利專業。
招商蛇口銷售額等指标概況:
4、華潤置地
1994年改組成立,母公司華潤集團也是家大業大,2021《财富》500強排在69位。
華潤置地有三大主營業務,即開發銷售型業務、經營性不動産業務、輕資産管理業務。城更、康養等也有涉及。
但整體來說,最大亮點還是住宅和商業雙旗艦,發展較為均衡。
華潤置地銷售額等指标概況:
5、中國金茂
2004年成立,在地産行業算是後輩。
其母公司中化集團,排行世界500強第115位,為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旗下有16個上市平台。
後生可畏,不管是銷售規模還是産品力,金茂都已在頭部梯隊取得一席之地。
其中“府、悅、墅”三條産品線,領跑中高端住宅市場。
金茂應該是地産圈内最像民企的央企,創新能力強,人才培養體系在市場上的認可度挺高。
中國金茂銷售額等指标概況:
兩鐵兩城
「兩鐵雙城」處在百強房企中部位置,銷售規模排行位列第25-60之間。華僑城近些年後勁稍顯不足,中國鐵建風頭正盛。
1、中國鐵建
2007年成立,全稱為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業務涵蓋地産開發、工程承包、規劃設計咨詢等。
其母公司中國鐵道建築集團,位列“全球250家最大承包商”第3位,世界500強第42位。
中國鐵建在地産領域主要以住宅開發為主,聚焦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大區域。
2、中國中鐵置業
母公司是中國鐵路工程集團,世界500強第35位。
和中國鐵建一樣,中國中鐵也是以鐵路建設為主營業務的基建企業,挖隧道、架大橋等也是拿手活。
中鐵置業是中鐵房地産闆塊唯一品牌。
2021年度 |
金額(億) |
行業排名 |
央企排名 |
簽約額 |
580 |
—— |
—— |
拿地總額 |
410 |
15 |
7 |
潛力指數 |
★★★★★ ★★★☆☆ |
3、華僑城
1985年誕生于深圳,國務院國資委直管。
“旅遊 地産”模式,是華僑城區别于其它央企的典型标簽,它是國内主題公園行業唯一的央企,旗下有“華僑城”、“歡樂谷”、“世界之窗”、“歡樂海岸”等品牌。
這些年文旅故事不太好講,華僑城有點掉隊了。
2021年度 |
金額(億) |
行業排名 |
央企排名 |
權益銷售額 |
611 |
47 |
7 |
拿地總額 |
210 |
33 |
11 |
潛力指數 |
★★★★★ ★★☆☆☆ |
4、大悅城
世界500強企業中糧集團唯一的地産平台。
中糧的核心主業是農糧,為全産業鍊的國際化大糧商。
和前頭那些央企一樣,中糧集團也是國資委首批确定的16家以房地産為主業的中央企業之一。
大悅城和華潤置地相似,商業和住宅雙旗艦均衡發展,同樣聚焦一二線城市。
六朵金花
六朵金花,地産人比較熟悉信達地産和中交地産。
一個曾是威震江湖的地王收割機,一個因其母公司中交集團入主綠城,順帶着走紅。
按照進取欲望來排序,中交地産>電建地産>中冶置業>其它。
中交地産有“央企前三”的野望,電建地産的目标是“央企前五”,兩者離夢想的距離都還比較遠。
2021年,中交和電建的權益銷售額分别為534億、453億,行業排行第48、55。
截至2021年上半年權益貨值排行,中交房産2190億>中旅地産1343億>中冶置業1221億>電建718億>信達819億。
葛洲壩在銷售額、土儲方面都不如其它5家。
扛着“金融地産”大旗的信達,近些年低調很多,不拿地王了。
在原五礦和中冶兩個世界500強企業重組成中國五礦後,中冶置業和五礦地産處境比較尴尬:母公司整合,兩個地産平台遲早也會整合,就看誰吞并誰。拿地方面,中冶比五礦積極。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6朵金花也值得大家關注。除了這15家央企,還有一些地方國企活得挺好。
整體而言,沒黑鐵時代沒那麼慘啦,就是郁而不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