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需要傳承,文化需要弘揚,書法和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曆史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化自信需要從點滴做起,将古詩詞通過書法的形式予以表現,希望給詩詞、書法愛好者,尤其是給青少年愛好者,提供一些借鑒,進一步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熱愛。特邀請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山西、甘肅、廣東、陝西、内蒙、山東等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和詩詞愛好者,共同開展【書寫經典】網絡展覽活動。
【書寫經典】網絡展第392期,書寫白居易(唐)《錢塘湖春行》。
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莺争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釋文:
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雲垂得很低。幾隻早出的黃莺争栖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着築巢銜泥。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缭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作者介紹:
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卒于公元846年,字樂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本期參加書寫者:
郝乙(河北石家莊、1974年)、
常方(山西陽泉、1976年)、
陳長水(河南鄭州、1945年)、
崔明山(陝西榆林、1976年)、
洞庭老龍(湖南嶽陽、1955年)、
樊朝陽(河南鄭州、1963年)、
李大中(山東煙台、1961年)、
李文(廣東深圳、1948年)、
劉國華(湖南嶽陽、1945年)、
劉嶽生(湖南嶽陽、1948年)、
隴上墨言(甘肅白銀、1960年)、
夢回唐朝(河北承德、1976年)、
時獻忠(河南鄭州、1964年)、
萬海濱(湖南嶽陽、1946年)、
姚淑芳(湖南邵陽、1965年)、
姚昱平(湖南株洲、1967年)、
昝财川(天津、1970年)、
原福(山西晉中、1968年)、
甄小紅(河北石家莊、1973年)。
微日記:
和大自然在一起養生 ,和善良人在一起養德,和知心人在一起養心,和快樂人在一起養顔,和正能量人在一起終生受益。
郝乙
李大中
常方
劉嶽生
樊朝陽
萬海濱
姚淑芳
劉國華
姚昱平
崔明山
甄小紅
洞庭老龍
陳長水
李文
劉國華
時獻忠
昝财川
隴上墨言
原福
夢回唐朝
姚淑芳
時獻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