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過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着,稍有睡意天卻快亮了…現如今,失眠困擾着很多人。睡眠,占據了人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時間,好好睡覺才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但“睡不着”真的就是失眠嗎?事實上,在中國,約有一半成年人有過睡不着的經曆,但真正符合醫學定義的“失眠”的可能還不足總群體的五分之一。例如不能一沾枕頭就睡着、每天睡覺時長不足8小時,偶爾一兩次睡不着,這些都不能被定義為失眠。那真正的失眠到底是怎樣的呢?快來一起來看看吧!
失眠的表現隻有“睡不着”嗎?
在大衆普遍認知中,往往會把失眠和睡不着直接“挂鈎”。其實不一定,失眠還有其它表現,其主要症狀有以下4個表現:一是睡眠質量差,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平靜狀态下超過30分鐘仍無法入睡;二是維持睡眠困難,夜裡醒來兩次以上,醒來後很難再入睡;三是白天正常活動受到影響,其主要表現醒來後不能恢複精力,感到疲憊,白天精神狀态不佳;第四種表現需要大家特别注意,早上醒得早也是失眠的表現之一,通常是指醒的比平常早,睡眠時間明顯減少。
失眠的類型及原因
失眠的疾病類型主要有三種,分别為短期失眠、慢性失眠和其它失眠障礙。短期性失眠是指失眠持續數日甚至數周,但一般不超過三個月,這種失眠一般受心理、環境等外界因素所影響。慢性失眠又稱長期性失眠,一般是指失眠症狀超過3個月以上,并且一周至少發生3次。還有一些失眠症狀超過3個月以上,但一周發生次數不超過3次統稱為其它失眠障礙。
失眠按病因可以劃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繼發性失眠通常包括生理因素、身體疾病、精神障礙、藥物使用不當所引起的失眠。例如風濕性疾病、心血管或肺部疾病、未治療鼾症、呼吸困難等生理疾病和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患者容易産生失眠症狀;使用某些藥物會導緻人體興奮從而幹擾睡眠,導緻失眠。而原發性失眠通常缺少明确病因,常指排除上面所提到的繼發性失眠的病因或治愈後,仍遺留失眠症狀的現象。
失眠到什麼程度需要就醫?
導緻失眠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當人有巨大壓力時或者突然換了睡眠環境,或者睡前食用含咖啡因的飲料或食物都可能引發失眠。在壓力緩解,适應新環境時,或通過改變睡眠前的不良現象就可以自行恢複良好睡眠狀态,這種時候一般不需要專業醫生的介入。但當失眠情況已經持續數周乃至數月,并且已經嚴重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時,就應該盡快就醫,及時幹預、治療。一般失眠患者就診科室為神經内科和精神心理科。醫生通過詢問、使用測評量表、多導睡眠圖檢測(PSG)等方法來确定失眠的原因并且治療。
針對失眠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如認知行為治療(CBT-I),這種治療是一種認知和行為聯合的治療方法。通過調整患者對失眠的态度、專業的放松訓練和助眠行為幹預失眠。藥物治療也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法,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安眠藥一定不要自己随便買!因為安眠藥針對不同失眠類型及人群有不同的種類,所以在使用安眠藥之前一定要就醫咨詢。除了以上兩種方法,治療失眠還有中醫治療、物理治療等方法。
綜上所述,并不是睡不着就一定是失眠,也不是所有失眠都是無法自我恢複的。平時的生活中,其實注意一些細節就可以有效提升我們的睡眠質量。例如盡量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晚上拒絕熬夜,睡前不要玩手機,睡前調整到平靜的狀态等等,都可以有效預防、緩解失眠症狀。
最後,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睡覺!
參考文獻:
1. 睡眠醫學基礎. Richard B. Berry, MD. 人民軍醫出版社(2013).
2. 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201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