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對于今天的人來講,似乎有一定傻,但卻是真正的聰明。老子的“大智若愚”就是最真實的寫照。當年的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幕下的士人所作的《淮南子》對此做過精辟的解讀。《淮南子·人間訓》中說,天下存在着三種危險的情況。那麼究竟是哪三種“危險”呢?
天下有三危
劉安說,天下有三種危險:少德而多寵,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無大功而受厚祿,三危也。(《淮南子·人間訓》)
第一種危險:德行有缺而得尊寵。
第二種危險:才能低下而居高位。
第三種危險:無立大功而受厚祿。
劉安接着引用了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大意是說,這天下的事物,有時想要得到它,結果卻是失去了它;有時看似失去了,結果卻是得到了。那麼如何得知呢?
劉安舉了一個例子:以前,楚莊王在河雍之間的邲地戰勝了晉國,當時的楚國令尹是孫叔敖,無論是施行國政,還是治理軍隊,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勳。楚軍凱旋歸來後,楚莊王便要封賞孫叔敖,但孫叔敖婉言謝絕了。
後來,孫叔敖得了癰疽(毒瘡),臨死前,他對兒子說:“如果我死了,楚王一定會封賞你。你一定要推辭掉那些肥沃富饒的地方,隻接受貧瘠的沙石之地。在楚、荊之間有個叫寝丘的地方,那兒的土地貧瘠,地名也很難聽很不吉利。當地的荊人和越人都信奉鬼神,所以沒人喜歡那裡。”
不久,孫叔敖去世了,楚莊王果然将肥沃富饒的土地封賞給孫叔敖的兒子。孫叔敖之子遵從其父遺言,謝絕了楚王的美意,隻要求賞封寝丘之地。按楚國的法規,功臣的封祿傳到第二代就要收回封祿,唯獨孫叔敖一家保存了下來。這就是“損之而益”,有時看似失去了,結果卻是得到了。
那麼什麼是“益之而損”呢?
劉安再舉了一個例子:從前,晉厲公南伐楚國、東伐齊國、西伐秦國、北伐燕國,晉國大軍縱橫天下,威震四方,沒有遇到阻礙和挫折。于是晉厲公在嘉陵會合諸侯時,氣橫志驕、淫侈無度、殘害百姓。
那時的晉國國内沒有輔佐規谏的大臣,國外也沒有諸侯的援助。而晉厲公又殺戮忠臣,親近小人。就在他會合諸侯的第二年,晉厲公出遊寵臣匠骊氏的領地時,被栾書、中行偃劫持,囚禁起來。然而,諸侯中沒有一個來搭救他,百姓中也沒有一個同情他,晉厲公被囚禁三個月後就一命嗚呼了。
每戰必勝,每攻必克,然後擴展土地,提高威望,這是每個天下人都樂于得到的。但晉厲公卻因為這些而落得個身死國亡的局面。這就是我們說的“益之而損”,得到的東西,看似對他有利,結果全部都失去了,而且也害了他自己。
孫叔敖叮囑兒子要求封賞寝丘之地,因為寝丘之地貧瘠,所以能代代相傳;晉厲公在嘉陵會合諸侯以想稱霸天下,結果死在匠骊氏的領地。
一般人都隻知道利就是利,弊就是弊,唯有聖人懂得弊可以轉化為利,利可以轉化為弊。
“夫再實之木根必傷,掘藏之家必有殃。以言大利而反為害也。”意思是說,一年當中兩次結果實的樹木,它的根必定受損傷;盜人家墓、獲得意外之财的人也必定有禍殃,這說的就是貪大利反而造成大害的事。
在《周易‧系辭下‧第五章》中也講述了同樣的道理:“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孔子的意思是說:“德行淺薄卻地位尊貴,才智低下卻圖謀大事,力量微弱卻擔當重任,這樣很少有不遭到禍患的。”
安祿山缺德行而受寵
唐朝的安祿山缺德行而受寵多,玩弄狡詐的手段,善于谄媚逢迎,取得唐玄宗、楊貴妃等人的寵信,得到極大的權勢。之後權欲心膨脹,起兵叛亂,最後安祿山被自己手下人用大刀砍中肚子,腹内腸子流淌在床上而死。這是“少德而多寵”的典型。
朱翊鈞“才下而位高”
明神宗朱翊鈞晏處深宮,不常視朝,聲色犬馬,荒廢政事;又大肆兼并土地,溺志于财貨。萬曆24年起,派遣大批宦官充任礦監稅使,到全國各地開礦征商,瘋狂掠奪,不斷激起農民起義和城市市民階層的反抗。
明神宗奢侈靡費,斂财揮霍,又屢屢從國庫提銀,史稱“傳索帑金”,并任用張鲸等奸臣。後來三十年不出宮門。從1589年起,神宗不再接見朝臣,内閣出現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現象。囚犯們關在監獄裡,有長達二十年之久還沒有審問過一句話的,他們在獄中用磚頭砸自己,輾轉在血泊中呼冤。弄得國家民不聊生,土地荒蕪。
吳亮嗣于萬曆末年的奏疏中說:“皇上每晚必飲,每飲必醉,每醉必怒。酒醉之後,左右近侍一言稍違,即斃杖下。”明神宗朱翊鈞真正是“才下而位高”的點型。史書道:“明之亡,亡于神宗”。
魏忠賢身無大功而受厚祿
魏忠賢出生于隆慶二年正月三十日(1568年2月27日),年少時家境貧窮,混迹于街頭,不識字,但精通射箭,懂得騎馬,喜歡賭博,迷戀飲酒、嫖妓,好與人嬉笑。後為賭債所逼,隻好棄妻賣女。
他見太監在遊樂場所出手闊綽,決意入宮做宦官,相傳魏忠賢是在賭場被人追債毆打時,取刀自宮。野史相傳……魏忠賢找人通融,入宮結交太子宮太監王安,得其所助。後又結識皇長孫朱由校乳母客氏,對皇長孫極盡谄媚,阿谀奉承引誘其宴遊,甚得其歡心。
得權後,他自稱九千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緻人們“隻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明崇祯繼位後,打擊懲治閹黨,治魏忠賢十大罪,命逮捕法辦,魏忠賢自缢而亡,崇祯帝依然憤怒,将其屍體淩遲,其餘黨也被徹底肅清。這魏忠賢正是“身無大功而受厚祿”的點型。
人自毀隻是毀在一個貪字上,人如果能抛棄貪婪,才能活得坦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