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閱讀名人傳記的時候,就特别羨慕他們在不同的領域都能獲得很大的成就。如我最喜歡的作家富蘭克林,他的身份真的太多了,印刷工,記者,政治家,外交家,科學家,發明家和作家等,他在跨領域都能獲得卓越的成就。
那他為什麼能在不同的領域做得這麼好呢?到底“名人”和我們普通人的區别在哪裡?這些問題在我的腦裡不斷地出現,直到我閱讀了《做什麼都能做好》,才發現了原來高效能人士所獲得的成功的都有這些共同點。
《做什麼都能做好》是著名個人成長教練布蘭登·伯查德所著寫的。《奧普拉》雜志将其評為“個人發展與成就領域影響力最大的導師”。他曾在埃森哲管理咨詢公司任變革管理顧問,2006年開始寫作和提供訓練課程,并創立最高效能研究院。他的這本書書在亞馬遜網站年度獲得“最佳商業與領導力圖書”。
布蘭登·伯查德和他的團隊花費3年時間,與190多個國家的成功人士進行訪談,結合10年授課經驗,總結出了各個領域内能獲得超額,持久和長期成功的優秀人士的6個高效能習慣。并揭示了高效能人士的成功不是靠拼,熬,耗,而是靠這些習慣延續最佳狀态,獲得穩步成功。
01 沒有目标的人生,獲得的成就也大不一樣法國著名思想家蒙田說過這樣一句話:“靈魂如果沒有确定的目标,就會喪失自己。”
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誇張,沒有目标的人生,就如喪失了自我,隻能過着平庸的人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不信一起來看一組調查數據。
美國哈佛大學對一批大學畢業生進行了一次關于人生目标的調查,結果如下:27%的人,沒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清晰的長遠目标。
然而在25年後,哈佛大學再次對這批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那3%的人,25年間始終朝着一個目标不斷努力,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成功人士、行業領袖和社會精英;10%的人,他們的短期目标不斷實現,成為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大都生活在社會中上層;60%的人,他們過着安穩的生活,也有着穩定的工作,卻沒有什麼特别的成績,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剩下27%的人,生活沒有目标。
通過這組調查數據,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的是:無論任何環境,做任何事情,無論任何人都需要給自己制定明确的目标。
愛因斯坦曾說:“在一個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會獲得成功。”
隻要目标明确了才能推動自己不斷朝着目标去努力,才能不斷成長。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拉開距離,其實就是從你是否有明确的人生目标開始的。
書中作者提到高效能人士能獲得長期成功是因為他們都有三種能量,分别是積極而持久的精力,體力和情緒活力,這也是能讓他們在諸多的領域中獲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一個人擁有的能量越多,就會越感到幸福,有利于在自己最感興趣的領域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對于能量來說最大的殺手是壓力,同時也是健康的最大禍首之一。這些都會損耗我們身體的能力,所以我們要想辦法增加人體的能量,增加獲得做事成功的機率。
1.及時釋放壓力
我自己在工作上感到很大壓力的時候,我會及時把其宣洩出來。通常我會獨自冥想,做瑜伽和聽着喜歡的歌曲到戶外跑步這些方法宣洩出來。這樣就不會消耗自己的能量,以及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當你也感到壓力山大的時候,請及時釋放出來吧。
2.制造快樂
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說過:“大多數人的快樂程度是由自己決定的。”
當我們内心處于消極和傷心的狀态,這是會影響到内心正向的一面,所以我們要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調整自己積極的情緒,給自己找樂子,讓自己開心度過每一天。
生活中有很多事件值得我們去感受和體驗,可以嘗試寫感恩日記,可以給家人和朋友制造驚喜,組織郊外遊玩,也可以給自己設置獎勵,讓快樂的心情常伴左右。
有些人你看着她每天在不同的場合切換身份,除了把主業做好,安排出學習的時間,還能副業也能做得風生水起,特别羨慕她人做什麼事都能做好。但再對照一下自己的時候,卻發現每天應對着主業上的工作已經是焦頭爛額了,更不要說能騰出時間也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以前的我就是後者的寫實,雖然目前的情況有所改變,但離高效還是有比較遠的距離。同樣是24小時不同的人卻創造出不一樣的産能,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讨,怎麼樣才能提高産能,給自己帶來不一樣的收獲。
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過:“最沒用的事是提高根本沒有必要做的事的效率。”
想要在領域或公司變得比他人更優秀,需要找出你在領域或公司中重要的有效産出是什麼。比如對于博主而言,就是能不斷創造出優質的内容,吸引更多的粉絲,提高知名度。而對蛋糕店的店主而言,就是主要給店裡找出兩到三款銷售最好的蛋糕,作為店鋪的主打推廣産品,提高其銷量,帶來豐厚的營收。
作者分析了高效能人士掌握了高産優質成果—PQO,在和他人用同等時間下創造出更多優質成果,效率也變得更高。在清晰了PQO後,才能把影響工作的幹擾降低,專注于PQO,不斷為此付出努力。這樣知名度會更廣,也會讓他人更容易記住。
2. 五步法助你輕松完成目标
特斯拉的創始人Elon Musk談了他的勤奮觀。他每周工作80~100小時,且堅持下去。但是堅持隻是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
為了避免陷入在無效的“勤奮”中做事,應該先明确的目标後,接下的工作就是如何去把目标逐一落地實施。可以用五步法來完成目标,把一個大的目标拆解成一個個小的任務,根據不同的任務和具體的完成期限,并把它們寫入日程表,然後對照時間進行推進。
這樣的用五步法來規劃和推進目标前進,是讓你每一天做事更加聚焦,執行任務時不會迷失在各種瑣事中。
04寫到最後
古希臘思想學家亞裡士多德說過:“優秀這門藝術源自訓練和習慣。我們不是因為品德高尚、優秀卓越才會做正确的事,而是做了正确的事才會變得品德高尚、優秀卓越。我們反複做的事造就了我們。這樣說來,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我們所看到高效能人士的成功秘笈,其實都在他們的習慣。布蘭登·伯查德跟進大量數據和過去20年的經驗,發現了個人和職業發展領域都有6個習慣,他在書中一再強調:如能能延遲正确的習慣,每個人都鞥憑借努力再任何領域取得優異的成績,成為高效能人士。
強烈推薦你把這本書當成是人生修煉手冊,書裡的6個高效能的習慣,隻要做到其中一些,人生都會變得大不一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