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屬于六大茶類裡的黑茶吧。”
“有普洱茶的時候還沒有黑茶的概念呢,普洱茶就是普洱茶,應該是獨立于六大茶類之外的第七類茶!”
“普洱茶不是要渥堆嗎,渥堆就是黑茶!”
“那是熟茶,普洱生茶不用渥堆!”
“普洱生茶不就是放久了的滇青毛茶嗎,應該算綠茶吧?”
……
關于普洱茶應該歸屬于哪一茶類,一直争論頗多。
通常來說,普洱茶分兩類,一類是普洱生茶,一類是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出現後,為了與之前的普洱茶區别開,于是有了普洱生茶的說法。
要弄懂不同普洱茶之間的關系,得先了解一下曆史上的普洱茶。
曆史上的普洱茶
雲南山民采下雲南大葉種茶葉,經過殺青、曬幹,再經蒸壓,制成緊壓茶,然後通過馬幫外運,銷往邊區。
長途運輸中,為避免碰碎茶葉,也為了讓包裝更方便,會灑少量清水,如此在長達數月的時間裡,茶葉緩慢進行着冷發酵,形成普洱茶醇和耐泡、帶有陳香的獨特品質。
普洱生茶:自然氧化發酵
大葉種曬青茶,無論是蒸壓成型的緊壓茶,還是散茶,未發生氧化之前,實質上是滇青,即綠茶。它的茶多酚含量較高,滋味生澀,刺激性強。
滇青經過一定年份的貯存,茶多酚氧化減少,滋味趨于醇和,口感更好,與曆史上的普洱茶近似。
普洱生茶的工藝大緻如下:
雲南大葉種鮮葉——殺青——揉撚——曬幹——滇青毛茶——自然氧化發酵
普洱熟茶:微生物發酵
普洱熟茶,是經過高溫渥堆的普洱茶,也叫人工發酵普洱茶,或現代工藝普洱茶。
為了滿足香港等地消費市場的需求,解決普洱茶自然後發酵時間過長的問題,1973年,雲南開始研制渥堆技術,1975年,渥堆技術在雲南昆明茶廠試制成功。
滇青毛茶,經過人工潑水渥堆,調節水分、溫度、氧氣,在微生物和水熱作用下,快速發酵40-60天,成為普洱熟茶,不必存放,即有陳香濃醇的風味。
普洱熟茶工藝大緻如下:
大葉種鮮葉——殺青——揉撚——曬幹——滇青毛茶——渥堆
普洱熟茶歸屬于黑茶,這點沒什麼争議,争議主要集中在普洱生茶的歸屬。
剛制成的普洱生茶,未曆經自然氧化發酵,茶性未發生變化,許多人認為,應該屬于綠茶。
普洱生茶曆經時間,茶多酚自然氧化,形成陳香品質之後,就不好歸為綠茶了,似乎也不便歸為黑茶,因為自然氧化發酵與黑茶渥堆的微生物發酵截然不同。
有些人認為,現在通用的六大茶類體系,已經不夠用了,普洱生茶應該獨立出來,作為第七大茶類。
當然也有人覺得這是普洱茶商的炒作,種種争議,不一而足,尚無定論。
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其實并不太關心普洱茶是什麼茶,綠茶也好,黑茶也好,甚至第七大茶類也好,能否簡簡單單地買到好喝的普洱茶,才是我們最關心的。
“
明窗睡起渾無事,篝火風爐自試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