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教師必讀的14篇經典故事

教師必讀的14篇經典故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12:39:07

德育原則一共有八項原則,曆年的材料分析題和客觀題對德育原則的考查也是非常頻繁的,這說明德育原則是一個重要的考點,同時,考生也會發現這一考點是個難點,原因在于不好記憶,容易與教學中的教學原則混淆,因此,就這一模塊給大家介紹一種記憶八項德育原則的方法——故事記憶法。

故事記憶法:我們将考綱中出現的八項德育原則濃縮在一個小故事中,隻要看一遍這個小故事,理解了它的含義,到了考場上,當回憶出這一故事,所有的德育原則就都能夠呈現在腦海中了。

教師必讀的14篇經典故事(1個小故事巧記8個德育原則)1

原則1.導向性原則

小傑是一位三年級的小學生,平時學習成績優異, 但就是脾氣有點急,有些小頑皮。有一次,由于小傑動手打了鄰班一位同學而被班主任趙老師叫到了辦公室進行訓導。班主任趙老師在教導小傑之前就準備把“君子動口不動手”這一道理講給小傑聽。

(趙老師在進行德育工作之前自己要先明确是非,即導向性原則)

原則2.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

小傑來到趙老師辦公室,趙老師對小傑說:“小傑,你先坐,我們談談你和隔壁班同學打架的事情。”

(試想,如果此時趙老師采用的不是和藹可親的口吻,而是讓小傑站在一旁對他進行訓斥,效果應該不會理想,也就是說,想改造一個人身上的不足之處,首先要尊重他,即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德育原則)

原則3.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則

小傑坐下來,趙老師問:“小傑,為什麼要打鄰班同學呢?”小傑:“因為我親眼看到鄰班××同學欺負我的好哥們阿強,我氣不過,就打了他!”趙老師:“原來是這樣。”

(趙老師隻有了解了小傑為什麼打人,才能針對小傑的實際問題對他進行教育,這就是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則)

原則4.疏導性的德育原則

趙老師繼續說:“小傑,你重視朋友之間的友情、 重感情,這是好事兒,可是,你也應該懂得,君子動口不動手,你這樣不由分說的就去打同學,是不是不太好呢?我們可以和××同學講道理啊,也可以叫其他同學和老師過去給你們評評理。

(趙老師給小傑講道理,讓小傑懂得“君子動口不動手”的道理,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呵斥小傑,體現了疏導性的德育原則)

原則5.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德育原則

我也知道阿強平時學習成績不是特别好,在班級裡也不喜歡跟其他同學交流,所以總是受一些同學欺負。小傑,我覺得你要是真講哥們義氣,是不是應該在平時多幫助一下阿強呢?幫助他在同學中逐步樹立威信!”

(趙老師利用小傑重朋友感情的優點來引導他幫助阿強逐步樹立威信,體現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德育原則)

原則6.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德育原則

小傑點點頭,表示聽明白了趙老師講的道理。趙老師說:“小傑,既然你已經懂得‘君子動口不動手’的道理了,如果下次再有和同學打架的行為,我可要有懲罰措施啦!”

(趙老師對小傑進行完正面教育,也要有相應的紀律約束,以避免學生的不良行為,即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德育原則)

原則7.影響的一緻性與連貫性原則

回到家,小傑和奶奶說起了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奶奶對趙老師的教導表示贊同。

(家庭與社會隻有與學校教育相互配合,保持統一才能夠使學校教育發揮最大的效果。試想,如果小傑奶奶認為,小傑如果不打同學,小傑就會挨打,那麼,趙老師的教導就白費了。充分體現影響的一緻性與連貫性原則)

原則8.知行統一的德育原則

一段時間後,趙老師發現,小傑變得彬彬有理了,在他的幫助下,好哥們阿強學習成績等各個方面也取得了不少進步。

(當學生的道德行為最終形成,才能說德育工作取得了實質效果,即體現知行統一的德育原則)

教師必讀的14篇經典故事(1個小故事巧記8個德育原則)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